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200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6
本技术请求保护的电磁泵,包括泵芯座、活动泵芯、第一止回头及第二止回头,第一止回头安装于活动泵芯上,用于控制活动泵芯单向导通;第二止回头安装于泵芯座上并与活动泵芯配合,以在活动泵芯的带动下控制泵芯座的通/断;电磁泵还包括顶杆,顶杆安装于第二止回头上,且第一止回头能够在活动泵芯的带动下抵推顶杆,以驱使第二止回头解除对泵芯座的封堵。本技术将顶杆安装于第二止回头上,并可利用第一止回头对顶杆的推顶来驱使第二止回头解除对泵芯座的封堵,在此过程中,第二止回头带动顶杆在泵芯座内运动时的行程短,即使第二止回头发生行程偏差,也不会造成顶杆与泵芯座之间的碰撞,从而避免了顶杆的损坏,确保电磁泵正常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流量控制相关的,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泵


技术介绍

1、电磁泵,通常用泵芯止回头控制活动泵芯单向导通,用止回头控制泵芯座单向导通,电磁泵未工作时,止回头在止回头弹簧的推顶下始终抵靠至泵芯座上阀口所在的部位,由于止回头通常由硅胶或者橡胶制成,这样电磁泵长时间带水存放后止回头会与泵芯座上阀口所在的部位发生黏连,导致活动泵芯运动时压缩介质后伴随产生对止回头推顶的作用力,无法将止回头从黏连的阀口所在的部位上脱开,从而使得电磁泵无法正常工作。

2、目前,现有的电磁泵中为避免止回头与泵芯座上阀口所在的部位发生黏连而造成电磁泵无法正常启动的情形发生,通常在泵芯止回头上设置顶杆,使得泵芯止回头在压缩介质的同时,可用顶杆直接推顶止回头,这样止回头就可以从黏连的阀口所在部位上脱开,亦即,电磁泵工作时可将泵芯座上止回头打开确保电磁泵正常启动。电磁泵工作时,活动泵芯带动泵芯止回头运动时的行程大,会使泵芯止回头完全脱离阀口所在的部位,然而,活动泵芯在带动泵芯止回头运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定的行程偏差,如此,会造成泵芯止回头上顶板与泵芯座发生碰撞,会造成顶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泵,包括泵芯座(10)、活动泵芯(20)、第一止回头(30)及第二止回头(40),所述第一止回头(30)安装于所述活动泵芯(20)上,用于控制所述活动泵芯(20)单向导通;所述第二止回头(40)安装于所述泵芯座(10)上并与所述活动泵芯(20)配合,以在所述活动泵芯(20)的带动下控制所述泵芯座(10)的通/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泵(100)还包括顶杆(50),所述顶杆(50)安装于所述第二止回头(40)上,且所述第一止回头(30)能够在所述活动泵芯(20)的带动下抵推所述顶杆(50),以驱使所述第二止回头(40)解除对所述泵芯座(10)的封堵。

2.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泵,包括泵芯座(10)、活动泵芯(20)、第一止回头(30)及第二止回头(40),所述第一止回头(30)安装于所述活动泵芯(20)上,用于控制所述活动泵芯(20)单向导通;所述第二止回头(40)安装于所述泵芯座(10)上并与所述活动泵芯(20)配合,以在所述活动泵芯(20)的带动下控制所述泵芯座(10)的通/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泵(100)还包括顶杆(50),所述顶杆(50)安装于所述第二止回头(40)上,且所述第一止回头(30)能够在所述活动泵芯(20)的带动下抵推所述顶杆(50),以驱使所述第二止回头(40)解除对所述泵芯座(10)的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回头(30)具有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第一止回头(30)推顶所述顶杆(50),在所述第二状态中,所述第一止回头(30)不与所述顶杆(50)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芯座(10)上形成有通孔(11),所述顶杆(50)贯穿所述通孔(11)设置,且所述第二止回头(40)能够控制所述顶杆(50)在通孔(11)内的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50)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锋丁书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佳音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