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聚乙烯亚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检测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84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乙烯亚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是将聚乙烯亚胺溶液、硝酸银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依次加入离心管,在60~100℃下搅拌反应10~60分钟后过滤,调节pH至7.0~9.0后直接用于B型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聚乙烯亚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合成简单、原料易得。所制备的聚乙烯亚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可应用于B型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检测,聚乙烯亚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作为B型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检测探针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与以前的活性检测方法相比,其所具备的三重信号响应显著提高了检测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乙烯亚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可作为检测探针被应用于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检测。


技术介绍

1、b型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可以氧化多种胺类生物递质的高活性酶,其在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中发挥重要作用。众多研究表明b型单胺氧化酶是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及肝硬化(肝细胞癌)的生物标志物,同时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上已以b型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情况作为组织纤维化的评价指标,上述研究表明该酶活性的高效灵敏检测对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大应用价值。

2、目前,对b型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检测研究大多基于紫外法、荧光法、色谱法及放射性标记法,色谱法存在结果不直观,操作较复杂的问题;放射性标记法具有放射性,对于操作人员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而单独使用紫外法或荧光法则存在较高的假阳性问题。因此,设计出一种多重信号共同响应、简便、快捷、直观的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检测方法是有必要且迫切的。

3、银纳米粒子在抗病毒、抗真菌、给药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因其小尺寸、生物惰性而被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的检测中。近年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乙烯亚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探针的制备方法,是将聚乙烯亚胺溶液、硝酸银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依次加入离心管,在60~100 ℃下搅拌反应10~60分钟后,调节pH至7.0~9.0,用0.22 μm滤膜过滤,即得聚乙烯亚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探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聚乙烯亚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硝酸银溶液浓度为5~15 mM,聚乙烯亚胺溶液浓度为2~10%,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0.5~1.2M,且聚乙烯亚胺溶液、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5:5:2: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聚乙烯亚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探针的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亚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探针的制备方法,是将聚乙烯亚胺溶液、硝酸银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依次加入离心管,在60~100 ℃下搅拌反应10~60分钟后,调节ph至7.0~9.0,用0.22 μm滤膜过滤,即得聚乙烯亚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探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聚乙烯亚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硝酸银溶液浓度为5~15 mm,聚乙烯亚胺溶液浓度为2~10%,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0.5~1.2m,且聚乙烯亚胺溶液、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5:5:2: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聚乙烯亚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速度为200~800 rp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亚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探针在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检测中的应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乙烯亚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探针在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检测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待测b型单胺氧化酶样品溶于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液中得到待测b型单胺氧化酶样品溶液,25~40℃恒温预热后,加苯乙胺溶液25~40℃反应,反应后加入聚乙烯亚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30~70℃下进一步反应,反应完全后检测其荧光、紫外、散射信号强度,获得b型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音张心如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