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670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其包括枕头主体,枕头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内设置有音响垫载体,音响垫载体的内部设置有空气管道,音响垫载体上设置有用于向空气管道输送声音的发声装置;枕头主体的外侧设置有与发声装置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发声装置工作,使得仅用户可以在侧躺时清晰地听到音乐、白噪音或视频声音,采用不入耳设计,让用户在整个睡眠过程中保持舒适状态;且空气管道和音响垫载体可以隔绝声音向外扩散,避免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可以让用户在不打扰附近其他人的情况下收听音频内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助眠枕头产品,尤其涉及一种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


技术介绍

1、随着快速的城市生活节奏,很多人群有在睡前听音乐、有声读物或播客来放松自己、减轻压力的习惯,亦或是某些特定的人群,通过播放舒缓的声音或白噪音以促进或改善睡眠质量。传统的耳机更多的是为运动或办公或娱乐而设计,睡姿佩戴有诸多的不便,而音箱产品或其他内置音箱的枕头产品又会因为声音的泄漏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解决了现有的传统的耳机不适合睡姿佩戴和音箱产品或其他内置音箱的枕头产品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提供了一种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其包括枕头主体,枕头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内设置有音响垫载体,音响垫载体的内部设置有空气管道,音响垫载体上设置有用于向空气管道输送声音的发声装置;枕头主体的外侧设置有与发声装置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发声装置工作。

4、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为:通过安装凹槽将音响垫载体安装在枕头主体上,同时在音响垫载体的内部设置有空气管道,同时在音响垫载体的一侧设置发声装置,发声装置向空气管道输送声音,声音可以包括音乐、白噪音或视频声音等声音,空气管道将声音传递至音响垫载体内部,使得仅用户可以在侧躺时清晰地听到音乐、白噪音或视频声音,采用不入耳设计,让用户在整个睡眠过程中保持舒适状态;同时音响垫载体可以隔绝声音向外扩散,避免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解决了现有的传统的耳机不适合睡姿佩戴和音箱产品或其他内置音箱的枕头产品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的问题。

5、而枕头主体与音响垫载体之间可以相互拆卸,能够实现枕头主体与音响垫载体的快速安装以及方便用户出差时携带。

6、在枕头主体的外侧单独设置控制模块,能让用户在黑暗的环境中轻易并快速的找到控制模块,并通过控制模块快速调节发声装置。

7、进一步地,音响垫载体呈长方形片状结构,使得整个音响枕垫便于携带,提高整个音响枕垫便携性和便利性,允许用户在旅行或户外活动时随身携带,这种便利性使个人无论在哪里休息都可以享受个性化的声音体验。

8、音响垫载体的材料为人体硅胶,音响垫载体内部拓扑中空设计;空气管道和音响垫载体之间填充有记忆海绵。人体硅胶柔软且亲肤并容易清洁,通过纹理及中空设计,使整个音响枕垫透气且富有弹性,同时降低了整个音响枕垫的重量,更加便于携带。

9、进一步地,音响垫载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位于空气管道上方的聆听区域,聆听区域内设置有多个传音孔。空气管道将声音传递至音响垫载体中的聆听区域,便于用户侧躺在聆听区域可以清晰地听到音乐、白噪音或视频声音。

10、进一步地,作为空气管道具体的设置方式,空气管道包括低频声波传输管件和高频声波传输管件;低频声波传输管件和高频声波传输管件均包括多根声波传输管道,每根声波传输管道均呈弯状长条结构;

11、每根声波传输管道均从音响垫载体的一侧延伸至音响垫载体的另一侧,每根声波传输管道的一端端口均与发声装置密封连接。声波传输管道的两端端口密封连接的设置,确保声波不发生泄音,可以隔绝声音向外扩散,避免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

12、低频声波传输管件和高频声波传输管件实现了高低频声波分频传导,并通过多条声波传输管道将声音从不同方向传播至聆听区域,可以在聆听区域达到环绕立体声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3、进一步地,低频声波传输管件中的声波传输管道的材料为纳米多孔复合材料,其能有效的吸收高频声音。

14、高频声波传输管件中的声波传输管道的材料为高密度的乙烯基复合材料,其在衰减低频声音方面性能更佳。

15、进一步地,每根声波传输管道的内壁均为光滑设置,其能够有效阻挡声波的反射,减少振动,从而使声波能够无损的传递到聆听区域,在声波传播过程中不发生泄音。

16、进一步地,发声装置包括设置于音响垫载体一侧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低频音腔壳和高频音腔壳;

17、低频音腔壳和高频音腔壳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低频发声单元和一个高频发声单元;

18、低频声波传输管件和高频声波传输管件中的多根声波传输管道分别与低频音腔壳和高频音腔壳密封连接;

19、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与低频发声单元和高频发声单元电性连接的音频模块、分频模块和功放模块。

20、进一步地,作为控制模块的一种具体设置方式,控制模块包括塑料壳,塑料壳内设置有相互电性连接的控制器和电源,控制器通过电信号线与音频模块、分频模块和功放模块电性连接;

21、塑料壳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开关按钮、定时按钮、音量增加按钮、音响减小按钮。

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使得仅用户可以在侧躺时清晰地听到音乐、白噪音或视频声音,采用不入耳设计,让用户在整个睡眠过程中保持舒适状态。

23、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在音响垫载体中集成有空气管道,空气管道将发声装置中的声音传输至聆听区域,且空气管道与发声装置之间采用密封连接,避免泄音,音响垫载体可以隔绝声音向外扩散,避免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可以让用户在不打扰附近其他人的情况下收听音频内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设置有音响垫载体,所述音响垫载体的内部设置有空气管道,音响垫载体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空气管道输送声音的发声装置;枕头主体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发声装置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发声装置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垫载体呈长方形片状结构,音响垫载体的材料为人体硅胶,音响垫载体内部拓扑中空设计;空气管道和音响垫载体之间填充有记忆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垫载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位于所述空气管道上方的聆听区域,所述聆听区域内设置有多个传音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管道包括低频声波传输管件和高频声波传输管件;所述低频声波传输管件和高频声波传输管件均包括多根声波传输管道,每根所述声波传输管道均呈弯状长条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声波传输管件中的声波传输管道的材料为纳米多孔复合材料;所述高频声波传输管件中的声波传输管道的材料为高密度的乙烯基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声波传输管道的内壁均为光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音响垫载体一侧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低频音腔壳和高频音腔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塑料壳,所述塑料壳内设置有相互电性连接的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通过电信号线与所述音频模块、分频模块和功放模块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设置有音响垫载体,所述音响垫载体的内部设置有空气管道,音响垫载体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空气管道输送声音的发声装置;枕头主体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发声装置电性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发声装置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垫载体呈长方形片状结构,音响垫载体的材料为人体硅胶,音响垫载体内部拓扑中空设计;空气管道和音响垫载体之间填充有记忆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垫载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位于所述空气管道上方的聆听区域,所述聆听区域内设置有多个传音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音响枕垫的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管道包括低频声波传输管件和高频声波传输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生辉高峰杨攀李佳欣万虹亦王潇潇张泽鑫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