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圈组件、冷凝水处理系统、制冷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4009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流圈组件、冷凝水处理系统、制冷设备,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冷凝水不能被充分利用,存在盲区的技术问题。该导流圈组件,包括导流圈,布置在待冷却部件上方;中间接水盘,位于导流圈上,用于承接冷凝水;排水孔,开设在中间接水盘内,用于冷凝水排出;散流槽,与待冷却部件形状相适配,且一端罩设在排水孔底部,另一端沿待冷却部件延伸方向延伸设置;散流孔,沿散流槽延伸方向设置,以将排水孔内排出的冷凝水引流到待冷却部件的不同位置,进行上淋水冷却。本技术通过打水电机打水+散流槽淋水模式,减少冷凝器涉水盲区,可充分利用冷凝器换热能力,提高整机过负荷能力,整机使用寿命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导流圈组件、冷凝水处理系统、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1、移动空调或除湿机,由于其一体化设计,无法像分体内机通过排水管将蒸发器上产生的冷凝水排出,而是将冷凝水收集到整机底盘后,使用由电机驱动的打水飞轮将底盘中收集的冷凝水散布到冷凝器上。此种方法不仅可以给冷凝器降温,提高整机性能及可靠性;而且被打水飞轮打散的水雾可以随热风通过风道排至室外,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排水次数。

2、然而由于移动机结构小巧紧凑的限制,使得现有的冷凝水打水装置散布冷凝水的区域有限;且针对特殊结构的冷凝器(如u型冷凝器、l型冷凝器),打水装置仅能将冷凝水散布在其一个面的一部分区域上,无法更好地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同时,现有的打水装置无论冷凝水收集量的多少,均采用恒定功率运行,造成电能浪费。

3、为解决上述问题,常见的解决办法有:1、增加打水飞轮的个数并配备在不同位置;2、对底盘进行改造,使得聚集在底盘的冷凝水较大程度地汇集在打水飞轮处;但都无法达到既可最大限度的使用发挥冷凝水的作用,又可使整机能耗最低的最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流圈组件、冷凝水处理系统、制冷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凝水不能被充分利用,存在盲区,以及恒功率运行电能浪费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导流圈组件,包括:

4、导流圈,布置在待冷却部件上方;

5、中间接水盘,位于所述导流圈上,用于承接冷凝水;

6、排水孔,开设在所述中间接水盘内,用于冷凝水排出;

7、散流槽,与待冷却部件形状相适配,且一端罩设在所述排水孔底部,另一端沿待冷却部件延伸方向延伸设置;

8、散流孔,沿所述散流槽延伸方向设置,以将所述排水孔内排出的冷凝水引流到待冷却部件的不同位置,进行上淋水冷却。

9、本技术通过导流圈组件,能够在冷凝水进入底部接水盘之前进行分流,并以散流槽淋水方式对冷凝器顶部进行散热,通过消耗冷凝水,尽可能的减少冷凝水的手动排水次数,通过顶部淋水和底部的打水搭配使用,也就是打水电机打水+散流槽淋水模式,减少冷凝器涉水盲区,可充分利用冷凝器换热能力,提高整机过负荷能力,整机使用寿命延长。

10、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孔包括直接排水孔和可调排水孔,其中:

11、所述直接排水孔为贯穿通孔,与所述散流槽连通设置;

12、所述可调排水孔的开口大小可调,与位于待冷却部件底部的底部接水盘连通。

13、进一步的,所述可调排水孔上设置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进行开度调节。

14、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开度调节板和驱动电机,所述开度调节板封盖在所述可调排水孔处,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开度调节板传动连接,能带动所述开度调节板移动以打开部分或全部所述可调排水孔。

15、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接水盘内设置水位监测件,用于实时监测水位情况。

16、进一步的,所述散流槽内设置有用于对冷凝水引流的引水结构。

17、进一步的,所述引水结构为若干条引水筋条,或者是,所述引水结构为所述散流槽的槽面为倾斜结构,靠近所述直接排水孔一侧高;或者是,所述引水结构为所述散流槽的槽面沿宽度方向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结构。

