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除草剂,具体涉及一种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化学除草技术成为当前的主流控草技术。除草药剂的需求占整个农药需求的60%以上。各类复合除草剂,不同种类除草剂逐步面世。随着技术的发展,除草、控草技术也面临更多的要求,如使用成本,控草时效,灭草谱广泛性,灭草剂的低毒,可自然降解等。
2、随着百草枯等剧毒农药在世界范围内逐次禁止使用,草甘膦成为灭草控草的主流。但使用过程中发现草甘膦灭草时间长,抗草甘膦药性的杂草不断出现。草铵膦逐步成为灭草剂的主流,草铵膦具有灭草谱广,时效快等诸多优点。
3、草铵膦灭草原理:通过叶面蒸腾气孔进入植物体内,通过中断植物谷氨酸合成生理过程,让植物体内氨氮代谢异常,导致植物的损伤死亡。草铵膦在植物叶片表面浓度大于50ppm,才能产生明显的灭草效果。草铵膦具有水溶性,喷施过程中24小时内,若有降雨将降低相关灭草效果。同时,草铵膦又需要在有一定水的条件下,才能进入植物叶面气孔,达到灭杀效果。若植物表面叶蜡层较厚,草铵膦不易进入植物体内,而容易随自然降水流失,失去灭杀效果。同样,若在气温较低的地区,或湿度较小的地区,在植物充分吸收草铵膦之前,草铵膦降解,也无法形成较好的灭草效果。草铵膦在水体条件下,半衰期约200~600天,在自然土壤环境下,半衰期仅为1.2~1.5天。自然条件下,草铵膦一次喷洒有效控草时效只有20天左右。这导致草铵膦实际有效利用率不高,控草时间短,使用成本高等诸多实际灭草问题。
4、为此,现有技术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活性成分随着外界环境干湿变化而逐渐释放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按质量份计,其包括活性成分1~60份,具有多孔结构的负载剂10~30份,吸水膨胀材料10~20份以及溶剂40~60份;其中,至少部分所述活性成分和至少部分所述吸水膨胀材料位于所述负载剂的内部及表面。
4、本专利技术通过使活性成分、吸水膨胀材料溶解在溶剂中,并负载于负载剂的孔隙中,在除草组合物施用于待除杂草,该除草组合物将聚集在杂草的花心、叶心、叶脉、根筋等植物凹陷部。并且,随着外界环境的干湿变化,除草组合物的负载剂随着吸水膨胀材料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而由外向内逐层涨裂,使得负载在负载剂的孔隙中的活性成分可控释放,提高植被叶面药物浓度,降低活性成分的无效降解。具体为,当干的除草组合物遇到降雨时,由于此时吸水膨胀材料未吸水膨胀,处于体积较小的状态,雨水能够进入负载剂的孔隙中,吸水膨胀材料吸水膨胀,并随着外层吸水膨胀材料体积的变大,经过风吹日晒后位于外层的较易破碎的外层负载剂破碎,释放出位于外层的活性成分等物质,并通过控制除草组合物的配方,使每次释放的活性成分可以达到有效除草浓度(如精草铵膦达到50ppm以上);而未破碎位置的负载剂的孔隙则被吸水膨胀的吸水膨胀材料堵塞,避免活性成分进一步溶出。待天晴后,吸水膨胀材料中的水分蒸发,吸水膨胀材料体积缩小,从而在下一次降雨时及降雨后,按照上述机理使活性成分溢出。
5、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活性成分的份数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30份、31份、32份、33份、34份、35份、36份、37份、38份、39份、40份、41份、42份、43份、44份、45份、46份、47份、48份、49份、50份、51份、52份、53份、54份、55份、56份、57份、58份、59份或60份;优选为5~30份。
6、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负载剂的份数为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或30份;优选为10~20份。
7、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吸水膨胀材料的份数为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或20份。
8、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溶剂的份数为40份、41份、42份、43份、44份、45份、46份、47份、48份、49份、50份、51份、52份、53份、54份、55份、56份、57份、58份、59份或60份。
9、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活性成分为质量比为0.01~100:1的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所述第一活性成分为草铵膦和/或精草铵膦,所述第二活性成分为砜吡草唑。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性成分和所述第二活性成分的质量比为0.01:1、0.05:1、0.1:1、0.5:1、1:1、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1、100:1,优选为1~50:1。
11、砜吡草唑的外观为白色晶体或白色晶体粉末,熔点:130.7℃。溶解度(20℃):水中为3.49×10-3g/l(20℃±0.5℃);有机溶剂中(g/l):正己烷0.072,甲苯11.3,二氯甲烷151,甲醇11.4,乙酸乙酯97,丙酮>250。40%砜吡草唑悬浮剂,ph 5.5~8.5;细度(通过75μm试验筛)≥98%;悬浮率≥80%。产品的冷、热贮存和常温2年贮存均稳定。砜吡草唑属新型吡唑类选择性除草剂,在苗前施药用于控制旱地作物田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施用时间范围广,从种植前到出苗后均可施用,并且与大多数常用除草剂兼容。其作用机理是经砜吡草唑处理后可极大地降低超长链脂肪酸(vlcfas)的生物合成,并引起了脂肪酸前体物质的构建。砜吡草唑可特定地抑制由vlcfas延伸酶催化的很多延伸步骤。经室内活性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冬小麦田雀麦、看麦娘、野燕麦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及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1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两种活性成分按照特定比例进行复配,能够扩大除草组合物的灭草谱,增加对阔叶草的灭杀效果。
