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用光电跟瞄主机的光机主体与二维转台机构精密装配,涉及一种用于光电跟瞄主机双向轴孔装配的柔性装置。
技术介绍
1、空间用光电跟瞄主机用于空间目标的高精度跟踪监视,一般有光机主体和二维转台机构组成,光机主体通常由光电成像、探测和激光测距模块组成,实现对空间目标的高清成像、测角和测距。二维转台机构由u型架、方位轴系、俯仰驱动轴系和俯仰制动轴系组成,方位轴系、俯仰驱动轴系和俯仰制动轴系通过高精度轴承与u型架连接,其中俯仰驱动轴系和俯仰制动轴系上留有孔(轴),构成了二维转台机构的双向孔(轴)机械接口,光机主体上留有对称双向轴(孔)与二维跟踪转台上的孔(轴)实现高精度轴孔配合固连,使光机主体与二维转台机构相对位置关系在经历火箭发射主动段、入轨后保持不变,从而实现光机主体随二维转台机构俯仰和方位两轴高精度转动。
2、在实际光电跟瞄主机产品研制过程中,光机主体和二维转台机构都是各自设计、装配和测试完成,然后把光机主体与二维转台机构轴孔对接装配。在装配对接过程中,二维转台机构放置在地面上位置不动,装配人员抬着到转台机构附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光电跟瞄主机双向轴孔装配的柔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1)、卸载组件(2)和两个刚性梁部件(3),两个刚性梁部件(3)用于连接至光电跟瞄主机的光机主体(29)两侧,每个刚性梁部件(3)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卸载组件(2),卸载组件(2)的另一端与吊具(1)连接,吊具(1)用于连接行车;卸载组件(2)包括旋转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和弹簧秤(26),旋转组件的一端与吊具(1)连接、另一端与高度调节组件连接,高度调节组件的一端与旋转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弹簧秤(26)连接,弹簧秤(26)另一端与刚性梁部件(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电跟瞄主机双向轴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光电跟瞄主机双向轴孔装配的柔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1)、卸载组件(2)和两个刚性梁部件(3),两个刚性梁部件(3)用于连接至光电跟瞄主机的光机主体(29)两侧,每个刚性梁部件(3)的两端各连接一个卸载组件(2),卸载组件(2)的另一端与吊具(1)连接,吊具(1)用于连接行车;卸载组件(2)包括旋转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和弹簧秤(26),旋转组件的一端与吊具(1)连接、另一端与高度调节组件连接,高度调节组件的一端与旋转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弹簧秤(26)连接,弹簧秤(26)另一端与刚性梁部件(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电跟瞄主机双向轴孔装配的柔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外筒丝杠转子(10)、大轴承座(11)、轴承(12)、内轴上杆(14)、小轴承座(15)、轴承(17)和内筒丝杠转子(19);大轴承座(11)和小轴承座(15)位于外筒丝杠转子(10)内,内轴上杆(14)的底端和内筒丝杠转子(19)的顶端位于外筒丝杠转子(10)内,内轴上杆(14)位于内筒丝杠转子(19)上方且同轴,大轴承座(11)套设于内轴上杆(14)外部,大轴承座(11)与外筒丝杠转子(10)固连;轴承(12)设置于大轴承座(11)与内轴上杆(14)之间,以使内轴上杆(14)相对于大轴承座(11)转动;小轴承座(15)与内轴上杆(14)端面固连,轴承(17)连接于小轴承座(15)与内筒丝杠转子(19)之间,以使内筒丝杠转子(19)相对于小轴承座(15)转动;内轴上杆(14)用于连接吊具(1),内筒丝杠转子(19)用于连接高度调节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光电跟瞄主机双向轴孔装配的柔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弹簧秤框(22)、内筒丝杠定子(24),弹簧秤框(22)连接于外筒丝杠转子(10)的端部,且内筒丝杠转子(19)远离内轴上杆(14)的端部伸入弹簧秤框(22)内,内筒丝杠定子(24)的顶部套设于内筒丝杠转子(19)的外部并与内筒丝杠转子(19)螺纹连接,内筒丝杠定子(24)的底端用于连接刚性梁部件(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光电跟瞄主机双向轴孔装配的柔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秤框(22)的底端连接外限位筒(27),内筒丝杠定子(24)的底端连接有内筒下杆(28),内筒下杆(28)的底端从外限位筒(27)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王建永,魏鑫,安然,李永昆,肖越,宇文田,袁胜邦,韩子洋,张春瑞,陈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