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鼻中隔固定支架及鼻中隔固定支架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鼻中隔固定支架及鼻中隔固定支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4627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鼻中隔固定支架及鼻中隔固定支架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能够利用自身弹性展开成环形以支撑于鼻腔的支架本体、压板以及连接于压板用于抵压鼻中隔的压垫,支架本体包括具有弹性的丝条,压板连接于丝条,支架本体具有展开状态和装载状态,支架本体在展开状态下的外周尺寸大于装载状态下的外周尺寸,当支架本体处于装载状态时压板沿着中心线弯折,中心线与支架本体的轴线平行,压垫具有分别位于中心线两侧的部分。利用支架本体自身的弹性来展开在鼻腔中,可以将鼻中隔固定支架预装载在输送管内,从而能够迅速地完成支架的置入。且支架上的压板和压垫配合,利用支架本体的弹性来压迫鼻中隔表面的粘膜,实现压迫止血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鼻中隔固定支架,还涉及一种鼻中隔固定支架系统,用于鼻中隔术后对鼻中隔压迫止血。


技术介绍

1、鼻中隔位于双侧鼻腔之间,由筛骨垂直板、犁骨、鼻中隔软骨及其表面覆盖的黏膜构成。鼻中隔偏曲可引起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障碍并产生症状,如鼻塞、头痛、鼻出血等,手术矫正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2、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具体方式是将两侧黏膜与鼻中隔骨/软骨剥离,在两层黏膜形成的腔隙内去除严重偏曲的部分骨/软骨,或松解导致偏曲的张力线。术毕一个重要的步骤是将双侧黏膜重新贴合以消灭术腔、促进愈合。

3、目前,公知的处理方式有三种:一种为鼻腔填塞,即在手术结束时使用膨胀海绵或纱条填塞;另一种为鼻中隔缝合,即在手术结束时缝合鼻中隔术腔。两种处理方式均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种处理方式将鼻腔填塞后会导致呼吸困难,鼻内肿胀等,严重可影响患者的睡眠和饮食;第二种处理方式虽然可避免填塞带来的负面作用,但由于在鼻腔内狭小的空间进行缝合,技术难度大,操作时间长,目前仍然无法普及运用;第三种处理方式是采用鼻中隔夹持器,利用弹性夹或磁力吸附夹来夹持鼻中隔两侧,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6037880a”、“cn110090098a”、“cn217697014u”、“cn209490055u”、“cn116650050a”),但是夹持器不易放入狭小的鼻腔内。

4、中国专利文献“cn111084683a”、“cn217660310u”和“cn212234830u”则利用使得支架有展开功能,在放入鼻腔之前是收缩的,在放入鼻腔之后利用其它物件或因素来展开从而在鼻腔内支撑。专利 “cn111084683a”中通过气囊1将金属支架撑开,专利“cn217660310u”利用温度使金属变形与鼻腔内壁贴合,专利“cn212234830u”通过注水使支架贴合于鼻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新的一种鼻中隔固定支架,避免了术后缝合,解决了如何使支架顺应性更好,且能快速置入鼻腔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鼻中隔固定支架,包括能够利用自身弹性展开成环形以支撑于鼻腔的支架本体、压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压板用于抵压鼻中隔的压垫,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具有弹性的丝条,所述压板连接于所述丝条,所述支架本体具有展开状态和装载状态,所述支架本体在展开状态下的外周尺寸大于装载状态下的外周尺寸,当所述支架本体处于装载状态时所述压板沿着中心线弯折,所述中心线与所述支架本体的轴线平行,所述压垫具有分别位于中心线两侧的部分。

4、优选地,所述丝条形成环形结构,所述丝条的数量不受限制,所述丝条为两条以上时是并列设置的。

5、进一步地,单根所述丝条包括多个相同形状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首尾相连,所述结构单元为“几”字形、菱形、“v”字形、多边形、梯形中的任意一种形状。

6、进一步地,单个所述丝条的两端通过焊接、压接、粘接或者套设套管相固定。

7、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本体具有弹性调节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平面结构,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丝条密度较所述弹性调节部更密集,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丝条结合在所述压板的表面或结合在所述压板的内部。

8、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是高分子材料或镍钛合金材质,经过注塑、3d打印、编织、雕刻或激光烧结而成的一体成型结构。

9、优选地,所述压板为高分子材料,具有柔软性和弹性,经过注塑、浸涂或喷涂制成,所述压板的板面形状为多边形、圆形、菱形或梯形。

10、优选地,所述压垫以所述压板中心线分割为两块。

11、还提供一种鼻中隔固定支架系统,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鼻中隔固定支架,它还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内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前端的所述输送管内腔空间形成为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横断面呈三角形,所述容置腔内放置有处于装载状态的所述鼻中隔固定支架,且所述推杆滑移设置在所述输送管内且能够利用滑移动作将所述鼻中隔固定支架推出所述容置腔。

12、优选地,所述输送管设置有并列的两个且分别对应于两个鼻腔,两个所述输送管内的所述推杆相连接以同时推动两个所述输送管内的所述鼻中隔固定支架,两个所述输送管的所述容置腔横断面的三角具有相面对的尖角,所述支架本体在装载状态下,所述中心线与所述尖角相平行,所述中心线两侧压板部分和压垫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尖角两侧的所述容置腔内表面上。

