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5110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退烧贴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组合物18‑22份、生物凝胶7‑9份、经皮渗透促进剂1.2‑2.6份、表面活性剂0.3‑1.5份、其他填充料4‑6份。其中的中药组合物由麻黄、柴胡、杏仁、薄荷等成分配制而成,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和功能成分,能够有效发汗解热;生物凝胶性质温和无刺激,能够稳定平稳降温、舒适透气;经皮渗透促进剂提高了药物的透皮吸收率,各成分共同作用制备成的退烧贴,贴在特定穴位通过透皮吸收达到退烧效果,能够有效改善退烧贴作用慢、疗效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退烧贴,具体涉及一种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发烧,又称发热,在儿童中比较常见,是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症状,作为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异常变化的一种代偿性反应,但发热有一定限度,若高热持续过久则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2、目前市场上的退烧药以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为主,前者常伴有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过量或长期肤用会产生毒副作用,后者依从性差,容易导致臀部肌肉萎缩痉挛,对孩子神经有一定的影响。退热贴作为一种新型给药剂型,能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药物在胃肠道的降解可能对机体产生的负担,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使用方便,但是市面上大部分退烧贴是单纯的物理降温或者起效缓慢,效用单一。中药因其安全、温和、功效显著也开始发挥作用。

3、近年来,随着大众用药观念的改变,中药的应用逐渐扩大,中药多为天然药物,具有丰富的功能成分、活性物质,安全、温和、功效显著,而且中药带有独特的气味,能舒缓人因身体不适带来的烦躁,基于此,如何将中药更好的利用于退烧贴的使用,是目前研究的一大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退烧贴添加了中药组合物,辅之生物凝胶和经皮渗透促进剂等成分,成分安全,作用温和,贴在特定穴位通过透皮吸收能够有效达到退烧的效果。

2、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退烧贴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组合物18-22份、生物凝胶7-9份、经皮渗透促进剂1.2-2.6份、表面活性剂0.3-1.5份、其他填充料4-6份。

4、优选地,所述中药退烧贴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组合物19-21份、生物凝胶7.8-9.2份、经皮渗透促进剂1.8-2份、表面活性剂0.7-1.1份、其他填充料4.7-5.3份。

5、优选地,所述中药退烧贴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组合物20份、生物凝胶8份、经皮渗透促进剂1.9、表面活性剂0.9份、其他填充料5份。

6、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5-7份麻黄、9-11份杏仁、18-22份石膏、8-12份黄芩、4-6份柴胡、7-9份白芍、6-10份薄荷和5-7份甘草组成。

7、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8、s11、将所需中药洗净、干燥后,按份混合,粉碎至60-100目,得到混合中药粉末;

9、s12、将混合中药粉末溶于15-21倍重量份酶解液中,混匀后滴加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调节体系ph值为5.3-5.8,设置摇床温度为45-55℃、功率为500-600w、转速为200-300r/min,酶解2-3h,得到混合液a;

10、s13、往混合液a中加无水乙醇,配成70-90%乙醇溶液,设置超声条件为300-500w、40-50℃,超声处理20-30min,得到混合液b;

11、s14、将混合液b在25℃、12000-18000r/min下离心10-20min,取上清液,将上清液过截留分子量为80-100kd的超滤膜,得到第一滤液;

12、s15、往第一滤液中添加5-7%的活性炭进行脱色,设置吸附温度为30-40℃,吸附3-4h后,过300目滤布,得到第二滤液;

13、s16、将第二滤液过ab-8大孔吸附树脂,控制洗脱速度为1-3bv/h,先后用2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3倍树脂柱体积的30-50wt%乙醇溶液、2倍树脂柱体积的60-80wt%乙醇溶液和1.5倍树脂柱体积的无水乙醇进行洗脱纯化,收集乙醇溶液,得到第三滤液;

