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5223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7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安装座、常用转轴和备用转轴,安装座设置有若干个套设于常用转轴和备用转轴的基座,基座具有呈上下分布的常用腔和备用腔,常用腔内置有常用动触头、常用静触头、常用动接线板和常用静接线板,常用动触头电性软连接于常用动接线板,常用静触头电性连接于常用静接线板,备用腔内置有备用动触头、备用静触头、备用动接线板和备用静接线板,备用动触头电性软连接于备用动接线板,备用静触头电性连接于备用静接线板,常用动接线板的接线端头和备用动接线板的接线端头位于基座外部的同一侧,常用静接线板和备用静接线板之间电性连接有静连接板,常用静接线板的接线端头或者备用静接线板的接线端头位于基座的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低压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技术介绍

1、自动转换开关是一种常用的低压电器,常用于两路电源之间的转换,以保证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或停止供电时,另一路电源能迅速进行切换,以确保负载回路正常供电。

2、现有自动转换开关电器触头系统大多数是常用触头和备用触头在同一平面设置,这种方式使得自动转换开关的宽度尺寸较大,并且常用接线端和备用接线端在相反方向,不方便用户接线,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用户接线的便利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安装座、转动连接于安装座且呈上下分布设置的常用转轴和备用转轴,安装座设置有若干个套设于常用转轴和备用转轴的基座,每一所述基座均具有呈上下分布的常用腔和备用腔,常用腔内置有常用动触头、常用静触头、常用动接线板和常用静接线板,常用动触头电性软连接于常用动接线板,常用静触头电性连接于常用静接线板,备用腔内置有备用动触头、备用静触头、备用动接线板和备用静接线板,备用动触头电性软连接于备用动接线板,备用静触头电性连接于备用静接线板,常用动接线板的接线端头和备用动接线板的接线端头位于基座外部的同一侧,常用静接线板和备用静接线板之间电性连接有静连接板,常用静接线板的接线端头或者备用静接线板的接线端头位于基座的外部,所述安装座设置有用于驱动常用转轴备用转轴转动以实现常用动触头/备用动触头合闸或分闸的操作机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用转轴和备用转轴呈上下分布,且基座上的常用腔和备用腔呈上下分布,能够有效减少自动转换开关的宽度尺寸,另外,常用动接线板的接线端头和备用动接线板的接线端头位于基座外部的同一侧,提高用户接线的便利性。

5、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面的第一安装板以及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面的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操作腔,所述常用转轴和备用转轴均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且转动穿设于第二安装板,所述基座位于第二安装板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所述操作机构位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操作腔,操作机构位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使得操作机构呈隐藏式设置,提高自动转换开关的美观度。

7、优选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固定套设于常用转轴的常用齿轮、固定套设于备用转轴的备用齿轮、一端铰接于安装座的常用齿板、铰接于安装座的备用齿板以及驱动常用齿板和备用齿板转动的驱动组件,常用齿板的铰接端为圆形端,常用齿板的圆形端外周壁凸出设置有啮合于常用齿轮的常用驱动齿,备用齿板的铰接端为圆形端,备用齿板的圆形端外周壁凸出设置有啮合于备用齿轮的备用驱动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下,常用转轴上的常用动触头抵接常用静触头处于合闸状态,备用转轴上的备用动触头未和备用静触头抵接处于分闸状态;当常用电源发生故障时,驱动组件驱动常用齿板转动,常用齿板的自由端绕其铰接点转动过程中,带动常用驱动齿转动,进而通过常用齿轮实现常用转轴转动,从而使得常用转轴上的常用动触头和常用静触头分离处于分闸状态,随后,备用齿板的自由端绕其铰接点转动过程中,带动备用驱动齿转动,进而通过备用齿轮实现备用转轴转动,从而使得设置于备用转轴上的备用动触头抵接于备用静触头处于合闸状态进行供电作业。

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座的常用直线伸缩件、设置于安装座的备用直线伸缩件、一端铰接于常用齿板的自由端且另一端铰接于常用直线伸缩件的活动端的常用连杆以及一端铰接于备用齿板的自由端且另一端铰接于备用直线伸缩件的活动端的备用连杆。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用直线伸缩件的进行直线伸缩运动时,通过常用连杆带动常用齿板的自由端绕铰接点轴线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常用转轴的转动;备用直线伸缩件的进行直线伸缩运动时,通过备用连杆带动备用齿板的自由端绕铰接点轴线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备用转轴的转动。

