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1607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涉及图像识别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水下图像并进行预处理;构建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模型,通过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模型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识别。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集成在水下机器人中央处理器进行实时推理,这一集成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识别延迟,提高了水下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在处理水下垃圾的识别上取得较高的精度;本方法突破了传统水下垃圾识别模型的笨重和高延迟问题,在保证原有模型精度的前提下,通过轻量化模型的集成,使水下机器人能够实现更精确、更迅速的目标识别,优化了水下垃圾目标识别的模型结构,为水下机器人在识别水下垃圾时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1、水下机器在水下行驶过程中,通过摄像头实时获取水下图像并进行目标识别,获得水下垃圾图像信息。但是现有的水下图像在处理时,常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对水下图像进行处理,缺乏针对于水下垃圾精确化识别的目标识别模型,导致水下机器人无法有效地识别到水下垃圾。

2、由于目标识别模型体量过大无法直接在水下机器人中央处理器上直接运行,现采用的目标识别方法多依赖上位机对水下机器人传输回的图像进行识别处理,图像在传输会上位机再通过目标识别模型进行垃圾识别产生的延迟会影响水下机器人的进一步操作,如通过机械臂对水下垃圾进行处理回收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解决了现有水下垃圾目标识别过程延迟较高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提供一种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4、s1、获取水下图像并进行图像增强,得到预处理后的图像;

5、s2、构建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模型,通过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模型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识别。

6、进一步地,步骤s1中对水下图像进行图像增强的具体方法为:

7、通过双边滤波模型对水下图像进行图像降噪;通过对比度受限的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模型限制进行了图像降噪的水下图像中灰度级出现的概率并进行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其中双边滤波模型的表达式为:

8、

9、其中h(i,j)为进行图像降噪后像素坐标为(i,j)处的像素值;(k,l)为当前图像的中心坐标;σd和σr均为高斯函数的标准差;f(i,j)表示进行图像降噪前像素坐标为(i,j)处的像素值;f(k,l)表示进行图像降噪前像素坐标为(k,l)处的像素值;exp表示以自然常数e为底的指数;

10、对比度受限的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模型中对比度受限条件为:

11、且

12、其中wi为限制对比度后各灰度级的出现概率;ki为进行了图像降噪的水下图像上第i个灰度级出现的概率超出裁剪阈值的部分;yi为进行了图像降噪的水下图像上第i个灰度级出现的概率;h为裁剪阈值。

13、上述进一步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对水下图像进行双边滤波和对比度受限的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处理,提高水下图像的质量,更有效地提取到水下图像的物体特征进行目标识别。先对水下图像进行双边滤波处理,双边滤波综合考虑了空间域和像素范围域,有较强的保边、降噪、平滑能力,相较于采用传统高斯滤波器等其能够保留更多的边缘和细节信息。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是直方图均衡化的一种改进形式,它在不同区域对图像进行均衡化,以适应图像中局部对比度的变化;普通直方图均衡化会全局地拉伸图像的灰度级,可能会引入噪音或丧失细节,而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则通过在图像的不同部分应用直方图均衡化,更好地保留了图像的局部信息。

14、进一步地,步骤s2中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模型包括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乘法器m1、乘法器m2、第一目标提取层、第二目标提取层、加法器a1和筛选校准层;其中:

15、主干特征提取网络的输入端为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模型的输入端;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包括五个不同尺度输出端,分别为第一特征输出端、第二特征输出端、第三特征输出端、第四特征输出端和第五特征输出端;第一特征输出端、第二特征输出端和第三特征输出端与乘法器m1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特征输出端、第四特征输出端和第五特征输出端与乘法器m2的输入端连接;乘法器m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目标提取层的输入端;乘法器m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目标提取层的输入端;第一目标提取层的输出端和第二目标提取层的输出端连接加法器a1的输入端;加法器a1的输出端连接筛选校准层的输入端;筛选校准层的输出端为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模型的输出端。

16、上述进一步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有助于融合多尺度的特征信息,提高目标识别的准确性:第一目标提取层和第二目标提取层通过乘法器m1和乘法器m2的输出端连接到加法器a1,进一步融合不同尺度的目标特征信息。加法器a1的输出端连接到筛选校准层的输入端,通过这一步骤,对目标提取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校准,以确保最终输出的目标提取结果更加精准;最终,筛选校准层的输出端作为最终输出端,提供给用户或其他系统使用。

