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勋文专利>正文

基于桨距角动作情况的双馈机组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3460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基于桨距角动作情况的双馈机组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它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等值建模方法中所存在的精度低和难以实现的问题。首先,采集待建立模型的风电场中的所有双馈风电机组故障前的有功功率、机端电压和风速;其次根据上述参量提取反映桨距角动作的特征向量输入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并将其分成三个机群;最后把三个机群分别等效成三台等值双馈风电机组,并计算每台机组的各参数以及等值电缆参数,从而得到一个风电场等值模型。它是一种等值风电机组数目较少、实现较方便、更能准确地反映风电场并网点动态特性的建模方法。适用于大容量风电场的动态等值建模以及大容量风电场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准确反映并网点特性的大型双馈机组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 属风力发电

技术介绍
随着风电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双馈机组已成为国内主流机型。在大型风电场并 网系统的仿真分析中,若对每台双馈双馈风电机组及其控制系统进行详细建模将极大增加 仿真的复杂度,导致计算时间长、资源利用率低。在实际的生产中,对于电网《国家电网公司 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中规定,风电场应及时提供双馈风电机组、风电场汇集 系统的模型和参数,作为发电
中风电场接入系统规划设计与电力系统分析计算的 基础。2009年11月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风电并网运行控制技术中规定,仿真计算中对单个 风电场可根据计算目的采用详细或等值模型,风电场等值模型能反映风电场动态特性。但 是,目前国内尚没有风电场能够向电网调度部门提供风电场集总模型。而且,现有的风电场 等值建模方法在等值精度上和实际应用上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新的风 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目前,双馈机组风电场等值建模方法可大致归纳为四种①把风电场模型等值成 一台双馈风电机组,其容量等于所有双馈风电机组容量之和;②所有机组采用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桨距角动作情况的双馈机组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步骤如下:步骤一:采集待建立模型的风电场中的所有双馈风电机组的故障前有功功率、故障前机端电压和故障前风速;步骤二:根据待建立模型的风电场中的所有双馈风电机组的故障前有功功率、故障前机端电压和故障前风速提取反映桨距角动作的特征向量输入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并对所有双馈风电机组进行动态机群分类;将所有双馈风电机组分成三个机群,第一机群为故障前桨距角已动作的双馈风电机组;第二机群为故障前桨距角不动作,且故障期间桨距角动作的双馈风电机组;第三机群为故障前和故障期间桨距角都不动作的双馈风电机组;步骤三:把三个机群分别等效成三台等值双馈风电机组...

【技术特征摘要】
基于桨距角动作情况的双馈机组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步骤如下步骤一采集待建立模型的风电场中的所有双馈风电机组的故障前有功功率、故障前机端电压和故障前风速;步骤二根据待建立模型的风电场中的所有双馈风电机组的故障前有功功率、故障前机端电压和故障前风速提取反映桨距角动作的特征向量输入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并对所有双馈风电机组进行动态机群分类;将所有双馈风电机组分成三个机群,第一机群为故障前桨距角已动作的双馈风电机组;第二机群为故障前桨距角不动作,且故障期间桨距角动作的双馈风电机组;第三机群为故障前和故障期间桨距角都不动作的双馈风电机组;步骤三把三个机群分别等效成三台等值双馈风电机组,并计算出每台等值双馈风电机组的各参数以及等值电缆参数,从而得到一个表征三台等值双馈风电机组的风电场等值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桨距角动作情况的双馈机组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提取反映桨距角动作的特征向量;桨距角动作,即通过轴系的运动方程得到2双I = L-[公式一公式一中,H为惯性时间常数;Tm、te分别为风力机的机械转矩和发电机的电磁转矩; 为风力机转速; 由公式一得故障期间的转速为岈=^oDdt 公式二式中,ω为初始转速;下面分别求出初始转速ω、风力机的机械转矩Tm以及发电机的电磁转矩Te ;首先根据步骤一中的故障前的有功功率可得初始转速;其次根据步骤一中的故障前风速计算得到风力机的机械转矩Tm,风力发电机组空气动力学模型为Tm = 0.5p jiR2Vw3Cp(X,β)/ωΓ公式三公式三中,P为空气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勋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勋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