11、优选的,所述常用直线伸缩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座的常用磁轭导筒、同轴内置于常用磁轭导筒一端的常用合闸电磁线圈、同轴固定插设于常用合闸电磁线圈的常用合闸静铁芯、同轴内置于常用磁轭导筒另一端的常用分闸电磁线圈、同轴固定插设于常用分闸电磁线圈的常用分闸静铁芯以及滑移连接于常用合闸电磁线圈/常用分闸电磁线圈的常用动铁芯,常用分闸电磁线圈位于常用磁轭导筒靠近常用齿板的一侧,所述常用动铁芯同轴固定连接有滑移穿设于常用分闸静铁芯的常用活塞杆,常用连杆铰接于常用活塞杆。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常用合闸电磁线圈进行通电,常用分闸电磁线圈不通电,从而使得常用合闸静铁芯具有磁性,常用动铁芯受到常用合闸静铁芯的磁力朝靠近常用合闸静铁芯方向滑移,从而带动常用活塞杆朝靠近常用齿板方向滑移,并通过常用连杆带动常用齿板的自由端绕铰接点轴线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常用转轴转动,使得常用动触头抵接于常用静触头实现合闸;对常用分闸电磁线圈进行通电,常用合闸电磁线圈不通电,从而使得常用分闸静铁芯具有磁性,常用动铁芯受到常用分闸静铁芯的磁力朝靠近常用分闸静铁芯方向滑移,从而带动常用活塞杆朝远离常用齿板方向滑移,并通过常用连杆带动常用齿板的自由端绕铰接点轴线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常用转轴转动,使得常用动触头与常用静触头分离实现分闸。

13、优选的,所述备用转轴位于常用转轴的上方,常用齿板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常用销轴,第二常用销轴转动穿设于常用连杆远离常用活塞杆的一端,安装座铰接有位于常用齿板下方的常用限位套筒,常用限位套筒沿轴向滑移连接有常用限位顶杆,常用限位顶杆的端部铰接于第二常用销轴,常用限位套筒和常用限位顶杆之间设置有常用弹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常用齿板转动至合闸状态点/分闸状态点时,常用弹簧保持对常用限位顶杆施加作用力以迫使常用限位顶杆顶推常用齿板的自由端,使得常用齿板的自由端始终保持在合闸状态点/分闸状态点,一方面,有效减少常用齿板发生“回转”的可能,另一方面,限制常用动铁芯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移动,提高连接稳定性。

