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考虑灵活性的输电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技术_技高网

考虑灵活性的输电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1401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考虑灵活性的输电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该方法提出输电网规划经济性评价指标,包括建设投资费用、运行成本;提出输电网规划技术评价指标,包括最大线路负载率、平均线路负载率、负荷削减量、跨区外送不足电量、区内光伏消纳率、区内风电消纳率;提出输电网规划灵活性评价指标,包括最小上调灵活性、平均上调灵活性、最小下调灵活性、平均下调灵活性、运行灵活性指标;所提的输电网规划经济性评价指标、输电网规划技术评价指标、输电网规划灵活性评价指标构成了所提的输电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所提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评估线路规划方案对区域内部风电、光伏发电的消纳情况以及跨区域外送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输电网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考虑灵活性的输电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1、输电网规划是一个多目标的非线性规划问题。伴随着不断深化的电力改革以及国内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持续推进,输电网规划考虑因素越来越多,过程也更加复杂,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对电网运行的影响日益凸显,在输电网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加以考虑。因此,输电网规划决策评价是在现有电网分析的基础上,对提出的几种可行规划方案从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判,选出最优方案。

2、目前已有文献对输电网规划决策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文献[1]主要针对电网的某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文献[2-4]从经济方面,采用期权理论和价值理论等方法对电网方案进行评价;文献[5]从风险角度,构建了金融风险、安全风险等指标的智能电网风险评估综合评价体系。国内外主要研究文献主要针对个别输电网指标,尤其是技术指标,所提指标体系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背景,并不能在有新能源大量接入的情况下,对“区域内部消纳、跨区域外送”的实际工程需求进行考虑。综上,新型配电系统的运行复杂程度相较于传统配电系统有较大提升,灵活性评估指标既需要考虑在一定的调度周期内各时间节点系统所具有的灵活性状态,也需要考虑在调度周期内系统灵活性状态的变化过程。

3、在灵活性的评价指标方面,文献[6]针对输电网内存在的灵活性资源建立了灵活性评价指标;文献[7]在文献[6]基础上提出改进,提出了衡量系统爬坡能力的指标,但不足之处在于仍采用期望作为重要评估指标,难以体现灵活性风险的瞬时性;文献[8]基于灵活性供需平衡体系提出了灵活性评估指标,虽然考虑了灵活性风险的瞬时性,但不足之处在于对于系统在调度运行周期内的灵活性状态难以体现。因此,在电网的灵活性评价方面,现有灵活性评估方法中,较多研究着重于通过系统运行指标进行定量表述[9-10],但未能充分考虑指标间的联系与指标对系统灵活性状态的综合影响。此外,系统灵活性难以通过现有灵活性指标全面、直观体现,仅通过灵活性指标判断系统的灵活性状态对电网运行调控人员的运行经验具有很高要求,当电网发生变动时灵活性状态随之改变,故需要统一标准来衡量输电系统的灵活性状态。

4、参考文献:

5、[1]曾鸣,陈英杰,胡献忠等.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我国智能电网风险评价[j].华东电力,2011,39(04):535-539.

6、[2]蒋鹏,顾洁,楼晓东.电网规划技术经济评价方案研究[j].华东电力,2010,38(01):24-27.

7、[3]陈承.基于价值理论的上海电网投资经济评价方法[j].电网技术,2008,32(s2):213-215.

8、[4]万卫,王淳,程虹等.电网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8,36(24):14-18.

9、[5]吴雪峰,张焰.电力市场下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电网投资经济评价[j].电网技术,2007,(s1):78-80.

10、[6]杨策,孙伟卿,韩冬.考虑新能源消纳能力的电力系统灵活性评估方法[j].电网技术,2023,47(01):338-349.

11、[7]郇政林,刘杰,徐沈智等.面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源-荷-储灵活性资源协调规划[j].电网与清洁能源,2022,38(07):107-117.

12、[8]赵福林,俞啸玲,杜诗嘉等.计及需求响应的含大规模风电并网下电力系统灵活性评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1,49(01):42-51.

13、[9]王洪坤,王守相,潘志新等.含高渗透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灵活性提升优化调度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42(15):86-93.

14、[10]李则衡,陈磊,路晓敏等.基于系统灵活性的可再生能源接纳评估[j].电网技术,2017,41(07):2187-2194.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考虑灵活性的输电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背景下,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逐步增加的背景下,本专利技术能够对输电网规划方案做出量化评价,在建立经济、技术指标的基础上考虑了输电网区域内部的灵活性,同时体现了风电、光伏发电两种典型可再生能源的区域内消纳和跨区域外送需求,因此基于本专利技术方法所提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评估线路规划方案对区域内部风电、光伏发电的消纳情况以及跨区域外送的能力。

2、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考虑灵活性的输电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首先,建立三层输电网评价指标体系。第一层为所建立的输电网总评价指标体系;第二层为三个子指标体系,分别为经济性、技术性、灵活性,第二层子指标体系中的经济性、技术性、灵活性包含于第一层的输电网总评价指标体系;第三层为第二层子指标体系对应的具体评价指标,分别为建设投资费用、运行成本、最大线路负载率、平均线路负载率、负荷削减量、跨区外送不足电量、区内光伏消纳率、区内风电消纳率、最小上调灵活性、平均上调灵活性、最小下调灵活性、平均下调灵活性、运行灵活性指标,第三层的建设投资费用指标、运行成本指标包含于第二层的经济性子指标体系,第三层的最大线路负载率指标、平均线路负载率指标、负荷削减量指标、跨区外送不足电量指标、区内光伏消纳率指标、区内风电消纳率指标包含于第二层的技术性子指标体系;第三层的最小上调灵活性指标、平均上调灵活性指标、最小下调灵活性指标、平均下调灵活性指标、运行灵活性指标包含于第二层的灵活性子指标体系。

5、然后,从经济、技术、灵活性多维度形成输电网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性指标评价电网规划建设方案的经济性,技术性指标评价电网建设方案的技术合理性,灵活性指标评价电网建设方案的灵活性调节资源丰富程度及分布状况。

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从经济、技术、灵活性多维度形成输电网评价指标体系,具体为:

7、1)建立经济性评价指标

8、(1)建设投资费用

9、

10、式中,i-j为节点i和j之间形成的线路编号,leni-j为线路i-j的长度,costline为线路的单位长度造价,θline为规划方案中建设的线路集合;

11、(2)运行成本

12、coper=cther+cgas

13、式中,cther为火电机组运行成本,cgas为气电机组运行成本;

14、2)建立技术性评价指标

15、(1)最大线路负载率

16、

17、式中,为最大线路负载率,t为周期,为线路i-j在t时刻的瞬时潮流,capi-j为线路i-j的输电功率上限。

18、(2)平均线路负载率

19、

20、式中,为平均线路负载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虑灵活性的输电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灵活性的输电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经济、技术、灵活性多维度形成输电网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方法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灵活性的输电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力坚张爱军慕腾雷轲刘会强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