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5345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包括:激光器、调制模块、第一光束位移器、PPKTP晶体、第一半波片、第二光束位移器、第三光束位移器、第二半波片、第三半波片及第四半波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性系统,用以作为纠缠光子对的产生装置,该系统相较萨格奈克环路而言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降低了光路调制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纠缠光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1、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科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课题,它的制备在实验上有许多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就是利用非线性晶体搭建环形光路,即萨格奈克(sagnac)环路。环形光路的搭建精度要求高,稍有震动就会产生光路偏移,因此纠缠光子对的产生过程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

2、一种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包括:

3、激光器;

4、调制模块,至少用于对所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进行偏振态调制;

5、第一光束位移器,设置在所述调制模块的出光侧,以在所述第一光束位移器的出光侧产生第一光路和第二光路;

6、ppktp晶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束位移器的出光侧并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光路和所述第二光路上;

7、第一半波片,位于所述ppktp晶体和所述第一光束位移器之间,所述第一半波片位于所述第一光路上并且避让于所述第二光路;

8、第二光束位移器,设置在所述ppktp晶体的出光侧并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光路和所述第二光路上,以在所述第二光束位移器的出光侧产生第三光路、第四光路和第五光路,所述第四光路位于所述第三光路和所述第五光路之间;

9、第三光束位移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光束位移器的出光侧并同时位于所述第三光路、所述第四光路和所述第五光路上,以在所述第三光束位移器的出光侧产生第六光路和第七光路;

10、第二半波片,位于所述第二光束位移器和第三光束位移器之间并且位于所述第三光路上,所述第二半波片避让于所述第四光路和所述第五光路;

11、第三半波片,位于所述第二光束位移器和第三光束位移器之间并且位于所述第五光路上,所述第三半波片避让于所述第三光路和所述第四光路;及

12、第四半波片,位于所述第六光路上并且避让于所述第七光路。

13、本专利技术所述调制模块包括第五半波片、四分之一波片和第六半波片,所述激光器、所述第五半波片、所述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六半波片和所述第一光束位移器在光路传播方向上依次设置。

14、本专利技术所述第六半波片的设定角度均为22.5°,通过调节所述第五半波片和所述四分之一波片的角度,以使所述第六半波片的出射光线功率为1-3mw。

15、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半波片的设定角度为45°,所述第二半波片、所述第三半波片和所述第四半波片的设定角度均为45°。

16、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半波片、所述第五半波片、所述第六半波片和所述第一光束位移器的工作波长均为λ1,所述第二光束位移器、所述第三光束位移器、所述第二半波片、所述第三半波片和所述第四半波片的工作波长均为λ2,λ1≠λ2,所述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还包括二向色镜,所述二向色镜位于所述ppktp晶体和所述第二光束位移器之间并且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光路和所述第二光路(ii)上,所述二向色镜反射所述第一光路和所述第二光路中波长为λ1的光线并透射波长为λ2的光线。

17、本专利技术λ1=405nm,λ2=810nm。

18、本专利技术所述调制模块还包括位于所述四分之一波片和所述第六半波片之间的偏振分束器。

19、本专利技术所述第六光路上设置有第一检测器,所述第四半波片位于所述第三光束位移器和所述第一检测器之间,所述第七光路上设置有第二检测器,所述偏振分束器的侧面设置有第三检测器,所述第三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偏振分束器的反射光。

20、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光束位移器、所述第二光束位移器和所述第三光束位移器通过切割同一块晶体获得,且所述第一光束位移器、所述第二光束位移器和所述第三光束位移器的厚度相同,以使所述第二光束位移器的出光侧仅产生所述第三光路、所述第四光路和所述第五光路三束光路,并且使所述第三光束位移器的出光侧仅产生第六光路和第七光路两束光路。

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2、提供了一种线性系统,用以作为纠缠光子对的产生装置,该系统相较萨格奈克环路而言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降低了光路调制的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模块(2)包括第五半波片(12)、四分之一波片(13)和第六半波片(14),所述激光器(1)、所述第五半波片(12)、所述四分之一波片(13)、所述第六半波片(14)和所述第一光束位移器(3)在光路传播方向上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半波片(14)的设定角度均为22.5°,通过调节所述第五半波片(12)和所述四分之一波片(13)的角度,以使所述第六半波片(14)的出射光线功率为1-3mW。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波片(5)的设定角度为45°,所述第二半波片(8)、所述第三半波片(9)和所述第四半波片(10)的设定角度均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波片(5)、所述第五半波片(12)、所述第六半波片(14)和所述第一光束位移器(3)的工作波长均为λ1,所述第二光束位移器(6)、所述第三光束位移器(7)、所述第二半波片(8)、所述第三半波片(9)和所述第四半波片(10)的工作波长均为λ2,λ1≠λ2,所述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还包括二向色镜(11),所述二向色镜(11)位于所述PPKTP晶体(4)和所述第二光束位移器(6)之间并且同时位于所述第一光路(I)和所述第二光路(II)上,所述二向色镜(11)反射所述第一光路(I)和所述第二光路(II)中波长为λ1的光线并透射波长为λ2的光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λ1=405nm,λ2=810n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模块(2)还包括位于所述四分之一波片(13)和所述第六半波片(14)之间的偏振分束器(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光路(VI)上设置有第一检测器(16),所述第四半波片(10)位于所述第三光束位移器(7)和所述第一检测器(16)之间,所述第七光路(VII)上设置有第二检测器(17),所述偏振分束器(15)的侧面设置有第三检测器(18),所述第三检测器(18)用于检测所述偏振分束器(15)的反射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束位移器(3)、所述第二光束位移器(6)和所述第三光束位移器(7)通过切割同一块晶体获得,且所述第一光束位移器(3)、所述第二光束位移器(6)和所述第三光束位移器(7)的厚度相同,以使所述第二光束位移器(6)的出光侧仅产生所述第三光路(III)、所述第四光路(IV)和所述第五光路(V)三束光路,并且使所述第三光束位移器(7)的出光侧仅产生第六光路(VI)和第七光路(VII)两束光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模块(2)包括第五半波片(12)、四分之一波片(13)和第六半波片(14),所述激光器(1)、所述第五半波片(12)、所述四分之一波片(13)、所述第六半波片(14)和所述第一光束位移器(3)在光路传播方向上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半波片(14)的设定角度均为22.5°,通过调节所述第五半波片(12)和所述四分之一波片(13)的角度,以使所述第六半波片(14)的出射光线功率为1-3mw。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波片(5)的设定角度为45°,所述第二半波片(8)、所述第三半波片(9)和所述第四半波片(10)的设定角度均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波片(5)、所述第五半波片(12)、所述第六半波片(14)和所述第一光束位移器(3)的工作波长均为λ1,所述第二光束位移器(6)、所述第三光束位移器(7)、所述第二半波片(8)、所述第三半波片(9)和所述第四半波片(10)的工作波长均为λ2,λ1≠λ2,所述纠缠光子对产生装置还包括二向色镜(11),所述二向色镜(11)位于所述ppktp晶体(4)和所述第二光束位移器(6)之间并且同时位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杰彭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