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化阴极的内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385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化阴极的内衬结构,包括电解槽主体,所述电解槽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电解槽,所述电解槽的底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部安装有阴极炭块,所述电解槽顶部设置有阳极炭块,所述电解槽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电解槽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进液管与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的一端分别贯穿安装槽的侧壁相对设置,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出液管之间安装有机过滤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电解槽主体,电解槽内部分别设置阴极炭块、侧壁炭块以及阳极炭块实现电解,通过设置与电解槽连通的进液管以及出液管,进液管与出液管之间设置过滤机构,从而通过过滤机构对电解槽内电解液进行过滤,防止电解槽内累积杂质过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解槽,具体为一种石墨化阴极的内衬结构


技术介绍

1、电解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在化工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电解在物质的制备、电镀、金属的精炼、金属的防护、污水治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电解过程中会使用电解槽制取所需产品,电解槽由槽体、阴极和阳极组成,但是现有的电解槽内衬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2、申请号为cn201821217316.6所述的一种石墨化阴极的内衬结构,其包括包括设置在电解槽壳体底部的陶瓷纤维板和硬硅钙石复合绝热砖,所述硬硅钙石复合绝热砖上设有隔热耐火砖、钢板和蛭石防渗砖,其通过侧部防渗保温层采用防渗浇注料直接找平,减少了散热通道;防渗浇注料不与全石墨化阴极炭块接触,避免对全石墨化阴极炭块形成剪切力而造成全石墨化阴极炭块破损;

3、其电解槽内衬结构在进行使用时,由于电解反应的本质为氧化还原反应,使得电解槽内会出现还原杂质,长时间的加工操作会导致槽内杂质积累过多,在物料进行电解时会沾附在其表面,影响物料的品质,增加了次品率,也使得加工成本被增加,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新型电解槽内衬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化阴极的内衬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化阴极的内衬结构,包括电解槽主体,所述电解槽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电解槽,所述电解槽的底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部安装有阴极炭块,所述电解槽的侧壁安装有侧壁炭块,所述电解槽顶部设置有阳极炭块,所述电解槽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电解槽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进液管与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的一端分别贯穿安装槽的侧壁相对设置,且进液管与出液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解槽相连通,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出液管之间安装有机过滤机构。

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呈管状,且外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相连,所述外壳的内部对称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外壳之间滑动连接,且活动块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活动块之间转动设有过滤板,所述活动块的端面上设置有相连通的通孔。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板的端面贯穿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数量为多个,连通孔呈环形设置于过滤板的端面上,且连通孔与通孔相对应,连通孔的内壁设置有滤网。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内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活动块滑动设置于限位环的内表面处,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且所述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活动块的外侧。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板同轴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贯穿所述活动块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冠齿轮,所述外壳的侧壁贯穿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对应位于外壳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冠齿轮相啮合的齿轮,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板的外周面设置有与通孔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与定位孔相配合的弹性件。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电解槽主体,电解槽主体上设置电解槽,电解槽内部分别设置阴极炭块、侧壁炭块以及阳极炭块实现电解,通过设置与电解槽连通的进液管以及出液管,进液管与出液管之间设置过滤机构,从而通过过滤机构对电解槽内电解液进行过滤,防止电解槽内累积杂质过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化阴极的内衬结构,包括电解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电解槽,所述电解槽的底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部安装有阴极炭块(2),所述电解槽的侧壁安装有侧壁炭块(3),所述电解槽顶部设置有阳极炭块(4),所述电解槽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5),所述电解槽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进液管(6)与出液管(7),所述进液管(6)与出液管(7)的一端分别贯穿安装槽(5)的侧壁相对设置,且进液管(6)与出液管(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解槽相连通,所述进液管(6)与所述出液管(7)之间安装有机过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阴极的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外壳(8),所述外壳(8)呈管状,且外壳(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管(6)和出液管(7)相连,所述外壳(8)的内部对称设置有活动块(9),所述活动块(9)与外壳(8)之间滑动连接,且活动块(9)与所述外壳(8)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活动块(9)之间转动设有过滤板(10),所述活动块(9)的端面上设置有相连通的通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化阴极的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0)的端面贯穿设有连通孔(12),所述连通孔(12)的数量为多个,连通孔(12)呈环形设置于过滤板(10)的端面上,且连通孔(12)与通孔(11)相对应,连通孔(12)的内壁设置有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墨化阴极的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的内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3),所述活动块(9)滑动设置于限位环(13)的内表面处,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且所述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活动块(9)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墨化阴极的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0)同轴连接有连杆(14),所述连杆(14)贯穿所述活动块(9)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冠齿轮(15),所述外壳(8)的侧壁贯穿设有转动杆(16),所述转动杆(16)对应位于外壳(8)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冠齿轮(15)相啮合的齿轮(17),所述转动杆(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化阴极的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0)的外周面设置有与通孔(11)相对应的定位孔(19),所述外壳(8)的内部设置有与定位孔(19)相配合的弹性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化阴极的内衬结构,包括电解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电解槽,所述电解槽的底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内部安装有阴极炭块(2),所述电解槽的侧壁安装有侧壁炭块(3),所述电解槽顶部设置有阳极炭块(4),所述电解槽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5),所述电解槽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进液管(6)与出液管(7),所述进液管(6)与出液管(7)的一端分别贯穿安装槽(5)的侧壁相对设置,且进液管(6)与出液管(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解槽相连通,所述进液管(6)与所述出液管(7)之间安装有机过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阴极的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外壳(8),所述外壳(8)呈管状,且外壳(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管(6)和出液管(7)相连,所述外壳(8)的内部对称设置有活动块(9),所述活动块(9)与外壳(8)之间滑动连接,且活动块(9)与所述外壳(8)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活动块(9)之间转动设有过滤板(10),所述活动块(9)的端面上设置有相连通的通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化阴极的内衬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召曾建华柯义明雷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天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