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91339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包括:所述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包括:镁薄膜,以及设置在所述镁薄膜表面的自修复膜;其中,所述自修复膜为含有F<supgt;‑</supgt;的层状双氢氧化合物,所述F<supgt;‑</supgt;用于与所述镁薄膜被腐蚀后所释放的Mg<supgt;2+</supgt;进行反应,形成MgF<subgt;2</subgt;。本申请在镁薄膜上设置自修复膜,自修复膜为含F<supgt;‑</supgt;的层状双氢氧化物,从而当自修复膜破损后,可以释放F<supgt;‑</supgt;与镁薄膜被腐蚀后所释放的Mg<supgt;2+</supgt;形成MgF<subgt;2</subgt;,实现“自修复”过程,避免因镁薄膜降解速率过快或因物理挤压破损,出现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屏障功能下降、骨修复不完全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可降解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是目前临床上解决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原理上,引导骨再生是用屏障材料将牙周软组织与骨缺损处隔绝开来,以阻隔由于生长过快而侵入骨缺损区域的软组织的上皮细胞与结缔组织,从而保证缺损处骨的优先生长。在引导骨再生中,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性能将直接影响骨再生的效果。

2、可降解的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引导骨再生屏障膜需要二次取出等问题,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以及患者的痛苦,是未来临床发展的方向。

3、目前可降解的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材料可以选择可降解金属,但是采用可降解金属,例如镁所获得的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降解速率较快,其降解周期无法与骨再生周期匹配,导致出现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屏障功能下降、骨修复不完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旨在调控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降解速率,使其降解周期与骨再生周期匹配。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所述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包括:镁薄膜,以及设置在所述镁薄膜表面的自修复膜;

3、其中,所述自修复膜为含有f-的层状双氢氧化合物,所述f-用于与所述镁薄膜被腐蚀后所释放的mg2+进行反应,形成mgf2。

4、优选地,所述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还包括静态保护膜,所述静态保护膜位于所述镁薄膜和所述自修复膜之间;

5、其中,所述静态保护膜的组成为稀土氧化物。

6、优选地,所述稀土氧化物为y2o3或nd2o3。

7、优选地,所述层状双氢氧化合物为mg-fe系列层状双氢氧化合物。

8、优选地,所述镁薄膜的厚度为5μm-200μm,所述自修复膜的厚度为0.1μm-3μm。

9、优选地,所述静态保护膜的厚度为1μm-5μm。

1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第一方面的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1、步骤s1,采用预设的加工方式对镁合金进行加工,得到厚度为5μm-200μm的镁薄膜;

12、步骤s2,采用离子注入机对所述镁薄膜进行y或nd的注入,注入量为5*1015cm-2-1*1017cm-2,以向所述镁薄膜中引入稀土元素,将所得膜转移至525℃下氧化4h-12h,以使所述镁薄膜的表面形成厚度为1μm-5μm的静态保护膜;

13、步骤s3,将所述步骤s2所得的膜置于含0.005-0.05mol/l的fe2+的fe(no3)2·9h2o溶液中,并将ph值调节为10-12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在80℃-150℃下反应4h-48h,以使所述静态保护膜的表面生成层状双氢氧化合物;

14、步骤s4,将所述层状双氢氧化合物浸入过饱和kf溶液中,然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在60℃-90℃下,反应0.5h-4h,得到含有f-的层状双氢氧化合物自修复膜,完成所述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制备;其中,所述自修复膜的厚度为0.1μm-3μm。

15、优选地,所述预设的加工方式包括机械冷加工、热锻和金属3d打印技术中的一者。

16、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4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17、对所述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执行灭菌操作;

18、其中,所述灭菌操作包括:将所述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置于100℃-150℃下进行2h高温灭菌;

19、或者,使用波长为240nm-280nm的紫外线照射所述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3h-8h。

20、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应用,将所述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应用于口腔种植。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优点:

22、本申请提供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该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包括:镁薄膜,以及设置在镁薄膜表面的自修复膜。自修复膜为含f-的层状双氢氧化物,在接触体液后将降解破损,当自修复膜破损后,可以释放f-,f-可以与镁薄膜被腐蚀后所释放的mg2+进行反应,形成mgf2,从而对镁薄膜进行修复,减缓整个镁薄膜的降解速率,避免因镁薄膜降解速率过快,降解周期无法与骨再生周期匹配,出现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屏障功能下降、骨修复不完全等问题。同时,由于mgf2的形成修复了镁薄膜的破损区域,使得镁薄膜整体的降解水平更平均,防止局部区域因物理挤压开裂或集中腐蚀降解而导致的防护能力失效。此外,自修复膜的存在还可以避免镁薄膜过早与体液接触,进一步减缓镁薄膜的降解速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包括:镁薄膜,以及设置在所述镁薄膜表面的自修复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还包括静态保护膜,所述静态保护膜位于所述镁薄膜和所述自修复膜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氧化物为Y2O3或Nd2O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双氢氧化合物为Mg-Fe系列层状双氢氧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镁薄膜的厚度为5μm-200μm,所述自修复膜的厚度为0.1μm-3μm。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保护膜的厚度为1μm-5μm。

7.一种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加工方式包括机械冷加工、热锻和金属3D打印技术中的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10.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应用于口腔种植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包括:镁薄膜,以及设置在所述镁薄膜表面的自修复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还包括静态保护膜,所述静态保护膜位于所述镁薄膜和所述自修复膜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氧化物为y2o3或nd2o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双氢氧化合物为mg-fe系列层状双氢氧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修复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镁薄膜的厚度为5μm-200μm,所述自修复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雨杨博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博雅迈特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