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和加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和加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3209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和加固方法,框架包括第一骨架、第一骨架内部连接的第一十字加强件以及浇注覆盖在第一骨架外侧的第一混凝土层;立柱包括第二骨架、第二骨架内部的横向增强件、横向增强件内部设置的纵向增强件以及浇注覆盖在第二骨架、横向增强件和纵向增强件外侧的第二混凝土层,纵向增强件的上下端向两侧张开扩张后插入至对应的第一骨架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一十字加强件以及第一骨架形成一个整体,增强框架的结构强度,第一十字加强件可增强框架结构强度;横向增强件起到对第二骨架内部的横向支撑作用,纵向增强件起到对第二骨架内部的纵向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体为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和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等领域内具有重要意义,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要求往往较为复杂,尤其是在其抗震方面的性能要求,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要么混凝土内的骨架自身结构强度不够或者混凝土浇注后骨架与骨架之间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不够,都会降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在震动较大的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个部件在混凝土浇注凝固后,容易导致部件弯曲变形,从而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造成破坏性损伤,为此,我们推出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和加固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和加固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包括上下两组框架和连接于上下两组框架之间的拐角处的立柱,所述框架包括第一骨架、第一骨架内部连接的第一十字加强件以及浇注覆盖在第一骨架外侧的第一混凝土层,且第一十字加强件与第一骨架的连接处第一混凝土层覆盖;

3、所述第一骨架包括上下设置的两组外矩形钢筋件、上下设置的两组内矩形钢筋件以及固定在外矩形钢筋件和内矩形钢筋件外侧的若干组第一箍筋,且内矩形钢筋件位于对应的外矩形钢筋件内侧。

4、所述第一十字加强件包括第一十字板以及第一十字板四个挂角处末端上连接有钩状钢筋件,且钩状钢筋件用于钩在外矩形钢筋件和内矩形钢筋件上,且第一十字板四个挂角处末端插入至第一骨架内部。

5、上方的钩状钢筋件钩在上方的外矩形钢筋件和内矩形钢筋件顶部,下方的钩状钢筋件钩在下方的外矩形钢筋件和内矩形钢筋件底部。

6、所述立柱包括第二骨架、第二骨架内部的横向增强件、横向增强件内部设置的纵向增强件以及浇注覆盖在第二骨架、横向增强件和纵向增强件外侧的第二混凝土层,纵向增强件的上下端向两侧张开扩张后插入至对应的第一骨架内,且第一混凝土层与第二混凝土层凝固后形成一体;

7、所述第二骨架包括呈矩形分布的四组竖直钢筋以及上下等间距套接固定在四组竖直钢筋外侧的第二箍筋。

8、所述横向增强件包括上下两组第二十字板以及连接在上下两组第二十字板之间的左右两组竖直连接钢筋,第二十字板四个挂角处末端设有延长板,所述第二十字板支撑固定在对应的第二箍筋上,且上方的第二十字板支撑在上方的第一骨架的下端,下方的第二十字板支撑在下方的第一骨架的上端。

9、所述纵向增强件包括固定在上下两组第二十字板之间中部的立板以及立板两侧固定的连接板,中部的两组连接板之间连接有纵向钢筋,上下部的两组连接板之间连接有扩张钢筋,上下方的扩张钢筋末端向两侧张开扩张后插入至对应的第一骨架内。

10、所述立柱中部外侧固定有包裹增强件,且包裹增强件侧边水平滑接有横板,横板末端固定有螺杆,包裹增强件侧边上下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板,相邻横板上的螺杆之间通过内螺纹筒连接固定,内螺纹筒转动通过螺杆拉动横板,从而使得横板推动上下两组支撑板张开并支撑在框架上,且相邻支撑板之间还固定有挤压板,挤压板固定在框架上后将支撑板挤压支撑在框架表面。

11、优选的,所述包裹增强件包括直角紧固板和直角安装座,所述直角紧固板包裹在立柱外侧拐角处,直角安装座包裹在立柱内侧拐角处,且直角紧固板和直角安装座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12、所述直角安装座的两个外侧边设有连接框,所述横板上远离螺杆的一端两侧边设有滑接凸起,滑接凸起滑接于连接框内壁的滑槽中,且横板上远离螺杆的一端上下表面还设有弧形凸块;

13、所述支撑板经由连接框上的开槽伸入至连接框内部并通过销轴与连接框活动连接,且支撑板伸入至连接框内部的一端紧贴着弧形凸块的凸起部。

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的加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5、s1、将第一十字加强件固定连接在第一骨架内部,然后将第二骨架底部插入至第一骨架内,再将横向增强件固定在第二骨架内部,纵向增强件固定在横向增强件内,将纵向增强件底部侧边张开扩张后插入至第一骨架内;

16、s2、然后对第一骨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形成第一混凝土层,然后对第二骨架、横向增强件和纵向增强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形成第二混凝土层;

