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非接触式能量传输系统的功率控制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3998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非接触式能量传输系统的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直流电源、逆变器、原/副边谐振电路、整流滤波电路以及可变负载;其特征在于:在可变负载上连接有电压检测单元,该电压检测单元经RF发射机、RF接收机与电压比较单元连接,该电压比较单元还连接有标准参考电压,其输出端连接软开关工作点选择单元,该软开关工作点选择单元连接有信号分频单元,该信号分频单元连接驱动电路驱动所述逆变器中的开关管。其显著效果是:主电路结构简单,无需在主电路中添加任何额外的开关电路,降低了系统的控制难度,逆变器中的开关管始终处于软开关模式,降低了开关损耗,提高了系统的转换效率,实现了传输功率的有效调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非接触式能量传输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非接触式 能量传输系统的功率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非接触式能量传输已经广泛应用到电力传输以及自动控制 等领域。而在非接触式能量传输系统中,其原边与副边是完全电气绝缘的两个独立部分,副 边上所连接的功率负载往往会发生变化,要实现系统传输功率的调节与控制,通常也是从 原边及副边分别采取措施,目前常见的功率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1)原边或副边串联DC/DC变换器(即直流-直流变换)通过在系统原边加入DC/DC环节,调整高频逆变器的输入电压,从而调节系统的 传输功率。也可以在拾取端接入DC/DC变换器,实现副边局部稳压控制,以适应不同的负 载。(2)原边或副边失谐控制在原边或副边的谐振回路中接入开关电容或者相控电感,调整其等效电容值或电 感值,使得系统处于调谐状态或者非调谐状态,从而调节系统的传输功率或拾取到的功率。(3)副边短路解耦控制通过在拾取端并联一组解耦线圈或者在拾取线圈上并联一个短路开关,以一定的 频率及占空比控制拾取端解耦就可以调节拾取到的功率。(4)原边移相控制对原边高频逆变器采用移相控制,通过调节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非接触式能量传输系统的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直流电源(Edc)、逆变器(1)、原边谐振电路(Lp、Cp)、副边谐振电路(Ls、Cs)、整流滤波电路(2)以及可变负载(RL),所述逆变器(1)为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以及第四开关管(S4)组成的桥式逆变电路;  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负载(RL)的高电平端连接有电压检测单元(3),该电压检测单元(3)的输出端连接有RF发射机(4),该RF发射机(4)与RF接收机(5)无线连接,所述RF接收机(5)的输出端与电压比较单元(6)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该电压比较单元(6)的第二输入端还连接有标准参考电压(Uref),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非接触式能量传输系统的功率控制电路,包括直流电源(Edc)、逆变器(1)、原边谐振电路(Lp、Cp)、副边谐振电路(Ls、Cs)、整流滤波电路(2)以及可变负载(RL),所述逆变器(1)为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以及第四开关管(S4)组成的桥式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负载(RL)的高电平端连接有电压检测单元(3),该电压检测单元(3)的输出端连接有RF发射机(4),该RF发射机(4)与RF接收机(5)无线连接,所述RF接收机(5)的输出端与电压比较单元(6)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该电压比较单元(6)的第二输入端还连接有标准参考电压(Uref),该电压比较单元(6)的输出端连接有软开关工作点选择单元(7),该软开关工作点选择单元(7)的输出端连接有信号分频单元(8),该信号分频单元(8)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电路(9),该驱动电路(9)输出的4路驱动信号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以及第四开关管(S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春森孙跃苏玉刚戴欣王智慧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