13、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吸水膨胀材料为聚乙烯醇。
14、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负载剂为选自分子筛、二氧化硅、硅藻土、及有机一维、二维囊腔介孔结构复合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5、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其包括活性成分1~60份,具有多孔结构的负载剂10~30份,吸水膨胀材料10~20份以及溶剂40~60份;其中,至少部分所述活性成分和至少部分所述吸水膨胀材料位于所述负载剂的内部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为质量比为0.01~100:1的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所述第一活性成分为草铵膦和/或精草铵膦,所述第二活性成分为砜吡草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膨胀材料为聚乙烯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剂为选自分子筛、二氧化硅、硅藻土、及有机一维、二维囊腔介孔结构复合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剂的多孔结构的孔径为微孔、介孔、大孔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剂的孔径范围为5nm~2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煅烧的真空度为0.1~100kPa;和/或,所述真空煅烧的煅烧温度为200~1000℃;和/或,所述混合的温度为室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剂的负载量为5%~9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的控草周期为200天以上;和/或,所述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在每润湿周期释放活性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0.1%~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乙醇、异丙醇、NMP、天然矿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还包括5~15份的协同增效剂;所述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还包括1~10份的防挥发剂;所述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还包括0.1~5份的臭味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增效剂包括质量比为1:0.05~10:0.1~50的pH调整剂、叶面润湿剂和气孔开孔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整剂包括焦磷酸钠、磷酸铵、磷酸氢铵、硼酸钠和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所述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的配方由如下成分组成:5~30份的活性成分,10~20份的负载剂,10~20份的吸水膨胀材料,5~15份的协同增效剂,1~10份的防挥发剂,0.1~5份的臭味剂以及40~60份的溶剂。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为液体制剂,至少部分所述活性成分位于所述负载剂外的液体中。
1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兑水稀释,然后通过气雾喷洒的形式施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其包括活性成分1~60份,具有多孔结构的负载剂10~30份,吸水膨胀材料10~20份以及溶剂40~60份;其中,至少部分所述活性成分和至少部分所述吸水膨胀材料位于所述负载剂的内部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为质量比为0.01~100:1的第一活性成分和第二活性成分,所述第一活性成分为草铵膦和/或精草铵膦,所述第二活性成分为砜吡草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膨胀材料为聚乙烯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剂为选自分子筛、二氧化硅、硅藻土、及有机一维、二维囊腔介孔结构复合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剂的多孔结构的孔径为微孔、介孔、大孔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剂的孔径范围为5nm~2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剂经真空煅烧排出多孔结构中的气体后,在保持负压条件下与除所述负载剂外的所述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的其他成分混合,得到所述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煅烧的真空度为0.1~100kpa;和/或,所述真空煅烧的煅烧温度为200~1000℃;和/或,所述混合的温度为室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剂的负载量为5%~9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释放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良,钱海宾,凌江涛,安静,丁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