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吸湿抗菌纤维面料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吸湿抗菌纤维面料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289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纤维面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吸湿抗菌纤维面料的制备工艺,将含有羧基和醚键的苯并异噻唑啉酮共聚物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融纺丝,得到PET涤纶吸湿抗菌纤维。苯并异噻唑啉酮共聚物中含有亲水性的羧基、醚键和酰胺键,共混纺丝得到的PET涤纶纤维具有优良的亲水性,改善了纤维及其面料的吸湿性和穿着舒适性。苯并异噻唑啉酮共聚物中含有抗菌性的异噻唑啉酮官能团,并且相比于异噻唑啉酮小分子类抗菌剂,将聚合物类抗菌剂的耐热性更好,在熔融纺丝过程中不易热分解,从而提高了涤纶纤维的抗菌性能。拓展了涤纶纤维在吸湿抗菌纤维面料中的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面料,具体为一种吸湿抗菌纤维面料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纤维是三大高分子材料之一,主要有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其中涤纶纤维是一种强度大、模量高、弹性好的合成纤维,广泛应用在家纺服装面料、输送带、绳索等方面,传统的涤纶纤维亲水性不好,吸湿性较差,不具有抗菌性能,为了拓展涤纶纤维在面料、医疗卫生用品等方面应用,开发新型湿抗菌涤纶纤维面料成为研究热点。公告号为cn110820073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原生涤纶短纤维的制备工艺,以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花生醇丙酸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丙二醇等为原料,通过加热熔融、喷丝等工艺,得到抗菌原生涤纶短纤维,可以避免出现硬团聚以及相容性差的问题。

2、异噻唑啉酮是一种常见的抗菌剂,可以应用于聚氯乙烯、涤纶、棉织物等材料的抗菌整理方面;相比于小分子抗菌剂,大分子聚合物类抗菌剂具有耐热性好,结构稳定性高、在材料基体中不易迁移等优点,公告号为cn109295711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耐水洗型抗病毒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及纤维制品,制备了由n-羟甲基酰胺类交联剂、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和吡卜酰胺结构的氯苯咪唑类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抗病毒抗菌接枝液,增强了纤维或纤维织物的抗菌性能。因此通过含有异噻唑啉酮的聚合物改善涤纶纤维及其面料的抗菌等性能是有效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有苯并异噻唑啉酮共聚物的涤纶纤维和面料,解决了涤纶纤维面料吸湿性和抗菌性不好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湿抗菌纤维,按照如下工艺进行制备:

3、s1、向反应瓶中加入3,5-二(偏苯三酸酐酯)苯甲酰苯并异噻唑啉酮、1,2-双(2-氨基乙氧基)乙烷和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在25-40℃下反应6-12h,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丙酮出沉淀,抽滤,丙酮、乙酸乙酯洗涤,得到苯并异噻唑啉酮共聚物。

4、s2、将苯并异噻唑啉酮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纺丝螺杆挤出机进行共混纺丝,得到吸湿抗菌纤维。

5、进一步的,所述s1中3,5-二(偏苯三酸酐酯)苯甲酰苯并异噻唑啉酮、1,2-双(2-氨基乙氧基)乙烷的摩尔比为0.8-1.2:1。

6、进一步的,所述s2中苯并异噻唑啉酮共聚物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质量比例为0.02-0.15:1。

7、进一步的,所述s2中纺丝螺杆挤出机的1-6区温度为260℃、265℃、270℃、275℃、280℃、285℃;纺丝速度3000-3500m/min。

8、进一步的,所述3,5-二(偏苯三酸酐酯)苯甲酰苯并异噻唑啉酮按照如下工艺进行制备:

9、s3、在氮气保护下,向烧瓶中加入四氢呋喃溶剂、偏苯三酸酐酰氯、3,5-二羟基苯甲酸和n,n-二异丙基乙胺,搅拌反应,溶液经过浓缩后,进行柱层析分离,体积比为9: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溶液为洗脱剂,得到3,5-二(偏苯三酸酐酯)苯甲酸。

