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土壤修复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循环可渗透反应墙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1、可渗透反应墙技术是地下水修复中的常用原位处理技术,通过可渗透的反应墙对地下水污染羽进行阻截和修复,反应墙的填充反应介质包括零价铁、沸石和增强微生物活性的碳源等,产生吸附、沉淀、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反应,以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其中,氧化还原填充材料是最常用的可渗透反应墙反应介质之一,主要是靠活性组分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将地下水中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石油烃类转化为其他污染性小的物质。
2、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202223189773.8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用于污染地下水修复的可渗透反应墙,包括由相互平行的前框、中框和后框连接构成的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顶面开口,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面和两个侧面封闭,所述前框上固定有前筛网作为所述可渗透反应墙的前框壁,所述中框上固定有分隔筛网,所述后框上固定有后筛网作为所述可渗透反应墙的后框壁,所述前筛网与所述分隔筛网之间形成一个顶部开口的反应区腔体,所述反应区腔体内设置有注药管,所述分隔筛网与所述后筛网之间形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循环可渗透反应墙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1)和下板(2),所述上板(1)和所述下板(2)之间沿水平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填料区块(3)和多个反应区块(4),所述上板(1)和所述下板(2)之间于所述反应区块(4)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管(6),所述固定管(6)内转动连接有注药管(7),所述固定管(6)和所述注药管(7)分别贯穿有多个相互对准的第一孔(8)和第二孔(9),多个所述第一孔(8)沿所述固定管(6)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注药管(7)与所述固定管(6)的内周侧适配且一端穿设于所述上板(1),所述上板(1)可拆连接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上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循环可渗透反应墙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1)和下板(2),所述上板(1)和所述下板(2)之间沿水平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填料区块(3)和多个反应区块(4),所述上板(1)和所述下板(2)之间于所述反应区块(4)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管(6),所述固定管(6)内转动连接有注药管(7),所述固定管(6)和所述注药管(7)分别贯穿有多个相互对准的第一孔(8)和第二孔(9),多个所述第一孔(8)沿所述固定管(6)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注药管(7)与所述固定管(6)的内周侧适配且一端穿设于所述上板(1),所述上板(1)可拆连接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上固定连接有水箱(12)和高压泵(13),所述水箱(12)固定且连通有进水管(14)和料斗(15),所述高压泵(13)的输入端与所述水箱(12)之间连接有出水管(19),所述高压泵(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软管(20),所述软管(20)与所述注药管(7)的端部可拆连接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循环可渗透反应墙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6)的内周侧处开设有多个环槽(21),所述注药管(7)的外周侧同轴固定连接有多个环条(22),多个所述环条(22)分别位于多个所述环槽(21)内且与所述环槽(21)滑移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循环可渗透反应墙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6)的一端穿设于所述上板(1),所述注药管(7)位于所述固定管(6)外部的一端开设有两个锁定孔(23),两个所述锁定孔(23)绕所述注药管(7)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固定管(6)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季鹏飞,聂刚,罗志兵,冯爽,李松,白少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