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4、本专利技术的鼻中隔固定支架,鼻中隔固定支架主体的连接部与压板结合,呈平面结构,左右鼻腔支架的平面结构相对应,利用支架主体的弹性,对鼻中隔产生挤压,避免了手术缝合,压垫遇水膨胀,使挤压效果更好,实现压迫止血的作用。支架主体的弹性调节部呈镂空状,可更好的适应鼻腔的凹凸结构,其多排丝条排列,具有更好的鼻腔顺应性。

15、本专利技术的鼻中隔固定支架系统,在置入鼻腔前,可以将鼻中隔固定支架压缩,装载于输送管内,然后送入鼻腔中,将支架在鼻腔中释放,利用支架自身的弹性使支架展开在鼻腔内,无需利用其它部件或其它环境条件(如温度)来实现支架的展开,并且输送管的相面对的尖角,限定了压板和压垫的位置,使左右输送管内压板和压垫的位置绝对相对应,且伸入鼻腔后对应鼻中隔位置,当左右两个支架同时弹出时,可保证平面结构弹出后左右相对,避免错位,无需调整位置,从而能够准确、迅速地完成支架的置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中隔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利用自身弹性展开成环形以支撑于鼻腔的支架本体(1)、压板(2)以及连接于所述压板(2)用于抵压鼻中隔的压垫(3),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具有弹性的丝条(11),所述压板(2)连接于所述丝条(11),所述支架本体(1)具有展开状态和装载状态,所述支架本体(1)在展开状态下的外周尺寸大于装载状态下的外周尺寸,当所述支架本体(1)处于装载状态时所述压板(2)沿着中心线弯折,所述中心线与所述支架本体(1)的轴线平行,所述压垫(3)具有分别位于中心线两侧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条(11)形成环形结构,所述丝条(11)的数量不受限制,所述丝条(11)为两条以上时是并列设置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中隔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单根所述丝条(11)包括多个相同形状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首尾相连,所述结构单元为“几”字形、菱形、“V”字形、多边形、梯形中的任意一种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中隔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丝条(11)的两端通过焊接、压接、粘接或者套设套管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中隔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具有弹性调节部(111)和连接部(112),所述连接部(112)为平面结构,所述连接部(112)的所述丝条(11)密度较所述弹性调节部(111)更密集,所述连接部(112)的所述丝条(11)结合在所述压板(2)的表面或结合在所述压板(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是高分子材料或镍钛合金材质,经过注塑、3D打印、编织、雕刻或激光烧结而成的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为高分子材料,具有柔软性和弹性,经过注塑、浸涂或喷涂制成,所述压板(2)的板面形状为多边形、圆形、菱形或梯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垫(3)以所述压板中心线分割为两块。

9.一种鼻中隔固定支架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鼻中隔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输送装置(4),所述输送装置(4)包括输送管(41),所述输送管(41)内设置有推杆(42),所述推杆(42)前端的所述输送管(41)内腔空间形成为容置腔(411),所述容置腔(411)的横断面呈三角形,所述容置腔(411)内放置有处于装载状态的所述鼻中隔固定支架,且所述推杆(42)滑移设置在所述输送管(41)内且能够利用滑移动作将所述鼻中隔固定支架推出所述容置腔(4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鼻中隔固定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41)设置有并列的两个且分别对应于两个鼻腔,两个所述输送管(41)内的所述推杆(42)相连接以同时推动两个所述输送管(41)内的所述鼻中隔固定支架,两个所述输送管(41)的所述容置腔(411)横断面的三角具有相面对的尖角(412),所述支架本体(1)在装载状态下,所述中心线与所述尖角(412)相平行,所述中心线两侧压板部分和压垫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尖角(412)两侧的所述容置腔(411)内表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中隔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利用自身弹性展开成环形以支撑于鼻腔的支架本体(1)、压板(2)以及连接于所述压板(2)用于抵压鼻中隔的压垫(3),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具有弹性的丝条(11),所述压板(2)连接于所述丝条(11),所述支架本体(1)具有展开状态和装载状态,所述支架本体(1)在展开状态下的外周尺寸大于装载状态下的外周尺寸,当所述支架本体(1)处于装载状态时所述压板(2)沿着中心线弯折,所述中心线与所述支架本体(1)的轴线平行,所述压垫(3)具有分别位于中心线两侧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条(11)形成环形结构,所述丝条(11)的数量不受限制,所述丝条(11)为两条以上时是并列设置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中隔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单根所述丝条(11)包括多个相同形状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首尾相连,所述结构单元为“几”字形、菱形、“v”字形、多边形、梯形中的任意一种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中隔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丝条(11)的两端通过焊接、压接、粘接或者套设套管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中隔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具有弹性调节部(111)和连接部(112),所述连接部(112)为平面结构,所述连接部(112)的所述丝条(11)密度较所述弹性调节部(111)更密集,所述连接部(112)的所述丝条(11)结合在所述压板(2)的表面或结合在所述压板(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婷郭刚朱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诺一迈尔山东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