17、s3、第二骨架、横向增强件和纵向增强件顶部预留一部分距离未浇筑混凝土,并在顶部制作第一骨架,使得纵向增强件顶部侧边张开扩张后插入至第一骨架内,然后再将第一十字加强件固定在该第一骨架内;

18、s4、将第二骨架、横向增强件和纵向增强件顶部未浇筑混凝土的部分浇注混凝土,同时在上方的第一骨架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

19、s5、将包裹增强件固定在立柱中部外侧,然后将相邻横板上的螺杆之间通过内螺纹筒连接固定,内螺纹筒转动通过螺杆拉动横板,从而使得横板推动上下两组支撑板张开并支撑在框架上,挤压板固定在框架上后将支撑板挤压支撑在框架表面,最后将挤压板两端与支撑板进行焊接固定。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第一骨架浇注混凝土形成第一混凝土层后,使得第一混凝土层可以和第一十字加强件以及第一骨架形成一个整体,增强框架的结构强度,且第一十字加强件的设置,可提高对第一混凝土层的支撑作用,起到进一步增强框架结构强度的作用;

21、通过横向增强件的设置,起到对第二骨架内部的横向支撑作用,通过纵向增强件的设置,起到对第二骨架内部的纵向支撑作用,同时,纵向增强件还可进一步提高横向增强件的牢固性。

22、纵向增强件的上下端向两侧张开扩张后插入至对应的第一骨架内,这样的设置在第一混凝土层与第二混凝土层凝固后形成一体后,使得立柱的上下端和框架连接处的尺寸增大,增强立柱和框架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23、将同一高度且相邻的两个支撑板之间的挤压板通过膨胀钉或者其他紧固件固定在对应的框架表面,挤压板挤压同一高度且相邻的两个支撑板,使得支撑板与框架接触的一端牢牢支撑在框架表面;

24、这样的设置使得立柱可通过支撑板对框架进行连接,立柱、支撑板和框架之间形成三角形连接,对框架具有支撑性作用,提高立柱和框架连接的牢固性,框架不易产生弯曲变形。

25、同时,相邻的立柱之间可通过横板进行连接拉紧,有效防止立柱向外侧弯曲变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包括上下两组框架和连接于上下两组框架之间的拐角处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第一骨架、第一骨架内部连接的第一十字加强件以及浇注覆盖在第一骨架外侧的第一混凝土层,且第一十字加强件与第一骨架的连接处第一混凝土层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包括上下设置的两组外矩形钢筋件、上下设置的两组内矩形钢筋件以及固定在外矩形钢筋件和内矩形钢筋件外侧的若干组第一箍筋,且内矩形钢筋件位于对应的外矩形钢筋件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十字加强件包括第一十字板以及第一十字板四个挂角处末端上连接有钩状钢筋件,且钩状钢筋件用于钩在外矩形钢筋件和内矩形钢筋件上,且第一十字板四个挂角处末端插入至第一骨架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方的钩状钢筋件钩在上方的外矩形钢筋件和内矩形钢筋件顶部,下方的钩状钢筋件钩在下方的外矩形钢筋件和内矩形钢筋件底部。

<p>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骨架包括呈矩形分布的四组竖直钢筋以及上下等间距套接固定在四组竖直钢筋外侧的第二箍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增强件包括上下两组第二十字板以及连接在上下两组第二十字板之间的左右两组竖直连接钢筋,第二十字板四个挂角处末端设有延长板,所述第二十字板支撑固定在对应的第二箍筋上,且上方的第二十字板支撑在上方的第一骨架的下端,下方的第二十字板支撑在下方的第一骨架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增强件包括固定在上下两组第二十字板之间中部的立板以及立板两侧固定的连接板,中部的两组连接板之间连接有纵向钢筋,上下部的两组连接板之间连接有扩张钢筋,上下方的扩张钢筋末端向两侧张开扩张后插入至对应的第一骨架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增强件包括直角紧固板和直角安装座,所述直角紧固板包裹在立柱外侧拐角处,直角安装座包裹在立柱内侧拐角处,且直角紧固板和直角安装座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包括上下两组框架和连接于上下两组框架之间的拐角处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第一骨架、第一骨架内部连接的第一十字加强件以及浇注覆盖在第一骨架外侧的第一混凝土层,且第一十字加强件与第一骨架的连接处第一混凝土层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包括上下设置的两组外矩形钢筋件、上下设置的两组内矩形钢筋件以及固定在外矩形钢筋件和内矩形钢筋件外侧的若干组第一箍筋,且内矩形钢筋件位于对应的外矩形钢筋件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十字加强件包括第一十字板以及第一十字板四个挂角处末端上连接有钩状钢筋件,且钩状钢筋件用于钩在外矩形钢筋件和内矩形钢筋件上,且第一十字板四个挂角处末端插入至第一骨架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方的钩状钢筋件钩在上方的外矩形钢筋件和内矩形钢筋件顶部,下方的钩状钢筋件钩在下方的外矩形钢筋件和内矩形钢筋件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骨架包括呈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盛杰尹世平张菲菲戴君岩曲烽豪王博学邢澳杰刘华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