15、优选的,所述备用直线伸缩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座的备用磁轭导筒、同轴内置于备用磁轭导筒一端的备用合闸电磁线圈、同轴固定插设于备用合闸电磁线圈的备用合闸静铁芯、同轴内置于备用磁轭导筒另一端的备用分闸电磁线圈、同轴固定插设于备用分闸电磁线圈的备用分闸静铁芯以及滑移连接于备用合闸电磁线圈/备用分闸电磁线圈的备用动铁芯,备用分闸电磁线圈位于备用磁轭导筒靠近备用齿板的一侧,所述备用动铁芯同轴固定连接有滑移穿设于备用分闸静铁芯的备用活塞杆,备用连杆铰接于备用活塞杆。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下,备用动铁芯抵接于备用分闸静铁芯的端面,备用动触头和备用静触头处于分闸状态,当备用电路需要供电时,对备用合闸电磁线圈进行通电,备用分闸电磁线圈不通电,从而使得备用合闸静铁芯具有磁性,备用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转动连接于安装座(1)且呈上下分布设置的常用转轴(2)和备用转轴(3),安装座(1)设置有若干个套设于常用转轴(2)和备用转轴(3)的基座(4),每一所述基座(4)均具有呈上下分布的常用腔(42)和备用腔(43),常用腔(42)内置有常用动触头(421)、常用静触头(422)、常用动接线板(423)和常用静接线板(424),常用动触头(421)电性软连接于常用动接线板(423),常用静触头(422)电性连接于常用静接线板(424),备用腔(43)内置有备用动触头(431)、备用静触头(432)、备用动接线板(433)和备用静接线板(434),备用动触头(431)电性软连接于备用动接线板(433),备用静触头(432)电性连接于备用静接线板(434),常用动接线板(423)的接线端头和备用动接线板(433)的接线端头位于基座(4)外部的同一侧,常用静接线板(424)和备用静接线板(434)之间电性连接有静连接板(44),常用静接线板(424)的接线端头或者备用静接线板(434)的接线端头位于基座(4)的外部,所述安装座(1)设置有用于驱动常用转轴(2)备用转轴(3)转动以实现常用动触头(421)/备用动触头(431)合闸或分闸的操作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包括底板(11)、固定连接于底板(11)上端面的第一安装板(12)以及固定连接于底板(11)上端面的第二安装板(13),第一安装板(12)和第二安装板(13)之间形成操作腔,所述常用转轴(2)和备用转轴(3)均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12)且转动穿设于第二安装板(13),所述基座(4)位于第二安装板(13)远离第一安装板(12)的一侧,所述操作机构(5)位于第一安装板(12)和第二安装板(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5)包括固定套设于常用转轴(2)的常用齿轮(51)、固定套设于备用转轴(3)的备用齿轮(52)、一端铰接于安装座(1)的常用齿板(53)、铰接于安装座(1)的备用齿板(54)以及驱动常用齿板(53)和备用齿板(54)转动的驱动组件(55),常用齿板(53)的铰接端为圆形端,常用齿板(53)的圆形端外周壁凸出设置有啮合于常用齿轮(51)的常用驱动齿(531),备用齿板(54)的铰接端为圆形端,备用齿板(54)的圆形端外周壁凸出设置有啮合于备用齿轮(52)的备用驱动齿(5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5)包括设置于安装座(1)的常用直线伸缩件(551)、设置于安装座(1)的备用直线伸缩件(552)、一端铰接于常用齿板(53)的自由端且另一端铰接于常用直线伸缩件(551)的活动端的常用连杆(553)以及一端铰接于备用齿板(54)的自由端且另一端铰接于备用直线伸缩件(552)的活动端的备用连杆(5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常用直线伸缩件(551)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座(1)的常用磁轭导筒(5511)、同轴内置于常用磁轭导筒(5511)一端的常用合闸电磁线圈(5512)、同轴固定插设于常用合闸电磁线圈(5512)的常用合闸静铁芯(5513)、同轴内置于常用磁轭导筒(5511)另一端的常用分闸电磁线圈(5514)、同轴固定插设于常用分闸电磁线圈(5514)的常用分闸静铁芯(5515)以及滑移连接于常用合闸电磁线圈(5512)/常用分闸电磁线圈(5514)的常用动铁芯(5516),常用分闸电磁线圈(5514)位于常用磁轭导筒(5511)靠近常用齿板(53)的一侧,所述常用动铁芯(5516)同轴固定连接有滑移穿设于常用分闸静铁芯(5515)的常用活塞杆(5517),常用连杆(553)铰接于常用活塞杆(55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转轴(3)位于常用转轴(2)的上方,常用齿板(53)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常用销轴(533),第二常用销轴(533)转动穿设于常用连杆(553)远离常用活塞杆(5517)的一端,安装座(1)铰接有位于常用齿板(53)下方的常用限位套筒(161),常用限位套筒(161)沿轴向滑移连接有常用限位顶杆(163),常用限位顶杆(163)的端部铰接于第二常用销轴(533),常用限位套筒(161)和常用限位顶杆(163)之间设置有常用弹簧(16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直线伸缩件(552)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座(1)的备用磁轭导筒(5521)、同轴内置于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转动连接于安装座(1)且呈上下分布设置的常用转轴(2)和备用转轴(3),安装座(1)设置有若干个套设于常用转轴(2)和备用转轴(3)的基座(4),每一所述基座(4)均具有呈上下分布的常用腔(42)和备用腔(43),常用腔(42)内置有常用动触头(421)、常用静触头(422)、常用动接线板(423)和常用静接线板(424),常用动触头(421)电性软连接于常用动接线板(423),常用静触头(422)电性连接于常用静接线板(424),备用腔(43)内置有备用动触头(431)、备用静触头(432)、备用动接线板(433)和备用静接线板(434),备用动触头(431)电性软连接于备用动接线板(433),备用静触头(432)电性连接于备用静接线板(434),常用动接线板(423)的接线端头和备用动接线板(433)的接线端头位于基座(4)外部的同一侧,常用静接线板(424)和备用静接线板(434)之间电性连接有静连接板(44),常用静接线板(424)的接线端头或者备用静接线板(434)的接线端头位于基座(4)的外部,所述安装座(1)设置有用于驱动常用转轴(2)备用转轴(3)转动以实现常用动触头(421)/备用动触头(431)合闸或分闸的操作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包括底板(11)、固定连接于底板(11)上端面的第一安装板(12)以及固定连接于底板(11)上端面的第二安装板(13),第一安装板(12)和第二安装板(13)之间形成操作腔,所述常用转轴(2)和备用转轴(3)均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12)且转动穿设于第二安装板(13),所述基座(4)位于第二安装板(13)远离第一安装板(12)的一侧,所述操作机构(5)位于第一安装板(12)和第二安装板(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5)包括固定套设于常用转轴(2)的常用齿轮(51)、固定套设于备用转轴(3)的备用齿轮(52)、一端铰接于安装座(1)的常用齿板(53)、铰接于安装座(1)的备用齿板(54)以及驱动常用齿板(53)和备用齿板(54)转动的驱动组件(55),常用齿板(53)的铰接端为圆形端,常用齿板(53)的圆形端外周壁凸出设置有啮合于常用齿轮(51)的常用驱动齿(531),备用齿板(54)的铰接端为圆形端,备用齿板(54)的圆形端外周壁凸出设置有啮合于备用齿轮(52)的备用驱动齿(5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5)包括设置于安装座(1)的常用直线伸缩件(551)、设置于安装座(1)的备用直线伸缩件(552)、一端铰接于常用齿板(53)的自由端且另一端铰接于常用直线伸缩件(551)的活动端的常用连杆(553)以及一端铰接于备用齿板(54)的自由端且另一端铰接于备用直线伸缩件(552)的活动端的备用连杆(5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常用直线伸缩件(551)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座(1)的常用磁轭导筒(5511)、同轴内置于常用磁轭导筒(5511)一端的常用合闸电磁线圈(5512)、同轴固定插设于常用合闸电磁线圈(5512)的常用合闸静铁芯(5513)、同轴内置于常用磁轭导筒(5511)另一端的常用分闸电磁线圈(5514)、同轴固定插设于常用分闸电磁线圈(5514)的常用分闸静铁芯(5515)以及滑移连接于常用合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庆庆张晓天朱晓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奕极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