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吹风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电吹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935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吹风,包括外壳体组件,所述外壳体组件设有容置腔,所述外壳体组件上开设有第一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进风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内壳体组件,所述内壳组件内形成主气流通道,所述外壳体组件与所述内壳体组件之间形成辅助气流通道,所述辅助气流通道与所述进风口连通;风机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内壳体组件上,所述加热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气流通道内,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主气流通道的气流。外壳体组件与内壳体组件之间形成辅助气流通道,辅助气流通道向出口处补充空气,带动辅助气流通道的空气向出口处流动补充空气,并带走辅助气流通道的热量,避免吹风机的壳体过热造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吹风,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吹风。


技术介绍

1、目前电吹风主要用于头发的干燥和整形,电吹风产品在吹风工作过程中,如果热量不能得到及时散发,温度会快速升高,,在超过过流保护温度的状况下,电吹风容易因为过热而产生热保护的影响,而且容易因为过热发生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吹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热量聚集不易散发从而影响吹风机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吹风。

2、一种电吹风,包括外壳体组件,所述外壳体组件设有容置腔,所述外壳体组件上开设有第一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进风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内壳体组件,所述内壳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组件上,所述内壳体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内壳组件内形成主气流通道,所述内壳体组件上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主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外壳体组件与所述内壳体组件之间形成辅助气流通道,所述辅助气流通道与所述进风口连通;风机组件,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组件上,所述风机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气流通道内;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内壳体组件上,所述加热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气流通道内,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主气流通道的气流。

3、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吹风,通过设置外壳体组件与内壳体组件,外壳体组件上设有第一出风口与进风口,风机组件与加热组件设置在内壳体组件上,当风机组件运转时,风机组件处形成负压,外界的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电吹风的容置腔内,在内壳体组件上形成主气流通道,主气流通道的气流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外壳体组件与内壳体组件之间形成辅助气流通道,辅助气流通道位于主气流通道的外侧,由于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处的空气流速快,使得出口处的空气向外流形成负压,辅助气流通道向出口处补充空气,带动辅助气流通道的空气向出口处流动补充空气,并带走辅助气流通道的热量,对外壳体组件进行降温,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避免吹风机的壳体过热造成使用不便。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组件的外表面侧壁上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辅助气流通道连通。通过在外壳体组件的外表面侧边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与辅助气流通道连通,当风机组件工作时,空气可以通过外壳体组件上设有的第一进风口进入辅助气流通道带走外位于与加热组件相邻设置的壳体组件与内壳体组件的热量,对壳体组件进行降温。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外壳体组件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通过在外壳体组件靠近第一出风口的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该第一进风口与加热组件相对设置,使得外部空气更快速及时地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辅助气流通道,对出风口处补充空气,对外壳体组件与内壳体组件进行降温,另一方面,能增大辅助气流通道的风量,能更好地提高散热降温的效果。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进风口沿所述外壳体组件的侧壁周向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进风口,第一进风口周向设置在外壳体组件的侧壁上,并位于加热组件一端,电吹风外的空气通过多个第一进风口能及时进入辅助气流通道,带走外壳体组件与内壳体组件的热量,实现更好的降温散热效果,并对向出风口处补充气流,还能增大出风口的风量,提高电吹风的使用体验感。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组件包括外壳组件和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上,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外壳组件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外壳组件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内壳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上。通过在外壳体组件上设有手柄组件,手柄组件为用户提供握持电吹风的部位,避免用户直接接触吹风机的发热部位,外壳组件上与手柄组件围合形成容置腔,内壳体组件、风机组件和加热组件位于容置腔内。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外壳组件上,并与加热组件相邻,使得外部空气能更快速地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辅助气流通道内,流经与加热组件相邻部位的外壳组件与内壳体组件时能带走部分热量,并补充到出风口处,实现电吹风的壳体降温与增加风量的效果。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外壳件和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设置在外壳件上,所述进风组件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二进风口,所述进风组件上设有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与所述主气流通道与所述辅助气流通道连通。通过在外壳体组件上设有进风组件,进风组件与第一出风口相对设置,进风组件上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与主气流通道连通,在风机工作产生负压促使外部空气通过第二进风口流进内壳体组件形成主气流,第二进风口与辅助气流通道连通,由于出口处空气外流形成负压,部分空气通过第二进风口进入辅助气流通道,流经加热组件部位带走外壳体组件与内壳体组件的热量并向出风口处流出,起到对电吹风壳体组件降温的效果。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组件包括底盖组件和侧壁组件,所述侧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盖组件上,所述侧壁组件的另一侧与所述外壳件连接,所述侧壁组件上设有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组件相邻设置。通过在侧壁组件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与风机组件相邻设置,缩短第二进风口到风机组件的距离,当风机组件工作时,电吹风外部的空气能更快地进入主气流通道与辅助气流通道,形成工作气流。侧壁组件的第二进风口位于侧壁组件的上下两端,侧壁组件的上端由间隔设置的条状柱与弧形柱组成,弧形柱设置在条状柱上,间隔设置的条状柱与弧形柱围合形成第二进风口,侧壁组件的下端设有条状柱,间隔设置的条状柱形成第二进风口,多个第二进风口有利于促使更多的空气进入电吹风内,提高电吹风的出风风量。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侧壁组件的两侧,所述位于侧壁组件两侧的第二进风口相对设置。通过设置有多个第二进风口,能提高电吹风的出风量,第二进风口相对设置在侧壁组件的上下两端,当风机组件工作时,相对设置的第二进风口有利于外部空气流进主气流通道与辅助气流通道内。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侧壁组件远离所述手柄组件的一端为弧形孔,多个所述弧形孔相邻设置。通过设置有多个第二进风口,能提高电吹风的出风量,多个第二进风口设置在侧壁组件远离手柄组件的一端即位于进风组件上端设有弧形孔,多个弧形孔能增大进风面积,提高进风量,弧形孔在进风口一侧具有弯角,能减少进风阻力,进一步提高主气流通道内的气流量。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侧壁组件靠近所述手柄组件的一端为条形孔,多个所述条形孔相邻设置。通过在侧壁组件靠近手柄组件处的一端上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口,使得位于吹风机下方的空气能进入到电吹风内。