14、s17、将第三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干燥,得到中药组合物。

15、优选地,所述的酶解液由3-5份纤维素酶、0.8-2.2份中性蛋白酶、0.3-1.5份果胶酶、0.5-1.9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20-30份去离子水组成。

16、优选地,所述生物凝胶由4-6份阿拉伯胶、2-4份瓜尔胶、1.2-1.6份海藻酸钠、0.5-1.1份羧甲基纤维素钠和0.8-1.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组成。

17、优选地,所述经皮渗透促进剂有1-2份肉豆蔻酸异丙酯、0.6-1.2份羟苯甲酮和0.5-1.5份柠檬酸组成。

18、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由1.8-3.2份卵磷脂和0.9-2.5份甘油组成。

19、优选地,所述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为:

20、s21、往生物凝胶中加入2-5份去离子水,在40-50℃、80-120rmp转速条件下充分溶胀,直至膨胀透明,用柠檬酸调节ph至5.5-6.5,得到第一混合物;

21、s22、往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经皮渗透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填充料,在180-220rmp转速下搅拌10-20min后,得到第二混合物;

22、s23、升温至60-70℃,往第二混合物中缓慢加入中药组合物,在240-300rmp转速下搅拌至无气泡出现,得到第三混合物;

23、s24、将第三混合物放入高压均质机,设置高压均质压力为500-700bar、均值速度为3500-4500rmp、均质时间为8-10min,高压均质3次,冷却至室温,在50-60℃条件下真空干燥1-2h,上机涂布,盖上聚酯膜,剪切,包装,即得中药退烧贴。

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由中药组合物、生物凝胶、经皮渗透促进剂等组分制备得到的退烧贴,其中的中药组合物,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和功能成分,能够有效发汗解热;生物凝胶性质温和无刺激,能够稳定平稳降温、舒适透气;经皮渗透促进剂提高了药物的透皮吸收率,各成分共同作用,作用温和,能够有效发挥退烧的功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退烧贴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组合物18-22份、生物凝胶7-9份、经皮渗透促进剂1.2-2.6份、表面活性剂0.3-1.5份、其他填充料4-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退烧贴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组合物19-21份、生物凝胶7.8-9.2份、经皮渗透促进剂1.8-2份、表面活性剂0.7-1.1份、其他填充料4.7-5.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退烧贴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组合物20份、生物凝胶8份、经皮渗透促进剂1.9、表面活性剂0.9份、其他填充料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退烧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5-7份麻黄、9-11份杏仁、18-22份石膏、8-12份黄芩、4-6份柴胡、7-9份白芍、6-10份薄荷和5-7份甘草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酶解液由3-5份纤维素酶、0.8-2.2份中性蛋白酶、0.3-1.5份果胶酶、0.5-1.9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20-30份去离子水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凝胶由4-6份阿拉伯胶、2-4份瓜尔胶、1.2-1.6份海藻酸钠、0.5-1.1份羧甲基纤维素钠和0.8-1.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皮渗透促进剂有1-2份肉豆蔻酸异丙酯、0.6-1.2份羟苯甲酮和0.5-1.5份柠檬酸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由1.8-3.2份卵磷脂和0.9-2.5份甘油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9其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退烧贴的制备方法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退烧贴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组合物18-22份、生物凝胶7-9份、经皮渗透促进剂1.2-2.6份、表面活性剂0.3-1.5份、其他填充料4-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退烧贴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组合物19-21份、生物凝胶7.8-9.2份、经皮渗透促进剂1.8-2份、表面活性剂0.7-1.1份、其他填充料4.7-5.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退烧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退烧贴按重量份计包括:中药组合物20份、生物凝胶8份、经皮渗透促进剂1.9、表面活性剂0.9份、其他填充料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退烧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5-7份麻黄、9-11份杏仁、18-22份石膏、8-12份黄芩、4-6份柴胡、7-9份白芍、6-10份薄荷和5-7份甘草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宜凡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林宜凡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