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铅铋银合金电解法脱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023 阅读:5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精炼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铅铋银合金电解法脱铅工艺。先在阳极锅内对高铅铋银合金进行预处理,然后将熔液状的高铅铋银合金泵入阳极铸模中铸成阳极板,经过配制电解液和阳极板、阴极片在电解槽中的电解工序之后,则可以得到高品位的析出铅和易于处理的铅阳极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产出高品位的析出铅和易于处理的铅阳极泥,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工艺简单,可控性强,较安全,在温和条件下操作,中间产品种类少,对金属的绝对回收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精炼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铅铋银合金电解法脱铅工艺
技术介绍
铋在地壳中的含量仅为8X 10_9左右,极少见到单独的原生天然的铋矿,大都与 钨、铅、铜、铁等金属的矿石共生。所以一般都在铅、铜、铁冶炼过程中的副产品回收铋。铋 在副产品中的最常见的是以高铅铋银合金形式存在。高铅铋银合金的以往处理方法一般是 氯气氯化法,该法对高铅铋银合金有严格的要求、不宜回收贵金属、造成环境的污染等不利 因素,大大提高了冶炼成本。而电解法在不破坏铅、铋、贵金属的游离态的情况下可以处理 一般的高铅铋银合金,产出高品位的析出铅和易于处理的铅阳极泥。在本专利说明书中,术语“高铅铋银合金”是由Pb 65-75%, Bi 25-35%, Ag :1_2%组成 的合金,各组分的含量均为质量分数。所谓“黄丹”为氧化铅的俗称。术语“析出铅”为电解铅铋合金过程中,在阴极沉淀结晶的铅。术语“游离态”以单质状态存在的形式。术语“表面活性剂”由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组成的有机物质。术语“总酸”是指电解液中硅氟酸根的总量。术语“游离酸”是指电解液中硅氟酸的总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铅铋银合金电解法脱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对高铅铋银合金进行预处理  ①将高铅铋银合金装入阳极锅内,升温熔化,温度约升至500-600℃,待合金完全熔化后,捞去未熔化的残渣,  其中高铅铋银合金的组成用质量分数表示为Pb:65-75%、Bi:20-30%、Ag:1-2%;  ②降温至280-350℃,边搅拌边在粗铋熔液中加入过量硫磺粉;  ③逐步升温至500-550℃,继续搅拌20-30分钟后停止搅拌,将固体或渣子捞出;   ④将铋液升温至550-650℃,向粗铋熔液中鼓入空气,使铋液中残留的硫生成气体溢出;  第二步:将熔液状的高铅铋银合金泵入阳极铸模中铸成阳极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高铅铋银合金电解法脱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对高铅铋银合金进行预处理将高铅铋银合金装入阳极锅内,升温熔化,温度约升至500 600℃,待合金完全熔化后,捞去未熔化的残渣,其中高铅铋银合金的组成用质量分数表示为Pb65 75%、Bi20 30%、Ag1 2%;降温至280 350℃,边搅拌边在粗铋熔液中加入过量硫磺粉;逐步升温至500 550℃,继续搅拌20 30分钟后停止搅拌,将固体或渣子捞出;将铋液升温至550 650℃,向粗铋熔液中鼓入空气,使铋液中残留的硫生成气体溢出;第二步将熔液状的高铅铋银合金泵入阳极铸模中铸成阳极板;第三步配制电解液采用硅氟酸和黄丹配制电解液,硅氟酸的规格用质量分数表示H2SiF6 25 40%、F—<1%、SO42—<0.15%,硅氟酸 230 260g/L,黄丹中PbO的质量分数为 99%;其中各组分的浓度为,总酸140 80g/L、游离酸80 120 g/L、铅离子45 65g/L;第四步电解将阳极板和阴极片分别放入用硅氟酸和黄丹配制的电解液的电解槽中,在电流密度为75 120A/m2的电流密度条件下对高铅铋银合金进行电解,分离出析出铅和铅阳极泥。2010102754842100001dest_path_image002.jpg,2010102754842100001dest_path_image004.jpg,2010102754842100001dest_path_image006.jpg,2010102754842100001dest_path_image008.jp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铅铋银合金电解法脱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中,铸 成的阳极板的长度为720mm,宽度为600mm,厚度为16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庆冲李继红刘剑叶余欢荣柳国政谢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