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对沙海蜇毒素具有拮抗作用的鹿茸总蛋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对沙海蜇毒素具有拮抗作用的鹿茸总蛋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872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沙海蜇毒素具有拮抗作用的鹿茸总蛋白及其应用,属于医学领域。本研究表明,鹿茸蛋白具有显著的抗溶血活性,能够在巨噬细胞、肾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上对沙海蜇触手提取液的毒性产生拮抗效果和抗凋亡效果。在体内实验中,鹿茸蛋白能够显著提高小鼠的存活率,并有效抑制沙海蜇对重要脏器的损伤,同时降低小鼠血液中的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因此,鹿茸蛋白可作为治疗水母蛰伤的候选药物,这一研究结果为沙海蜇蛰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传统中药材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沙海蜇毒素具有拮抗作用的鹿茸总蛋白及其应用,属于医学领域。


技术介绍

1、鹿茸,是指东亚地区生活的梅花鹿或麋鹿的雄鹿未骨化且带茸毛的幼角,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鹿茸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磷脂、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成分,鹿茸中的蛋白质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鹿茸具有很强的保健作用,对心肝肾功能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且有着很好的抗炎效果。鹿茸含有比人参更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鹿茸能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强身健体,改善睡眠和饮食,减少疲劳。在我国的传统中药品类中,鹿茸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也几乎不会出现毒副作用。

2、沙海蜇(stomolophus meleagris)属于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中西部海岸线和河口附近的有毒水母。在我国东部沿岸水域也多有分布,其中以浙江、江苏和辽宁等地沿海最为常见。作为一种有毒的海洋生物,其触手刺丝囊ppn中的毒液含有剧毒,被蛰伤后会导致人皮肤红肿,引发强烈的痛感,并造成组织坏死、炎症反应和溶血现象,严重情况下可致人休克、死亡。

3、水母爆发不仅会引起蛰伤病例的增加,水母本身也作为细菌等微生物的载体带来潜在风险。沙海蜇蛰伤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见的水母蜇伤类型,在被蛰伤后,进入体内的毒素可造成患者剧烈疼痛、炎症、溶血、组织坏死,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休克与死亡,因此使用药物拮抗沙海蜇毒素中的有毒物质是救治沙海蜇蛰伤患者的关键所在。当前针对水母蛰伤使用的药物主要为糖皮质激素,虽然在短期内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但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使得患者存在过敏、并发感染等风险。目前尚未发现安全无副作用,并且能够有效治疗沙海蜇蛰伤的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验选用一种具有极好抗炎效果的传统中药——鹿茸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蛋白提取物对沙海蜇蛰伤毒性的拮抗效果。本研究从体内和体外两个大方面对鹿茸蛋白拮抗沙海蜇触手提取液(te)的效应进行评价。在体内实验中,数据显示鹿茸蛋白可使小鼠存活率显著升高,并在病理切片和血生化等指标上显示sdapr能够有效抑制沙海蜇对脏器的损伤,血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小鼠血液中的脏器病理指标也有显著的降低;在体外实验中,sdapr具有显著的抗溶血活性,且在巨噬细胞(raw264.7)、肾上皮细胞(hek293t)上对沙海蜇te拮抗效果和抗凋亡效果较好;通过对以上结果的分析,对鹿茸蛋白拮抗沙海蜇毒性的效果有了初步的认识,认为sdapr可作为治疗水母蛰伤的候选药物。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鹿茸蛋白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海蜇蛰伤的药品中的应用。

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品中鹿茸蛋白的含量不低于5mg/g。

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海蜇包括但不限于沙海蛰。

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品还含有药物载体和/或药用辅料。

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载体包括医学上通常使用的填充剂、粘合剂、润湿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用辅料包括赋形剂和/或附加剂。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赋形剂包括含溶剂、抛射剂、增溶剂、乳化剂、着色剂、吸收剂、稀释剂、絮凝剂、反絮凝剂、助滤剂和/或释放阻滞剂。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品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功能:

10、(1)抑制沙海蛰的溶血作用;

11、(2)抑制沙海蛰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12、(3)抑制沙海蛰造成的脏器损伤。

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海蜇蛰伤的药品,所述药品中含有鹿茸蛋白。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海蜇包括但不限于沙海蛰。

15、有益效果:

16、本研究旨在评价sdapr对沙海蜇蛰伤的拮抗效果。经过体内和体外两个方面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鹿茸蛋白具有显著的抗溶血活性,相比于溶血阳性组能够降低5倍;1mg/ml的鹿茸蛋白即可在巨噬细胞和肾上皮细胞上对沙海蜇触手提取液的毒性产生拮抗效果和抗凋亡效果。在体内实验中,鹿茸蛋白能够显著提高小鼠的存活率达70%以上,并有效抑制沙海蜇对重要脏器的损伤,同时降低小鼠血液中的脏器损伤相关因子水平。因此,本研究认为鹿茸蛋白可作为治疗水母蛰伤的候选药物,相较于当前普遍的糖皮质km激素治疗更加安全稳定。这一研究结果为沙海蜇蛰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传统中药材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鹿茸蛋白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海蜇蛰伤的药品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中鹿茸蛋白的含量不低于5mg/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蜇包括但不限于沙海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还含有药物载体和/或药用辅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载体包括医学上通常使用的填充剂、粘合剂、润湿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用辅料包括赋形剂和/或附加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赋形剂包括含溶剂、抛射剂、增溶剂、乳化剂、着色剂、吸收剂、稀释剂、絮凝剂、反絮凝剂、助滤剂和/或释放阻滞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功能:

9.一种预防和/或治疗海蜇蛰伤的药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中含有鹿茸蛋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蜇包括但不限于沙海蛰。

...

【技术特征摘要】

1.鹿茸蛋白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海蜇蛰伤的药品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中鹿茸蛋白的含量不低于5mg/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蜇包括但不限于沙海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还含有药物载体和/或药用辅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载体包括医学上通常使用的填充剂、粘合剂、润湿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培峰周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培米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