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1920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4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双层模板本体,所述双层模板本体包含拼接在一起的外层纹路模板和设置在所述外层纹路模板外侧的木支架模板,所述双层模板本体在鼓起位置开调整孔,所述调整孔为通孔;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含拉杆、卡件和旋紧件,所述拉杆通过所述调整孔穿透所述外层纹路模板和所述木支架模板,所述卡件设置在所述拉杆一端且抵接在所述外层纹路模板上,所述旋紧件位于所述双层模板木支架模板一侧并将设置在所述拉杆上的卡件旋紧。本申请具有对任意位置的外层纹路模板鼓起进行调整,最大程度上恢复鼓起的外层纹路模板,从而保障了浇筑后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清水混凝土领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清水混凝土是建筑现代主义的一种表现手法,因其极具装饰效果也称装饰混凝土,一次浇注成型,不再有任何涂装、贴瓷砖、贴石材等装饰,是表现混凝土的一种素颜的手法。

2、浇筑带木纹路的清水混凝土时,需要使用双层模板,双层模板包括木支架模板和外层纹路模板,外层纹路模板通常为原木板条,将外层纹路模板一块块钉在木支架模板上,钉子不贯穿外层纹路模板。在双层模板固定后浇筑之前,有时会有某块外层纹路模板因受潮等原因鼓起,造成浇筑后的清水混凝土外表出现凹沟,为保证清水混凝土外表的美观,大都会在成型后会对后续浇筑好清水混凝土进行修补,这种修补的修补面积大,操作重复、复杂,其施工效率低,而且,当其中一个修补处用的砂浆颜色与清水混凝土颜色不一致时,会大大降低清水混凝土的装饰效果。

3、目前解决外层纹路模板鼓起的做法是,固定一块方木,由方木对木支架模板施力从而拉住鼓起的外层纹路模板,但上述方法只对考上的外层纹路模板鼓起起到一定作用,但其余地方的外层纹路模板仍会有一定程度的鼓起需要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更好的对外层纹路模板的鼓起进行修复,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包括

4、双层模板本体,所述双层模板本体包含拼接在一起的外层纹路模板和设置在所述外层纹路模板外侧的木支架模板,所述双层模板本体在鼓起位置开调整孔,所述调整孔为通孔;

5、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含拉杆、卡件和旋紧件,所述拉杆通过所述调整孔穿透所述外层纹路模板和所述木支架模板,所述卡件设置在所述拉杆一端且抵接在所述外层纹路模板上,所述旋紧件位于所述双层模板木支架模板一侧并将设置在所述拉杆上的卡件旋紧。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凸起变形的双层模板本体上开设调整孔将拉杆和卡件穿过调整孔位于外层纹路模板一侧,拉紧并固定住旋紧件将拉杆以及卡件朝向木支架模板方向旋紧,将鼓起的外层纹路模板调平,调平后进行清水混凝土的浇筑,此种方式可对任意位置的外层纹路模板鼓起进行调整,最大程度上恢复鼓起的外层纹路模板,从而保障了浇筑后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

7、优选的,所述卡件包含挡板、推杆和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套设在所述拉杆上并与所述拉杆螺纹连接,所述挡板设置相对设置两个且挡板中间设置一个套设在所述拉杆上并与所述拉杆滑动的滑动环,所述滑动环穿设在所述调整孔内部,一端在所述外层纹路模板一侧与所述挡板铰接,另一端为法兰面在所述木支架模板一侧,与所述木支架模板面抵接,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转动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铰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部转动拉杆可将转动环朝向外层纹路模板方向移动,在推杆的作用下挡板展开直至与外层纹路模板贴合,继续转动拉杆在挡板的作用下将外层纹路模板鼓起部分拉平,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9、优选的,所述推杆长度大于所述挡板长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环的作用下推杆与挡板铰接点向远离拉杆轴的方向移动,推杆长度大于挡板长度可将挡板推至与拉杆轴向垂直更大面积的与外层纹路模板贴合,起到更好的拉平效果。

11、优选的,所述滑动环法兰面靠近所述木支架模板一侧为不光滑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环与木支架模板抵接面不光滑,不会随拉杆转动时转动,对应的转动环只能沿拉杆轴线方向移动,在拉杆转动时卡件朝向靠近外层纹路模板的方向移动。

13、优选的,所述调整装置还包括一个硬质垫片,所述硬质垫片套设在所述拉杆上,位于所述木支架模板外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鼓起进行拉平时所需的力很大,拉杆位于木支架模板外侧的一端朝向木支架模板面上贴合,增加一个硬质垫片防止在调整的时候造成木支架模板变形。

