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三元复合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三元复合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4895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3
公开了一种三元复合驱油剂,包括弱碱、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式(1)的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弱碱,对地层亲和性较好;同时,混合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较好,不仅有利于降低驱油剂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原油乳化,改变油层孔隙的润湿性,从而提高三元复合驱的原油采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开发三次采油;涉及一种三元复合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石油作为一种非再生性的战略物资,在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有效地提高油田原油的采收效率,是世界范围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油田采油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2、第一阶段,随着石油在原始地层的压力自然爆发产生的油量,一般在5-25%;

3、第二阶段,通过水或气体注入的方式,形成能量损失的补充,能够一直保持着一定的压力,以保证持续的石油开采,称为二次采油,采油率可提高到约30%左右;

4、第三阶段,地层中原油经过第一和第二次开采后,仍然剩余将近60-70%的原油,需要进行第三次采油,再次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新技术改变液体在流层中的性质、相态和气、液、固三相之间的界面作用,流体在井下的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原油的开采量。

5、其中,第二阶段通过注水或注气的采油技术和第三阶段的化学驱油技术都可称为强化采油技术。第二阶段的强化采油可以分为水驱和气驱,水驱主要包括调剖、堵水等,而气驱相对复杂一些,包括混相驱和非混相驱。第三阶段的采油技术主要是化学驱油,主要是聚合物驱、碱驱、表面活性剂驱以及它们之间相互混合的复合驱采油技术,包括二元复合驱和三元复合驱体系。

6、三元复合驱体系通常添加的化学药剂有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碱对原油的作用比较复杂,普遍认为原油中的沥青质、胶质、环烷酸、羧酸等酸性成分与碱在油水界面上发生化学反应,所生成的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和原位具有天然表面活性的物质混合吸附在油水界面上,共同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使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乳液更加稳定。加入表面活性剂目的主要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减小油水非均相体系在油藏中的流动阻力,剥离附着在岩石表面上的原油。注水时,添加聚合物可明显增加水的粘度,驱油剂在孔隙中的停留时间明显增加,并且显著降低了水油的流度比,从而提高井下流体的波及系数。

7、烷基苯磺酸盐作为在三次采油技术中广泛采用的表面活性剂之一,目前市场化的产品基本全部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重烷基苯作为十二烷基苯的副产品,重烷基苯磺酸盐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但由于重烷基苯原料组成复杂,最终的磺化产物差异很大。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能够在低浓度下显著的降低原油体系的界面张力,与其分子结构有关,其亲油基与亲水基位于分子结构的两端,形成不对称的结构,所以要求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亲油基具有恰当的比例,才能保证在界面上的吸附分子之间形成较大的侧向引力,进而在油水界面上形成坚实的吸附膜,产生较低的界面张力。

8、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426833a公开了一种适合于弱碱的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的平均当量为400-470,而烷基苯基为c10-c24之间的重烷基苯基,并且烷基苯磺酸盐中复配5%-25%的醇,得到最终产物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是以重烷基苯为原料,通磺化反应合成烷基苯磺酸盐,原料易得,制备价格低廉,产品性能稳定。用这种烷基苯磺酸盐配制的三元复合体系与大庆原油之间可以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对其三元复合体系进行岩心驱油实验表明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0%以上,作为一种驱油剂显示了较好的效果。

9、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2442349a公开了一种驱油剂组合物,包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混合烷基苯磺酸盐和水,其中混合烷基苯磺酸盐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烷基碳数的烷基苯磺酸盐,混合烷基苯磺酸盐的平均烷基碳数cn的范围为28~36。该驱油剂组合物用于水驱稠油油藏时,具有降粘驱油和扩大波及体积的双重作用,可有效改善稠油流动性并封堵地层高渗透层,进而大幅提高稠油采收率,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10、但现有技术的三元复合驱使用强碱,对地层伤害较大;同时,单一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不够理想,导致原油与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不佳,进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三元复合驱的原油采收率。

11、为提升油田原油采收率,实现新一轮深度开采,迫切需要一种适应原油性质及开采现状的新型三元复合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三元复合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元复合驱油剂,包括弱碱、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式(1)的化合物,

3、

4、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其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式(1)的化合物的重量比为(8-6):(2-4)。

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式(1)的化合物组成。

6、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其中,所述弱碱选自碳酸钠。

7、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其中,所述聚合物选自粘均分子量为1500-2400万道尔顿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其中,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为22-28%。

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其中,弱碱、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10:(2-5):(40-48)。

1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三元复合驱油剂由弱碱、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组成。

11、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的方法,包括弱碱、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混合的步骤。

12、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元复合驱油剂溶液,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和模拟地层水。

1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溶液,其中,三元复合驱油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5-4%。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使用弱碱,对地层亲和性较好;同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式(1)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较好,不仅有利于降低驱油剂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原油乳化,改变油层孔隙的润湿性,从而提高三元复合驱的原油采收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元复合驱油剂,包括弱碱、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式(1)的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其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式(1)的化合物的重量比为(8-6):(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式(1)的化合物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其中,所述弱碱选自碳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其中,所述聚合物选自粘均分子量为1500-2400万道尔顿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其中,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为22-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其中,弱碱、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10:(2-5):(40-48)。

8.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三元复合驱油剂的方法,包括弱碱、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混合的步骤。

9.一种三元复合驱油剂溶液,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和模拟地层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溶液,其中,三元复合驱油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5-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元复合驱油剂,包括弱碱、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式(1)的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其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式(1)的化合物的重量比为(8-6):(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式(1)的化合物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其中,所述弱碱选自碳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复合驱油剂,其中,所述聚合物选自粘均分子量为1500-2400万道尔顿的部分水解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涛宋世伟杨华山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中联信实石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