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242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3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包括转向模块、悬架模块、轮胎、轮毂驱动系统模块和盘式制动器,轮胎通过轮毂与轮毂驱动系统模块连接,盘式制动器设置在轮毂与轮毂驱动系统模块之间,悬架模块包括悬架转向叉臂、轮毂顶连杆、弹簧阻尼器和轮毂电机连杆,转向模块设置在悬架转向叉臂的上部,两个轮毂电机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轮毂驱动系统模块的两侧,且轮毂电机连杆的另外一端分别与悬架转向叉臂两侧的下部铰接,轮毂顶连杆的一端与悬架转向叉臂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轮毂驱动系统模块的上部铰接,弹簧阻尼器的两端分别与悬架转向叉臂以及轮毂驱动系统模块连接。本技术的轮毂电机角模块悬架结构紧凑,且减震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转角模块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


技术介绍

1、通常,电动汽车是指没有废气排放的环保型汽车。电动汽车上安装有用于提供驱动能量的高压电池、用于从高压电池输出的功率产生旋转功率的驱动电机等。电动汽车由电机的旋转功率通过驱动轴传递给车轮而被驱动。电动汽车采用轮毂电机四轮独立驱动的形式,可以省略包括减速器、差速器和传动轴等在内的机械部件,大大降低了机械损耗,同时可节省车内空间,实现轻量化,减少电动汽车整备质量。

2、目前电动车多采用集中驱动或轮边驱动,底盘结构沿用传统车的传动、转向、悬挂方式,车轮无法独立转向,车辆转弯半径大且电机占用较大的底盘空间。线控底盘兴起后,轮毂电机以其多种优点,越来越受关注。安装轮毂电机的车辆,不需要差速器、变速器、传动轴,能大大简化底盘结构,从而给其它电器件提供更多的安装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而且各个车轮的速度可以独立控制,能实现多种复杂的驱动形式,故针对上述优点急需设计一种能够集成驱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和悬架系统的角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该模块的悬架结构紧凑,且减震效果好。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包括转向模块、悬架模块、轮胎、轮毂驱动系统模块和盘式制动器,所述轮胎通过轮毂与轮毂驱动系统模块连接,所述盘式制动器设置在轮毂与轮毂驱动系统模块之间,所述悬架模块包括悬架转向叉臂、轮毂顶连杆、弹簧阻尼器和轮毂电机连杆,所述转向模块设置在悬架转向叉臂的上部,两个轮毂电机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轮毂驱动系统模块的两侧,且轮毂电机连杆的另外一端分别与悬架转向叉臂两侧的下部铰接,所述轮毂顶连杆的一端与悬架转向叉臂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轮毂驱动系统模块的上部铰接,所述弹簧阻尼器的两端分别与悬架转向叉臂以及轮毂驱动系统模块连接。

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悬架转向叉臂的中部还设有轮毂顶杆,两根轮毂顶连杆的一端间隔套设在轮毂顶杆上,另一端铰接在轮毂驱动系统模块上。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悬架转向叉臂的下部、轮毂电机连杆以及弹簧阻尼器三者围合成三角形。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向模块包括转向减速箱盖、转向电机控制器、转向电机总成、转向主减驱动齿轮、转向主减速惰轮、转向主减从动法兰齿轮和转向臂下法兰轴,转向电机控制器、转向电机总成固定在悬架转向叉臂上,所述转向减速箱盖与悬架转向叉臂上部形成腔体,所述转向臂下法兰轴固定在腔体内,且通过转向轴承与转向主减从动法兰齿轮转动设置,所述转向主减驱动齿轮通过转向行星输出轴支撑轴承设置在腔体内,所述转向主减速惰轮转动设置在腔体内,且与转向主减驱动齿轮、转向主减从动法兰齿轮啮合传动;所述转向电机总成通过三级行星排驱动转向主减驱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悬架转向叉臂绕转向主减从动法兰齿轮转动。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向模块包括还包括转向轴承空心锁紧螺栓和转向轴承锁紧螺母,所述转向臂下法兰轴设置在转向轴承空心锁紧螺栓上,且通过转向轴承锁紧螺母使得转向臂下法兰轴与转向轴承空心锁紧螺栓将转向轴承的内圈夹紧。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向行星输出轴支撑轴承与腔体内壁之间还设有转向行星排输出轴承座。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向主减速惰轮上还设有用于检测齿轮旋转角度的磁编码器。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轮毂驱动系统模块包括电机控制器二合一壳体、以及均设置在电机控制器二合一壳体内的控制器、轮毂电机总成和减速机构,所述轮毂电机总成包括旋变、电机轴、设置在电机轴上的电机转子组件,以及设置在电机转子组件外侧的电机定子组件;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行星排壳体、行星排、行星架和轮毂法兰轴,所述轮毂法兰轴通过轮毂法兰轴锁紧螺母固定在行星架上,所述轮毂法兰轴通过轮毂轴承与行星排壳体转动设置,所述行星排壳体上还设有轮毂轴承压板,所述电机轴通过行星排减速后、带动行星架、轮毂法兰轴转动。