15、优选的,所述调整装置将鼓起的所述外层纹路模板调平之后使用固定件将调整好的外层纹路模板固定在所述木支架模板上,所述固定件固定好外层纹路模板和所述木支架模板后所述调整装置取下。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鼓起的外层纹路模板调平之后通过固定件与木支架模板固定,固定后将调整装置取下,便于调整装置重复利用,节约使用成本。

17、优选的,所述固定件沿所述调整孔圆周均匀设置多个。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件均匀的设置在调整孔圆周,可将外层纹路模板紧固的固定在木支架模板上,防止外层纹路模板在此处发生变形。

19、优选的,所述固定件设置为自攻螺丝,且所述自攻螺丝长度小于所述双层模板本体厚度。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自攻螺丝能够从木支架模板一侧将调平的外层纹路模板直接固定,方便快捷,且自攻螺丝长度小于双层模板本体厚度,不能够将外层纹路模板贯穿,对混凝土的浇筑不产生影响。

21、优选的,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用于将调整装置取下后对调整孔进行封堵。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取下调整装置后的调整孔进行封堵,避免浇筑时混凝土从调整孔流出,后期留下的缺陷小,容易修补。

2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4、一种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测量具体鼓起位置并标记;

26、在鼓起位置使用开孔机钻调整孔;

27、将调整装置插入到调整孔内;

28、转动拉杆,将挡板张开抵接到外层纹路模板表面;

29、持续转动拉杆,将凸起的外层纹路模板调平;

30、在木支架模板一侧沿调整孔周向拧紧螺丝,使木纹板与衬板重新贴紧;

31、反向转动拉杆将调整装置取出;

32、将封堵件从外侧安装到调整孔内,对调整孔进行封堵;

33、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

34、拆模后对调整孔处修复。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测量具体鼓起位置并标记;第二部,在鼓起位置使用开孔机钻调整孔;第三步,将调整装置插入到调整孔内;第四步,转动拉杆,将挡板张开抵接到外层纹路模板表面;第五步,持续转动拉杆,将凸起的外层纹路模板调平;第六步,在木支架模板一侧沿调整孔周向拧紧螺丝,使木纹板与衬板重新贴紧;第七步,反向转动拉杆将调整装置取出;第八步,将封堵件从外侧安装到调整孔内,对调整孔进行封堵;第九步,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第十步,拆模后对调整孔处修复。这样,便实现了对任意鼓起处进行调平,且调平后对调整装置进行回收再利用,方便快捷、成本低;无需借助任何加固件,不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任何部位都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22)包含挡板(221)、推杆(222)和转动环(223),所述转动环(223)套设在所述拉杆(21)上并与所述拉杆(21)螺纹连接,所述挡板(221)设置相对设置两个且挡板(221)中间设置一个套设在所述拉杆(21)上并与所述拉杆(21)滑动的滑动环(224),所述滑动环(224)穿设在所述调整孔(13)内部,一端在所述外层纹路模板(11)一侧与所述挡板(221)铰接,另一端为法兰面在所述木支架模板(12)一侧,与所述木支架模板(12)面抵接,所述推杆(222)一端与所述转动环(22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221)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22)长度大于所述挡板(221)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环(224)法兰面靠近所述木支架模板(12)一侧为不光滑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条所述的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2)还包括一个硬质垫片(24),所述硬质垫片(24)套设在所述拉杆(21)上,位于所述木支架模板(12)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2)将鼓起的所述外层纹路模板(11)调平之后使用固定件(3)将调整好的外层纹路模板(11)固定在所述木支架模板(12)上,所述固定件(3)固定好外层纹路模板(11)和所述木支架模板(12)后所述调整装置(2)取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沿所述调整孔(13)圆周均匀设置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设置为自攻螺丝,且所述自攻螺丝长度小于所述双层模板本体(1)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堵件(4),所述封堵件(4)用于将调整装置(2)取下后对调整孔(13)进行封堵。

10.一种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施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22)包含挡板(221)、推杆(222)和转动环(223),所述转动环(223)套设在所述拉杆(21)上并与所述拉杆(21)螺纹连接,所述挡板(221)设置相对设置两个且挡板(221)中间设置一个套设在所述拉杆(21)上并与所述拉杆(21)滑动的滑动环(224),所述滑动环(224)穿设在所述调整孔(13)内部,一端在所述外层纹路模板(11)一侧与所述挡板(221)铰接,另一端为法兰面在所述木支架模板(12)一侧,与所述木支架模板(12)面抵接,所述推杆(222)一端与所述转动环(22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221)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22)长度大于所述挡板(221)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环(224)法兰面靠近所述木支架模板(12)一侧为不光滑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条所述的双层模板体系内侧模板变形调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华杨鹏李永河庄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益汇达清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