17、进一步地,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为舍弃了尾部处全连接层和全局池化层的mobilenetv1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3×3卷积层、第一下采样层、第一倒残差层、第二倒残差层、第二下采样层、第三倒残差层、第四倒残差层、第五倒残差层、第三下采样层、第一moblie vit层、第六倒残差层、第四下采样层、第二moblie vit层、第七倒残差层、第五下采样层和第三moblie vit层;第一倒残差层的输出端为第一特征输出端;第四倒残差层的输出端为第二特征输出端;第一moblie vit层的输出端为第三特征输出端;第二moblie vit层的输出端为第四特征输出端;第三moblie vit层的输出端为第五特征输出端。

18、进一步地,第一目标提取层和第二目标提取层均为yolov8网络中csp单元;筛选校准层采用nms算法。

19、上述进一步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mobilenetv1是一种精简且高效的卷积神经网络,通过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等轻量级的操作,有效减小了网络的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适用于资源受限的场景。通过使用轻量型网络mobilenetv1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摒弃了尾部处的全连接层和全局池化层,实现目标识别神经网络的轻量化,以便在计算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高效运行。

20、进一步地,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21、a1、通过已知标签的水下垃圾图像形成的训练集对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模型进行初次训练,并采用l1范数度量初次训练后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模型中所有卷积层中的权重矩阵的稀疏度;

22、a2、根据反向转播得到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模型中任一卷积层中的权重矩阵的权重梯度;

23、a3、对于每一个卷积层,根据权重矩阵的稀疏度、权重梯度和任务属性设置动态阈值;

24、a4、对于每一个卷积层,根据卷积核通道的平均权重和动态阈值生成二值掩码;

25、a5、将所有卷积层中的权重矩阵元素和对应的二值掩码相乘,得到剪枝后的权重矩阵,即得到剪枝后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模型;

26、a6、通过已知标签的水下垃圾图像形成的训练集对剪枝后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模型进行预训练,得到预训练的识别模型;

27、a7、将预训练的识别模型作为学生模型;将预训练的识别模型中的主干网络替换为resnet34网络,得到教师模型;

28、a8、通过引入温度参数对教师模型和学生模型的softmax输出进行温度调节,并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对水下图像进行图像增强的具体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模型包括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乘法器M1、乘法器M2、第一目标提取层、第二目标提取层、加法器A1和筛选校准层;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为舍弃了尾部处全连接层和全局池化层的MobileNetV1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3×3卷积层、第一下采样层、第一倒残差层、第二倒残差层、第二下采样层、第三倒残差层、第四倒残差层、第五倒残差层、第三下采样层、第一moblie ViT层、第六倒残差层、第四下采样层、第二moblie ViT层、第七倒残差层、第五下采样层和第三moblie ViT层;第一倒残差层的输出端为第一特征输出端;第四倒残差层的输出端为第二特征输出端;第一moblie ViT层的输出端为第三特征输出端;第二moblie ViT层的输出端为第四特征输出端;第三moblie ViT层的输出端为第五特征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目标提取层和第二目标提取层均为Yolov8网络中csp单元;筛选校准层采用nms算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3中动态阈值的计算表达式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4中二值掩码的计算表达式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8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9的具体方法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对水下图像进行图像增强的具体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模型包括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乘法器m1、乘法器m2、第一目标提取层、第二目标提取层、加法器a1和筛选校准层;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集成于水下机器人平台的水下垃圾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为舍弃了尾部处全连接层和全局池化层的mobilenetv1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3×3卷积层、第一下采样层、第一倒残差层、第二倒残差层、第二下采样层、第三倒残差层、第四倒残差层、第五倒残差层、第三下采样层、第一moblie vit层、第六倒残差层、第四下采样层、第二moblie vit层、第七倒残差层、第五下采样层和第三moblie vit层;第一倒残差层的输出端为第一特征输出端;第四倒残差层的输出端为第二特征输出端;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培豪沈炜轩黄明钜杨浩曹泽林刘大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