11、作为优选方案:电机控制器二合一壳体内还设有电机后盖和电机前盖,所述电机轴通过轴承设置在电机后盖和电机前盖上,所述电机控制器二合一壳体的一端还设有电气盒盖。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3、本技术的结构包括集成了转向模块、悬架模块、轮胎、轮毂驱动系统模块和盘式制动器等多个部件,且悬架模块的悬架转向叉臂、弹簧阻尼器和轮毂电机连杆形成三角减震,当轮胎受到震动时,整个轮毂驱动系统模块上下震动,轮毂电机连杆围绕悬架转向叉臂支撑柱旋转,弹簧阻尼器上下压缩,轮毂顶连杆带着轮毂驱动系统模块上下移动,减轻整个轮毂电机的震动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包括转向模块、悬架模块、轮胎、轮毂驱动系统模块和盘式制动器(20),所述轮胎通过轮毂与轮毂驱动系统模块连接,所述盘式制动器(20)设置在轮毂与轮毂驱动系统模块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模块包括悬架转向叉臂(1)、轮毂顶连杆(32)、弹簧阻尼器(34)和轮毂电机连杆(35),所述转向模块设置在悬架转向叉臂(1)的上部,两个轮毂电机连杆(35)的一端分别铰接在轮毂驱动系统模块的两侧,且轮毂电机连杆(35)的另外一端分别与悬架转向叉臂(1)两侧的下部铰接,所述轮毂顶连杆(32)的一端与悬架转向叉臂(1)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轮毂驱动系统模块的上部铰接,所述弹簧阻尼器(34)的两端分别与悬架转向叉臂(1)以及轮毂驱动系统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转向叉臂(1)的中部还设有轮毂顶杆(33),两根轮毂顶连杆(32)的一端间隔套设在轮毂顶杆(33)上,另一端铰接在轮毂驱动系统模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转向叉臂(1)的下部、轮毂电机连杆(35)以及弹簧阻尼器(34)三者围合成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模块包括转向减速箱盖(15)、转向电机控制器(2)、转向电机总成(3)、转向主减驱动齿轮(5)、转向主减速惰轮(6)、转向主减从动法兰齿轮(9)和转向臂下法兰轴(11),转向电机控制器(2)、转向电机总成(3)固定在悬架转向叉臂(1)上,所述转向减速箱盖(15)与悬架转向叉臂(1)上部形成腔体,所述转向臂下法兰轴(11)固定在腔体内,且通过转向轴承(10)与转向主减从动法兰齿轮(9)转动设置,所述转向主减驱动齿轮(5)通过转向行星输出轴支撑轴承(13)设置在腔体内,所述转向主减速惰轮(6)转动设置在腔体内,且与转向主减驱动齿轮(5)、转向主减从动法兰齿轮(9)啮合传动;所述转向电机总成(3)通过三级行星排(4)驱动转向主减驱动齿轮(5)转动,进而带动悬架转向叉臂(1)绕转向主减从动法兰齿轮(9)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模块包括还包括转向轴承空心锁紧螺栓(12)和转向轴承锁紧螺母(8),所述转向臂下法兰轴(11)设置在转向轴承空心锁紧螺栓(12)上,且通过转向轴承锁紧螺母(8)使得转向臂下法兰轴(11)与转向轴承空心锁紧螺栓(12)将转向轴承(10)的内圈夹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行星输出轴支撑轴承(13)与腔体内壁之间还设有转向行星排输出轴承座(1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主减速惰轮(6)上还设有用于检测齿轮旋转角度的磁编码器(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