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641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3
本技术属于烘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烘箱,包括箱体、红外组件及吹风组件,箱体设有干燥腔,干燥腔内设有用于承载物料的物料承载面,红外组件包括红外元件,吹风组件包括风箱、风道、进风口及吹风口,风箱安装在干燥腔的腔壁上,进风口设置在风箱上,进风口露出箱体,风道具有进风端、加热部及吹风端,进风端与风箱连通,吹风口位于吹风端,加热部位于进风端和吹风端之间;红外元件安装在加热部上,红外元件具有加热侧和干燥侧,加热侧朝向风道,用于对流经风道的气流加热,干燥侧朝向物料承载面,用于向物料承载面上的物料发射红外光。缩短了热风输送的行程,降低了气流的热量损失,不需要另外设置热源,能够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烘箱,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烘箱


技术介绍

1、红外烘箱是通过烘箱内部的红外元件所发射的红外光对箱内物料进行烘烤、干燥的一种设备。

2、现有的一种红外烘箱,包括箱体、红外元件及吹风系统,红外元件安装在箱体中,用于向箱体内的物料发射红外光,吹风系统包括热源、风箱及风嘴,热源安装在箱体外部,风箱安装在箱体内部,热源用于对进入风箱内部的气体加热,风嘴将风箱与箱体内部连通,用于将风箱内的热风吹送至箱体内部,以在箱体内部形成热风气流,进而对物料进行干燥。

3、但是,上述的红外烘箱的热源设置在箱体外部,风箱和风嘴设置在箱体内部,经由热源加热后的热风需要经过风箱才能传递至风嘴处,传输距离较远,在此过程中,容易造成气流的热量损失,导致进入箱体内部的气体温度降低,为了升高箱体内部气体的温度,就需要增大热源的功率,导致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红外烘箱将热风吹送至箱体内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气流的热量损失的问题,提供一种红外烘箱。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烘箱,包括箱体、红外组件及吹风组件,所述箱体设有干燥腔,所述干燥腔内设有用于承载物料的物料承载面,所述红外组件包括红外元件,所述吹风组件包括风箱、风道、进风口及吹风口,所述风箱安装在所述干燥腔的腔壁上,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风箱上,所述进风口露出所述箱体,所述风道具有进风端、加热部及吹风端,所述进风端与所述风箱连通,所述吹风口位于所述吹风端,所述加热部位于所述进风端和所述吹风端之间;

3、所述红外元件安装在所述加热部上,所述红外元件具有加热侧和干燥侧,所述加热侧朝向所述风道,用于对流经所述风道的气流加热,所述干燥侧朝向所述物料承载面,用于向所述物料承载面上的物料发射红外光。

4、可选地,所述红外元件为红外板。

5、可选地,所述风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一端与所述风箱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红外板安装在所述第二腔室的另一端,所述吹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的腔壁上。

6、可选地,所述吹风口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吹风口在所述第二腔室的腔壁上间隔布置。

7、可选地,所述吹风组件还包括挡风结构,所述挡风结构用于封堵在所述吹风口与所述进风端之间。

8、可选地,所述第二腔室朝向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设有封板,所述封板上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挡风结构包括挡风板和驱动机构,所述挡风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封板接触,所述挡风板上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挡风板运动,以使所述第二通气孔能够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形成通气气路,气体从所述通气气路进入所述第二腔室。

9、可选地,所述通气气路的流通面积可调。

10、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拉杆,所述第一腔室的腔壁上设有穿孔,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挡风板相连,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经所述穿孔伸出所述第一腔室;

11、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壁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用于将所述挡风板压在所述封板上。

12、可选地,所述干燥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干燥腔内的气体温度。

13、可选的,还包括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形成所述物料承载面,所述传送带用于将物料运送至所述干燥腔中。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红外烘箱,通过红外元件所产生的红外光对流经风道的气体加热,以在风道中形成热风吹进干燥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箱体外部设置热源,缩短了热风输送的行程,降低了气流的热量损失,另外,利用红外光本身的特性,不需要另外设置热源,能够降低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红外组件(2)及吹风组件(3),所述箱体(1)设有干燥腔(23),所述干燥腔(23)内设有用于承载物料的物料承载面(27),所述红外组件(2)包括红外元件(11),所述吹风组件(3)包括风箱(16)、风道(7)、进风口及吹风口(4),所述风箱(16)安装在所述干燥腔(23)的腔壁上,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风箱(16)上,所述进风口露出所述箱体(1),所述风道(7)具有进风端(8)、加热部(9)及吹风端(10),所述进风端(8)与所述风箱(16)连通,所述吹风口(4)位于所述吹风端(10),所述加热部(9)位于所述进风端(8)和所述吹风端(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元件(11)为红外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7)包括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所述第一腔室(13)的一端与所述风箱(16)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13)连通,所述红外板(12)安装在所述第二腔室(14)的另一端,所述吹风口(4)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14)的腔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口(4)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吹风口(4)在所述第二腔室(14)的腔壁上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3)还包括挡风结构,所述挡风结构用于封堵在所述吹风口(4)与所述进风端(8)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14)朝向所述第一腔室(13)的一侧设有封板(26),所述封板(26)上设有第一通气孔(21),所述挡风结构包括挡风板(20)和驱动机构,所述挡风板(20)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13)中,所述挡风板(20)与所述封板(26)接触,所述挡风板(20)上设有第二通气孔(22),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挡风板(20)运动,以使所述第二通气孔(22)能够与所述第一通气孔(21)连通形成通气气路,气体从所述通气气路进入所述第二腔室(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气路的流通面积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拉杆(17),所述第一腔室(13)的腔壁上设有穿孔(18),所述拉杆(17)的一端与所述挡风板(20)相连,所述拉杆(17)的另一端经所述穿孔(18)伸出所述第一腔室(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腔(2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28),用于测量所述干燥腔(23)内的气体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红外烘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送组件(5),所述传送组件(5)包括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的上表面形成所述物料承载面(27),所述传送带(6)用于将物料运送至所述干燥腔(23)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红外组件(2)及吹风组件(3),所述箱体(1)设有干燥腔(23),所述干燥腔(23)内设有用于承载物料的物料承载面(27),所述红外组件(2)包括红外元件(11),所述吹风组件(3)包括风箱(16)、风道(7)、进风口及吹风口(4),所述风箱(16)安装在所述干燥腔(23)的腔壁上,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风箱(16)上,所述进风口露出所述箱体(1),所述风道(7)具有进风端(8)、加热部(9)及吹风端(10),所述进风端(8)与所述风箱(16)连通,所述吹风口(4)位于所述吹风端(10),所述加热部(9)位于所述进风端(8)和所述吹风端(1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元件(11)为红外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7)包括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所述第一腔室(13)的一端与所述风箱(16)连通,所述第二腔室(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13)连通,所述红外板(12)安装在所述第二腔室(14)的另一端,所述吹风口(4)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14)的腔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口(4)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吹风口(4)在所述第二腔室(14)的腔壁上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3)还包括挡风结构,所述挡风结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琪刘毅于雷姜斌王惠明李涅
申请(专利权)人:雷索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