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震源方位判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876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震源方位判定装置,属于震源检测技术领域,其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滑槽,四个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四个滑块的上表面分别与四个传感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对应两个滑块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销轴,对应两个滑块的相对面通过销轴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相远离的一端相互铰接,对应两个连接杆的相对面通过销轴分别与连接柱的左右两侧面相互铰接,所述连接柱的底端与第一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该震源方位判定装置,通过设置活动板、滑块和连接杆,方便了对该判定装置进行防护,同时更加方便的对该判定装置进行安装和支撑,不仅提高了该判定装置的安装效率,也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震源方位判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震源检测
,具体为一种震源方位判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有一定大小的区域,又称震源区或震源体,是地震能量积聚和释放的地方,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震的震源称人工震源,如人工爆破等,天然地震震源和人工爆破震源的性质有很大区别,一般而言,天然地震主要发生在断层上,以剪切错动为止,而人工爆破震源却是以一点为中心向周围膨胀的过程,采用地震波形资料进行地震矩张量反演,人们可以大致地区分这两种震源的特性,现有的震源方位判定装置均由精密部件组成,一旦受到外界碰撞或人物碰撞,极易造成对内部的零件操作损坏,同时在安装过程中,通常是通过螺钉、螺栓等方式进行固定,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震源方位判定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震源方位判定装置均由精密部件组成,一旦受到外界碰撞或人物碰撞,极易造成对内部的零件操作损坏,同时在安装过程中,通常是通过螺钉、螺栓等方式进行固定,安装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震源方位判定装置,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滑槽,四个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四个滑块的上表面分别与四个传感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对应两个滑块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销轴,对应两个滑块的相对面通过销轴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相远离的一端相互铰接,对应两个连接杆的相对面通过销轴分别与连接柱的左右两侧面相互铰接,所述连接柱的底端与第一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外表面与收纳箱的内壁相互卡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收纳箱内壁的下表面分别与四个第二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四个第二电动推杆的顶端与同一个缓冲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垫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下表面通过缓冲垫与第二电动推杆的顶端相互搭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放置槽,所述收纳箱的上表面通过合页与顶盖的下表面相互铰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顶盖的上表面的固定连接有销轴,所述顶盖的上表面通过销轴与提手的底端相互铰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收纳箱的正面和顶盖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壁与插销的外表面相互卡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收纳箱下表面的四角处分别四个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护套。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该震源方位判定装置,通过设置活动板、滑块、连接杆和第一电动推杆,操作人员启动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启动后推动连接柱向上推动,在连接柱向上移动的同时,连接柱通过销轴带动四个连接杆向中间靠拢,而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滑块固定,在连接杆拉动的同时,连接杆带动滑块在活动板上方的滑槽内活动,最后通过滑块使传感器向中间移动,方便了对该判定装置进行防护,同时更加方便的对该判定装置进行安装和支撑,不仅提高了该判定装置的安装效率,也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16]2、该震源方位判定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板、插销和提手,当现有对该判定装置进行回收时,操作人员将顶盖和收纳箱上方的固定板对接,随后操作人员将插销插入固定板的内部,固定完毕后,通过提手对该判定装置进行搬运,方便了对该判定装置进行回收的同时,更加有效的将顶盖和收纳箱进行锁紧,从而提高了该判定装置的密封性,同时更加方便的对该判定装置进行搬运,使得该判定装置的灵活性得以提高。
[0017]3、该震源方位判定装置,通过设置第二电动推杆、底板和缓冲垫,操作人员将收纳箱内部的四个第二电动推杆,当第二电动推杆向上推动后通过缓冲垫带动底板向上移动,随后通过底板将两个活动板推动至收纳箱的上方,方便了对活动板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该判定装置的回收效率,同时也方便了对活动板进行缓冲,降低了该判定装置因受到外界碰撞而受到损坏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收纳箱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底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活动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活动板、2滑槽、3滑块、4传感器、5连接杆、6连接柱、7第一电动推杆、8底板、9收纳箱、10第二电动推杆、11缓冲垫、12放置槽、 13提手、14固定板、15插销、16支撑杆、17防护套、18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震源方位判定装置,包括活动板1,活动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滑槽2,四个滑槽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3,四个滑块3的上表面分别与四个传感器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对应两个滑块3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销轴,对应两个滑块3的相对面通过销轴分别与两个连接杆5相远离的一端相互铰接,对应两个连接杆5的相对面通过销轴分别与连接柱6的左右两侧面相互铰接,连接柱6的底端与第一电动推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推杆7的底端与底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板8的外表面与收纳箱9的内壁相互卡接,方便了对该判定装置进行防护,同时更加方便的对该判
定装置进行安装和支撑,不仅提高了该判定装置的安装效率,也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25]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收纳箱9内壁的下表面分别与四个第二电动推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四个第二电动推杆10的顶端与同一个缓冲垫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电动推杆10,方便了对活动板1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该判定装置的回收效率,缓冲垫11的上表面与底板 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板8的下表面通过缓冲垫11与第二电动推杆10的顶端相互搭接,通过设置缓冲垫11,方便了对活动板1进行缓冲,降低了该判定装置因受到外界碰撞而受到损坏的可能,底板8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放置槽12,收纳箱9的上表面通过合页与顶盖18的下表面相互铰接,通过设置放置槽12,方便了在使用过程中对工具进行放置,从而提高了该判定装置的适用性。
[0026]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顶盖18的上表面的固定连接有销轴,顶盖18的上表面通过销轴与提手13的底端相互铰接,通过设置提手13,更加方便的对该判定装置进行搬运,使得该判定装置的灵活性得以提高,收纳箱9的正面和顶盖18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的内壁与插销15的外表面相互卡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震源方位判定装置,包括活动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滑槽(2),四个滑槽(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3),四个滑块(3)的上表面分别与四个传感器(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对应两个滑块(3)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销轴,对应两个滑块(3)的相对面通过销轴分别与两个连接杆(5)相远离的一端相互铰接,对应两个连接杆(5)的相对面通过销轴分别与连接柱(6)的左右两侧面相互铰接,所述连接柱(6)的底端与第一电动推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7)的底端与底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8)的外表面与收纳箱(9)的内壁相互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源方位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9)内壁的下表面分别与四个第二电动推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四个第二电动推杆(10)的顶端与同一个缓冲垫(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震源方位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魏克涛徐富文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