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路政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标志牌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公路及市政道路中分带标志牌安装施工过程中,通常的施工做法是在中央分隔带内开挖基础,单立柱杆件通过基础法兰盘固定在基础上,这种安装方式结构稳定,但存在的不足是:混凝土养护周期较长,工序多,同时,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内埋设有高速公路光缆、军缆18,一般埋设深度为80cm左右,由于中间分隔带较窄易导致侵占公路管线的位置,开挖基础及施工难度大,造价高,因此不能够很好的适用于施工现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开挖标志牌被固定位置的基础,施工过程省时省力、方便施工、安全高效、成本低的标志牌固定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标志牌固定装置,包括立柱套管、支撑架、限位杆,所述立柱套管包括支撑立柱、多个第一加劲板,标志牌连接于所述支撑立柱顶部,所述第一加劲板连接于所述支撑立柱外壁,所述第一加劲板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立柱的横截面相垂直,所述第一加劲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志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套管(11)、支撑架(12)、限位杆(13),所述立柱套管(11)包括支撑立柱(111)、多个第一加劲板(112),标志牌(31)连接于所述支撑立柱(111)顶部,所述第一加劲板(112)连接于所述支撑立柱(111)外壁,所述第一加劲板(112)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立柱(111)的横截面相垂直,所述第一加劲板(112)连接于所述支撑立柱(111)中部,所述第一加劲板(11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3),所述支撑架(12)包括下套管(121)及连接槽(2),所述连接槽(2)用于固定连接于标志牌被固定位置,所述连接槽(2)的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志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套管(11)、支撑架(12)、限位杆(13),所述立柱套管(11)包括支撑立柱(111)、多个第一加劲板(112),标志牌(31)连接于所述支撑立柱(111)顶部,所述第一加劲板(112)连接于所述支撑立柱(111)外壁,所述第一加劲板(112)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立柱(111)的横截面相垂直,所述第一加劲板(112)连接于所述支撑立柱(111)中部,所述第一加劲板(11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3),所述支撑架(12)包括下套管(121)及连接槽(2),所述连接槽(2)用于固定连接于标志牌被固定位置,所述连接槽(2)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下套管(121)的管孔相对应,所述连接槽(2)内设置有多块横向加劲板(131)、多组竖向加劲板(132),所述横向加劲板(131)的块数与所述竖向加劲板(132)的组数相对应,所述横向加劲板(131)平行于所述连接槽(2)的底板设置,所述横向加劲板(131)与所述连接槽(2)的底板之间留有间距,每组所述竖向加劲板(132)分别设置于相邻两横向加劲板(131)之间,所述竖向加劲板(132)和与之相邻的两横向加劲板(131)相连接,各横向加劲板(131)的两外侧边与所述连接槽(2)的侧壁相连接,每组所述竖向加劲板(132)之间均留有间距,所述支撑立柱(111)用于插入所述下套管(121)的管孔内,所述支撑立柱(111)插入所述下套管(121)的管孔内时,各所述第一加劲板(112)分别位于一个所述竖向加劲板(132)之间的所述间距内,其中一组所述竖向加劲板(13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321),所述第二通孔(1321)与所述第一通孔(113)相对应,所述限位杆(1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3)、所述第二通孔(1321)将所述竖向加劲板(132)与所述第一加劲板(11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志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杆导轨(14),所述限位杆导轨(14)设置于所述横向加劲板(131)上,所述限位杆导轨(14)上设置有卡位开口(141),所述限位杆(13)为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聚洪,赵伟宏,李晓明,蒙曾龙,邓伟,牛志培,王宇飞,李洋,赵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