18、进一步的,所述引水筋条采用疏水材料制成,或者是,所述引水筋条表面涂覆有疏水材料层。

19、进一步的,所述散流孔面积≥1.5mm2。

20、进一步的,所述散流槽为l形、u形或i形。

21、进一步的,所述散流槽的两侧边部紧贴待冷却部件设置。

22、本技术提供的导流圈组件,包括:导流圈、散流槽、调节组件三大部分,将导流圈上的中间接水盘区域设置排水孔,将散流槽安装在导流圈底部,用于承接经排水孔排出的冷凝水,然后利用散流槽将冷凝水分布到冷凝器的不同位置,从而实现对冷凝器全部区域的上部淋水,通过冷凝水散流槽可将冷凝水均布于冷凝器上,减少冷凝器上的涉水盲区,提高冷凝效果。提高冷凝水利用效率,避免盲区的出现。

2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包括打水组件和所述导流圈组件,其中:

24、所述导流圈组件布置在待冷却部件上方,用于对待冷却部件进行上部淋水;

25、所述打水组件布置在位于待冷却部件下方的底部接水盘内,用于对待冷却部件进行底部打水。

26、本技术提供的冷凝水处理系统,通过检测导流圈处冷凝水水位,结合逻辑控制功能控制冷凝水排水阀开度及打水电机转速,从而控制中间接水盘的水量,并实现打水电机档位调节,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27、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制冷设备,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所述冷凝水处理系统,所述冷凝水处理系统用于将所述蒸发器外侧形成的冷凝水对所述冷凝器进行冷却散热。

28、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设备为一体式移动空调。

29、本技术提供的制冷设备,基于现有的风道下导流圈结构改进为导流圈组件,减少冷凝器上的涉水盲区,充分发挥冷凝器的换热能力,增加换热效率,提高整机性能;同时,辅助逻辑控制功能,通过判断下导流圈中间接水盘及底盘的底部接水盘蓄/排水量,可以实现相关结构的开合度调整及打水电机启停,进而实现降低整机能耗的目的。

3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为,包括:

31、预设中间接水盘水位参数值x和底部接水盘水位参数值w;

32、判断设备所处状态;

33、当设备处于冷凝水自循环处理状态时,关闭调节组件,获取中间接水盘水位参数l水和底部接水盘水位参数h水;将获取的中间接水盘水位参数l水与预设的中间接水盘水位参数值x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执行淋水控制步骤;

34、当设备处于冷凝水手动处理状态时,打开调节组件,获取中间接水盘水位参数h水;将获取的底部接水盘水位参数h水与预设的底部接水盘水位参数值w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执行手动排水控制步骤。

35、进一步的,预设的中间接水盘水位参数值x数量为多个,包括:x1、x2和x3,其中,x1<x2<x3。

36、进一步的,预设的底部接水盘水位参数值w数量为多个,包括:w1和w2,其中w2<w1。

37、进一步的,所述淋水控制步骤,包括:

38、判断中间接水盘水位参数l水位于中间接水盘水位参数值x的区间范围,根据位于的区间范围,控制调节组件的启闭开度和打水组件的运行档位;

39、判断中间接水盘水位参数h水位于与底部接水盘水位参数值w的区间范围,根据位于的区间范围,控制设备停机进行手动排水或重复执行中间接水盘水位参数l水与中间接水盘水位参数值x的区间范围判断。

40、进一步的,根据位于的区间范围,控制调节组件的启闭开度和打水组件的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流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包括直接排水孔和可调排水孔,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排水孔上设置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进行开度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开度调节板和驱动电机,所述开度调节板封盖在所述可调排水孔处,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开度调节板传动连接,能带动所述开度调节板移动以打开部分或全部所述可调排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流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流槽内设置有用于对冷凝水引流的引水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流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结构为若干条引水筋条,或者是,所述引水结构为所述散流槽的槽面为倾斜结构,靠近所述直接排水孔一侧高;或者是,所述引水结构为所述散流槽的槽面沿宽度方向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流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筋条采用疏水材料制成,或者是,所述引水筋条表面涂覆有疏水材料层。p>

8.一种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打水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导流圈组件,其中:

9.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凝水处理系统,所述冷凝水处理系统用于将所述蒸发器外侧形成的冷凝水对所述冷凝器进行冷却散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为一体式移动空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包括直接排水孔和可调排水孔,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排水孔上设置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进行开度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开度调节板和驱动电机,所述开度调节板封盖在所述可调排水孔处,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开度调节板传动连接,能带动所述开度调节板移动以打开部分或全部所述可调排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流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流槽内设置有用于对冷凝水引流的引水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流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斌王月陇郝树坤黄治华姚新祥杨述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