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窄带信号扫频发生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74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3
一种窄带信号扫频发生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外部供电模块、无稳态电路和压控振荡器,所述外部供电模块为无稳态电路和压控振荡电路供电,所述无稳态电路的输出与压控振荡电路的输入电连接,所述无稳态电路输出锯齿波信号至压控振荡电路,所述压控振荡电路根据无稳态电路输出的锯齿波信号产生扫频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了一些新型的电子器件,如可变电阻、晶体管、内部VCO等,以及一些锯齿波信号的产生方法。这些技术和器件可以有效地实现窄带信号的快速扫频,并且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号的频率稳定性和传输质量。可以实现窄带信号的简单、快速、稳定和低成本的传输和接收。这可以为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并且可以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具体涉及一种窄带信号扫频发生电路


技术介绍

1、在传统通信
中,窄带信号扫频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反无人机、音频处理等领域。然而,现有的窄带信号扫频技术通常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传统的窄带信号扫频技术需要使用复杂的控制电路和调谐电路,这使得信号扫频的实现过程较为繁琐和昂贵。这种方法增加了设备的体积、成本和功耗,而且调试复杂。其次传统的窄带信号扫频技术的频率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会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和接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窄带信号扫频技术的频率稳定性较差,其实现方法主要依赖于高性能的放大器和外部信号源及其他稳定的振荡器,但这种方法增加了设备的体积、成本和功耗,而且调试复杂,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窄带信号扫频发生电路。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3、一种窄带信号扫频发生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外部供电模块、无稳态电路和压控振荡器,所述外部供电模块为无稳态电路和压控振荡电路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窄带信号扫频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外部供电模块、无稳态电路和压控振荡器,所述外部供电模块为无稳态电路和压控振荡电路供电,所述无稳态电路的输出与压控振荡电路的输入电连接,所述无稳态电路输出锯齿波信号至压控振荡电路,所述压控振荡电路根据无稳态电路输出的锯齿波信号产生扫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带信号扫频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供电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DC-DC模块和LDO模块,所述DC-DC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外部+28V供电,+28V输入到DC-DC模块后经过降压输出+5.5V,+5.5V输出给到LDO模块产生+5V。

<p>3.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窄带信号扫频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外部供电模块、无稳态电路和压控振荡器,所述外部供电模块为无稳态电路和压控振荡电路供电,所述无稳态电路的输出与压控振荡电路的输入电连接,所述无稳态电路输出锯齿波信号至压控振荡电路,所述压控振荡电路根据无稳态电路输出的锯齿波信号产生扫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带信号扫频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供电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dc-dc模块和ldo模块,所述dc-dc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外部+28v供电,+28v输入到dc-dc模块后经过降压输出+5.5v,+5.5v输出给到ldo模块产生+5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带信号扫频发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稳态电路包括ne555芯片、第一电位器(rv1)、第二电位器(rv2)、第七电阻(r7)、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一电容(c11)、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所述第一电位器(rv1)的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位器(rv1)的滑动端与压控振荡电路电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5v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至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所述第七电阻(r7)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珂邱昕冷永清荆有波周崟灏贾凯王永岩曹德民李子木李恒锐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