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坡屋面单元活动房的快速搭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3501 阅读:4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坡屋面单元活动房的快装搭建方法,通过旋转角柱(中支柱)与底骨架和屋檐圈梁之间的活动销轴连接设计,实现了主体结构的转动安装:可先由作业人员在地面的正常操作高度范围内快速完成活动房屋的底骨架、角柱(中支柱)、屋面结构件及屋面板的快速、方便安装,再通过环链葫芦将已完成的主体结构及屋面系统旋转扶正,之后通过固定角柱加固竖直结构并完成四周侧板、次要构件和附属构件的安装,快速完成整个单元房的搭建,安装过程无需对各构件进行吊装和空中稳固,搭建过程安全、快速、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简易活动房的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主体框架可旋转的双坡屋面单 元活动房的快速搭建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活动房屋主要为轻钢框架结构,其通常由基础(底座)、框架结构和围护板材 组成。此类活动房在搭建过程中,主要是依靠人力或吊装设备,将各种类型的结构件和大板 抬举或吊升到一定高度,再借助必要的脚手架等设施稳固构件,通过人工在空中完成各构 件、屋面板之间的联接和安装。这种结构设计的活动房屋搭建过程施工难度大,需要借助各 种辅助设施完成大质量构件的空中安装,因而拆、装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同 时空中作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活动房屋作为一种舒适性较好的临时性住房,一直在国家抗击地震、雨雪和台风 等自然灾害时的灾民安置、野外作业人员的用房保障、海外反恐维和与部队野营住房保障、 高山海岛边防营房的快速修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活动房屋通常是在野外简陋 或应急条件下,需要尽可能依靠人工和简单的工具与设备,以尽可能少的人力和资源,尽可 能方便快捷地完成活动房屋的搭建和拆除工作,同时还要保证装拆过程中的快速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活动房屋的结构所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坡屋面单元活动房的快速搭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先将底骨架拼装成矩形框并在四角及周边设调平支撑,再将面积与底骨架矩形框相同大小的屋檐圈梁四角通过上角件连接,并通过铰链将四根旋转角柱分别连接在四个上角件与底骨架矩形框的四角上;  (2)利用正、背立面两侧各两根临时支撑柱在底骨架矩形框长边上支撑起屋檐圈梁于一定高度,在正、背立面屋檐圈梁左侧上角件和右侧底骨架对角处栓挂带有环链葫芦的链条,并张紧,在正、背立面屋檐圈梁的右侧上角件和底骨架矩形框长边中部分别安装限位钢丝绳;  (3)之后安装三角形屋架及屋面板,完成屋面系统的搭建;然后卸掉临时支撑柱,并利用正、背立面的两个环链葫...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双坡屋面单元活动房的快速搭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先将底骨架拼装成矩形框并在四角及周边设调平支撑,再将面积与底骨架矩形框相同大小的屋檐圈梁四角通过上角件连接,并通过铰链将四根旋转角柱分别连接在四个上角件与底骨架矩形框的四角上;(2)利用正、背立面两侧各两根临时支撑柱在底骨架矩形框长边上支撑起屋檐圈梁于一定高度,在正、背立面屋檐圈梁左侧上角件和右侧底骨架对角处栓挂带有环链葫芦的链条,并张紧,在正、背立面屋檐圈梁的右侧上角件和底骨架矩形框长边中部分别安装限位钢丝绳;(3)之后安装三角形屋架及屋面板,完成屋面系统的搭建;然后卸掉临时支撑柱,并利用正、背立面的两个环链葫芦同步收紧链条,拉动角柱绕其两端连接的铰链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文侯忠明田新民徐明建姚凯危刚马鹤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