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409143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态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提供含有可聚合单体、电解质盐和引发剂的预聚物前驱液;将被预聚物前驱液完全浸润后的多孔支撑材料置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经超声诱导,引发可聚合单体聚合固化形成固态电解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利用超声辅助原位固化制备固态电解质,使预聚物前驱液在高频超声波下进行引发聚合固化,实现从电池内部各处聚合固化形成均一的固态电解质,同时形成一体化固态电池,明显改善了固态电池的界面接触,有效降低了阻抗,提升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库伦效率。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上可行性高,可利用现有液态电池生产工艺,无需增加设备投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容易实现产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态电解质,具体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制备方法制得的固态电解质,还涉及该固态电解质在二次电池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1、固态电池通常是指采用固态电解质的二次电池。相较于传统的二次电池采用的液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的引入可以大幅提升电池安全性能,同时更适合匹配高能量密度正负极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2、原位固化是目前较有发展前景的固态电池制备方法。该方法通常是将聚合物单体、电解质盐、引发剂、添加剂等混合成前驱体溶液,然后将前驱体溶液注入电池中;待前驱体溶液充分润湿电极后,电极中的大部分孔隙被前驱体溶液填充,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加热处理或者高能射线辐照等)在电池内部原位聚合固化,前驱体溶液变成固态,并在电极和电解质之间形成紧密的界面,从而制成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以及固态电池。原位固化工艺与现有液态电池制作工艺完全兼容,产业化成本低。比如公开号为cn111533851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采用含碳碳双键的小分子碳酸烯酯、乙二醇丙烯酸酯、引发剂混合注入到固态电池的电极–电解质界面处,热引发聚合形成电极电解质一体化全固态电池。公开号为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聚合单体为可自由基聚合单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盐为锂盐或钠盐;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盐在预聚物前驱液中的总摩尔浓度为0.5~4.0mol/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预聚物前驱液为基准,所述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0.05~5wt%;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聚合单体为可自由基聚合单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盐为锂盐或钠盐;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盐在预聚物前驱液中的总摩尔浓度为0.5~4.0mol/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预聚物前驱液为基准,所述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0.05~5wt%;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支撑材料选自聚烯烃隔膜、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磊马健高典刘永超袁泉胡悦悦
申请(专利权)人:华彩合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