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2188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通过墙预埋件与相连的混凝土墙体进行连接,所述主体框架上开设有门窗口,所述门窗口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窗体;所述窗体包括框体和多组叶片,多组所述叶片均通过转轴安装于所述框体上,所述框体内设有与所述多组叶片相连接的联动组件。有益效果:通过联动组件驱动多组叶片开合,同时通过横杆对多组叶片的开合角度进行限制,实现窗体密闭时可隔音隔热,叶片可调节进入室内的光度,充分采用了室外的自然光源,有效减少了电能源的浪费。以节能减排为前提,而连接框一、隔热板、保温板、连接框二和装饰板的配合设计实现墙体的隔音、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热窗墙,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


技术介绍

1、现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室内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室内普遍安装了空调设备,夏季制冷降温,冬季加热取暖。在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人们为了保温节能,往往需要把房间门窗紧闭密封,特别是当房间面临交通要道、繁华闹市等车辆、人流吵杂的环境时,房间更需要密闭隔音。这样以来,房间内外就难于实现自然通风透气,时间一长,室内空气缺氧变得浑浊、沉闷,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2、近年来市场上虽然也出现了一些通风隔音窗产品,但有的结构复杂,成本高;有的使用通风机,需要消耗额外能源;有的生产安装、改装难度大,不易推广;有的通风透气效果不明显;有的隔音隔热效果不佳。总之各有利弊,还不能很好解决既隔音隔热、又通风透气而且不消耗额外能源、节能环保的问题。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通过墙预埋件与相连的混凝土墙体进行连接,所述主体框架上开设有门窗口,所述门窗口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窗体;

4、所述窗体包括框体和多组叶片,多组所述叶片均通过转轴安装于所述框体上,所述框体内设有与所述多组叶片相连接的联动组件;

5、所述主体框架包括连接框一、隔热板、保温板、连接框二和装饰板。

6、作为优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框体内顶端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底端设有与其相啮合的蜗轮,所述蜗轮通过固定轴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固定轴上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外并倾斜设置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设有连接件。

7、作为优选的,所述叶片一侧顶端设有横向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设有活动轴。

8、作为优选的,所述框体位于所述横杆的一侧设有竖向设置的衔接杆,所述衔接杆上开设有供所述活动轴活动的活动孔。

9、作为优选的,所述衔接杆的顶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的轴杆,所述连接件通过连接轴与所述活动杆相连接。

10、作为优选的,所述框体位于所述衔接杆的底端设有导套,所述导套套设于所述衔接杆上,且所述壳体的底端开设有供所述活动杆活动的行程槽。

11、作为优选的,所述蜗杆的一端与位于所述框体上的驱动件相连接,所述叶片的顶端开设有凹槽。

12、作为优选的,所述叶片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起,所述驱动件为伺服电机或手轮。

13、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框一的一侧设有所述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一侧设有所述保温板,所述保温板的一侧设有所述连接框二,所述连接框二的一侧设有所述装饰板。

14、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框一内填充有粘结砂浆,所述连接框二内填充有聚合物砂浆,所述保温板为发泡聚苯乙烯板,所述装饰板内部为中空构造,其内部填充有酚醛泡沫。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联动组件与多组叶片的配合设计,通过联动组件驱动多组叶片开合,同时通过横杆对多组叶片的开合角度进行限制,实现窗体密闭时可隔音隔热,叶片可调节进入室内的光度,充分采用了室外的自然光源,有效减少了电能源的浪费。以节能减排为前提,而连接框一、隔热板、保温板、连接框二和装饰板的配合设计实现墙体的隔音、隔热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包括主体框架(1),所述主体框架(1)通过墙预埋件与相连的混凝土墙体进行连接,所述主体框架(1)上开设有门窗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口(2)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窗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框体(4)内顶端的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设有蜗杆(12),所述蜗杆(12)的底端设有与其相啮合的蜗轮(13),所述蜗轮(13)通过固定轴(28)与所述壳体(11)相连接,所述固定轴(28)上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11)外并倾斜设置的活动杆(14),所述活动杆(14)的底端设有连接件(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5)一侧顶端设有横向设置的横杆(16),所述横杆(16)的一端设有活动轴(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4)位于所述横杆(16)的一侧设有竖向设置的衔接杆(18),所述衔接杆(18)上开设有供所述活动轴(17)活动的活动孔(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杆(18)的顶端开设有通孔(20),所述通孔(20)内设有与所述连接件(15)相连接的轴杆(21),所述连接件(15)通过连接轴(22)与所述活动杆(14)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4)位于所述衔接杆(18)的底端设有导套(23),所述导套(23)套设于所述衔接杆(18)上,且所述壳体(11)的底端开设有供所述活动杆(14)活动的行程槽(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2)的一端与位于所述框体(4)上的驱动件(25)相连接,所述叶片(5)的顶端开设有凹槽(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5)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凹槽(26)相匹配的凸起(27),所述驱动件(25)为伺服电机或手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一(6)的一侧设有所述隔热板(7),所述隔热板(7)的一侧设有所述保温板(8),所述保温板(8)的一侧设有所述连接框二(9),所述连接框二(9)的一侧设有所述装饰板(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一(6)内填充有粘结砂浆,所述连接框二(9)内填充有聚合物砂浆,所述保温板(8)为发泡聚苯乙烯板,所述装饰板(10)内部为中空构造,其内部填充有酚醛泡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包括主体框架(1),所述主体框架(1)通过墙预埋件与相连的混凝土墙体进行连接,所述主体框架(1)上开设有门窗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口(2)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窗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框体(4)内顶端的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设有蜗杆(12),所述蜗杆(12)的底端设有与其相啮合的蜗轮(13),所述蜗轮(13)通过固定轴(28)与所述壳体(11)相连接,所述固定轴(28)上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11)外并倾斜设置的活动杆(14),所述活动杆(14)的底端设有连接件(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5)一侧顶端设有横向设置的横杆(16),所述横杆(16)的一端设有活动轴(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4)位于所述横杆(16)的一侧设有竖向设置的衔接杆(18),所述衔接杆(18)上开设有供所述活动轴(17)活动的活动孔(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隔热窗墙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杆(18)的顶端开设有通孔(20),所述通孔(20)内设有与所述连接件(15)相连接的轴杆(2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杰李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叔伯屋门窗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