驱动系统模块包括电机控制器二合一壳体(31)、以及均设置在电机控制器二合一壳体(31)内的控制器、轮毂电机总成(100)和减速机构,所述轮毂电机总成(100)包括旋变(27)、电机轴(24)、设置在电机轴(24)上的电机转子组件(25),以及设置在电机转子组件(25)外侧的电机定子组件(26);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行星排壳体(21)、行星排(23)、行星架(16)和轮毂法兰轴(18),所述轮毂法兰轴(18)通过轮毂法兰轴锁紧螺母(17)固定在行星架(16)上,所述轮毂法兰轴(18)通过轮毂轴承(19)与行星排壳体(21)转动设置,所述行星排壳体(21)上还设有轮毂轴承压板(22),所述电机轴(24)通过行星排(23)减速后、带动行星架(16)、轮毂法兰轴(18)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其特征在于:电机控制器二合一壳体(31)内还设有电机后盖(28)和电机前盖(30),所述电机轴(24)通过轴承设置在电机后盖(28)和电机前盖(30)上,所述电机控制器二合一壳体(31)的一端还设有电气盒盖(2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包括转向模块、悬架模块、轮胎、轮毂驱动系统模块和盘式制动器(20),所述轮胎通过轮毂与轮毂驱动系统模块连接,所述盘式制动器(20)设置在轮毂与轮毂驱动系统模块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模块包括悬架转向叉臂(1)、轮毂顶连杆(32)、弹簧阻尼器(34)和轮毂电机连杆(35),所述转向模块设置在悬架转向叉臂(1)的上部,两个轮毂电机连杆(35)的一端分别铰接在轮毂驱动系统模块的两侧,且轮毂电机连杆(35)的另外一端分别与悬架转向叉臂(1)两侧的下部铰接,所述轮毂顶连杆(32)的一端与悬架转向叉臂(1)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与轮毂驱动系统模块的上部铰接,所述弹簧阻尼器(34)的两端分别与悬架转向叉臂(1)以及轮毂驱动系统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转向叉臂(1)的中部还设有轮毂顶杆(33),两根轮毂顶连杆(32)的一端间隔套设在轮毂顶杆(33)上,另一端铰接在轮毂驱动系统模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转向叉臂(1)的下部、轮毂电机连杆(35)以及弹簧阻尼器(34)三者围合成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悬架的轮毂电机角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模块包括转向减速箱盖(15)、转向电机控制器(2)、转向电机总成(3)、转向主减驱动齿轮(5)、转向主减速惰轮(6)、转向主减从动法兰齿轮(9)和转向臂下法兰轴(11),转向电机控制器(2)、转向电机总成(3)固定在悬架转向叉臂(1)上,所述转向减速箱盖(15)与悬架转向叉臂(1)上部形成腔体,所述转向臂下法兰轴(11)固定在腔体内,且通过转向轴承(10)与转向主减从动法兰齿轮(9)转动设置,所述转向主减驱动齿轮(5)通过转向行星输出轴支撑轴承(13)设置在腔体内,所述转向主减速惰轮(6)转动设置在腔体内,且与转向主减驱动齿轮(5)、转向主减从动法兰齿轮(9)啮合传动;所述转向电机总成(3)通过三级行星排(4)驱动转向主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千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