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控温聚合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679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5
本技术涉及聚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效控温聚合釜,包括釜体,釜体外侧设有夹套,夹套下部设有夹套介质进管,夹套上部设有夹套介质出管,釜体内设有旋转管,旋转管外壁固定有搅拌叶片,旋转管一端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旋转管上端和下端分别套接固定于釜体顶部和底部的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内分别上下对称设置两组密封旋转部件,旋转管与密封旋转部件的内壁密封转动连接,旋转管位于上安装座内腔和下安装座内腔的部分设有与旋转管内部连通的流通孔;上安装座设有安装座介质出管,下安装座设有安装座介质进管。本技术使釜内物料温度更均匀,加热或冷却效率更高,控温方便高效,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聚合设备,具体涉及高效控温聚合釜


技术介绍

1、聚合釜是生产中的一种常用设备,一般为立式圆柱形的压力容器,带有夹套,以便通入蒸汽或冷水来加热或冷却,内有搅拌装置,并装有测温、测压装置。聚合釜在石油、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应用广泛,是完成各种反应过程所不可缺少的容器。温度是影响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搅拌的作用除了分散物料外,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促进釜中物料的热量传递,使物料温度快速达到均匀,使釜中的反应程度达到一致,得到的产物质量稳定。

2、现有技术中聚合釜的控温一般是通过夹套,夹套内通入导热介质,通过热传递对釜内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这种控温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温度不均匀的现象,靠近夹套的外侧物料温度比内侧物料更先与介质发生热传递,而对于釜身较粗的釜体来说,通过搅拌达到物料各处温度均匀所用时间更多,这可能会影响到聚合反应的转化率等,进而影响产物质量。

3、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2441210u,提出了一种聚合釜,通过在所述釜体的外侧布置加热夹套,并且通过所述夹套进水管将加热后的导热液注入所述加热夹套内,使用导热液对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控温聚合釜,包括釜体(1),釜体(1)外侧设有夹套(2),夹套(2)下部设有夹套介质进管(21),夹套(2)上部设有夹套介质出管(22),其特征在于,釜体(1)内设有旋转管(3),旋转管(3)外壁固定有搅拌叶片(34),旋转管(3)一端连接驱动电机(4)输出端,旋转管(3)内部中空,旋转管(3)上端和下端分别套接上安装座(5)和下安装座(6),上安装座(5)和下安装座(6)分别固定于釜体(1)顶部和底部,上安装座(5)和下安装座(6)内分别上下对称设置两组密封旋转部件(7),旋转管(3)与密封旋转部件(7)的内壁密封转动连接,密封旋转部件(7)、旋转管(3)分别与上安装座(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控温聚合釜,包括釜体(1),釜体(1)外侧设有夹套(2),夹套(2)下部设有夹套介质进管(21),夹套(2)上部设有夹套介质出管(22),其特征在于,釜体(1)内设有旋转管(3),旋转管(3)外壁固定有搅拌叶片(34),旋转管(3)一端连接驱动电机(4)输出端,旋转管(3)内部中空,旋转管(3)上端和下端分别套接上安装座(5)和下安装座(6),上安装座(5)和下安装座(6)分别固定于釜体(1)顶部和底部,上安装座(5)和下安装座(6)内分别上下对称设置两组密封旋转部件(7),旋转管(3)与密封旋转部件(7)的内壁密封转动连接,密封旋转部件(7)、旋转管(3)分别与上安装座(5)和下安装座(6)围成上安装座内腔和下安装座内腔,旋转管(3)位于上安装座内腔和下安装座内腔的部分设有与旋转管(3)内部连通的流通孔(8);上安装座(5)设有与上安装座内腔连通的安装座介质出管(51),下安装座(6)设有与下安装座内腔连通的安装座介质进管(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控温聚合釜,其特征在于,密封旋转部件(7)包括轴承(71)和轴承密封件(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控温聚合釜,其特征在于,轴承密封件(72)为骨架油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强史玉涛李建兴刘杰李震刘延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