13、优选地,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同一侧。第二进风口与第一进风口位于同一侧,当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辅助气流通道时,在辅助气流通道内形成气流,更有利于使位于同侧的第二进风口处的空气流进辅助气流通道内,增大辅助气流通道的空气流量,提高对外壳体组件的散热降温效果。

14、在其中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组件(1)的外表面侧壁上设有第一进风口(1001),所述第一进风口(1001)与所述辅助气流通道(22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001)位于所述外壳体组件(1)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102)的一侧;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组件(1)包括外壳组件(11)和手柄组件(12),所述手柄组件(12)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11)上,所述手柄组件(12)与所述外壳组件(11)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101),所述外壳组件(11)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102),所述内壳体组件(2)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1)包括外壳件(111)和进风组件(112),所述进风组件(112)设置在外壳件(111)上,所述进风组件(112)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02)相对设置,所述进风口(100)包括第二进风口(1002),所述进风组件(112)上设有所述第二进风口(1002),所述第二进风口(1002)分别与所述主气流通道(210)与所述辅助气流通道(22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112)包括底盖组件(1121)和侧壁组件(1122),所述侧壁组件(1122)设置在所述底盖组件(1121)上,所述侧壁组件(1122)的另一侧与所述外壳件(111)连接,所述侧壁组件(1122)上设有所述第二进风口(1002),所述第二进风口(1002)与所述风机组件(3)相邻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10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进风口(1002)分别位于所述侧壁组件(1122)的两侧,所述位于侧壁组件(1122)两侧的第二进风口(1002)相对设置;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组件(1)上的部分形成第一出风部(13),所述第一出风部(13)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102),所述第一出风部(13)的径向截面积沿所述第一出风口(102)方向变小;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组件(2)包括送风部(21)、加热部(22)、第二出风部(23)和导风件(24),所述第二出风部(23)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201),所述送风部(21)、所述加热部(22)和所述第二出风部(23)依次连接,所述加热部(22)上设有第一腔体,所述加热组件(4)与所述加热部(22)相邻设置,所述加热组件(4)位于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出风部(23)上设有第二腔体,所述风机组件(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流通道(210)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辅助气流通道(220)的横截面积;和/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组件(1)的外表面侧壁上设有第一进风口(1001),所述第一进风口(1001)与所述辅助气流通道(22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001)位于所述外壳体组件(1)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102)的一侧;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组件(1)包括外壳组件(11)和手柄组件(12),所述手柄组件(12)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11)上,所述手柄组件(12)与所述外壳组件(11)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101),所述外壳组件(11)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102),所述内壳体组件(2)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1)包括外壳件(111)和进风组件(112),所述进风组件(112)设置在外壳件(111)上,所述进风组件(112)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02)相对设置,所述进风口(100)包括第二进风口(1002),所述进风组件(112)上设有所述第二进风口(1002),所述第二进风口(1002)分别与所述主气流通道(210)与所述辅助气流通道(22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112)包括底盖组件(1121)和侧壁组件(1122),所述侧壁组件(1122)设置在所述底盖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雷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