10、s4、向搭载冷凝回流管的烧瓶中加入氯化亚砜、3,5-二(偏苯三酸酐酯)苯甲酸和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在60-75℃下回流4-8h,溶液经过浓缩后,石油醚洗涤、干燥,得到3,5-二(偏苯三酸酐酯)苯甲酰氯中间体;然后将其和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吡啶、二氯甲烷溶剂加入到烧瓶中,25-45℃下反应2-8h,溶液经过浓缩后,进行柱层析分离,体积比为5: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溶液为洗脱剂,得到3,5-二(偏苯三酸酐酯)苯甲酰苯并异噻唑啉酮。

11、进一步的,所述s3中偏苯三酸酐酰氯、3,5-二羟基苯甲酸和n,n-二异丙基乙胺的摩尔比为(1.9-2.8):1:(2-2.6)。

12、进一步的,所述s3中反应在-5至5℃下搅拌0.5-1h,然后在20-35℃下搅拌6-18h。

13、进一步的,所述s4中3,5-二(偏苯三酸酐酯)苯甲酰氯中间体、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吡啶的摩尔比为(1.4-1.8):1:(1.5-2)。

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以利用偏苯三酸酐酰氯、3,5-二羟基苯甲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3,5-二(偏苯三酸酐酯)苯甲酸;然后与氯化亚砜、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3,5-二(偏苯三酸酐酯)苯甲酰苯并异噻唑啉酮,最后与1,2-双(2-氨基乙氧基)乙烷发生酰胺酸化聚合反应,得到含有羧基和醚键的苯并异噻唑啉酮共聚物,最后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熔融纺丝,得到新型的pet涤纶吸湿抗菌纤维。

15、苯并异噻唑啉酮共聚物中含有亲水性的羧基、醚键和酰胺键,共混纺丝得到的pet涤纶纤维具有优良的亲水性,改善了纤维及其面料的吸湿性和穿着舒适性。

16、苯并异噻唑啉酮共聚物中含有抗菌性的异噻唑啉酮官能团,并且相比于异噻唑啉酮小分子类抗菌剂,将聚合物类抗菌剂的耐热性更好,在熔融纺丝过程中不易热分解,从而提高了涤纶纤维的抗菌性能。拓展了涤纶纤维在吸湿抗菌纤维面料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湿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抗菌纤维按照如下工艺进行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3,5-二(偏苯三酸酐酯)苯甲酰苯并异噻唑啉酮、1,2-双(2-氨基乙氧基)乙烷的摩尔比为0.8-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苯并异噻唑啉酮共聚物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质量比例为0.02-0.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纺丝螺杆挤出机的1-6区温度为260℃、265℃、270℃、275℃、280℃、285℃;纺丝速度3000-3500m/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3,5-二(偏苯三酸酐酯)苯甲酰苯并异噻唑啉酮按照如下工艺进行制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偏苯三酸酐酰氯、3,5-二羟基苯甲酸和N,N-二异丙基乙胺的摩尔比为(1.9-2.8):1:(2-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反应在-5至5℃下搅拌0.5-1h,然后在20-35℃下搅拌6-18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3,5-二(偏苯三酸酐酯)苯甲酰氯中间体、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吡啶的摩尔比为(1.4-1.8):1:(1.5-2)。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吸湿抗菌纤维在吸湿抗菌涤纶面料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抗菌纤维按照如下工艺进行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3,5-二(偏苯三酸酐酯)苯甲酰苯并异噻唑啉酮、1,2-双(2-氨基乙氧基)乙烷的摩尔比为0.8-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苯并异噻唑啉酮共聚物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质量比例为0.02-0.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纺丝螺杆挤出机的1-6区温度为260℃、265℃、270℃、275℃、280℃、285℃;纺丝速度3000-3500m/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抗菌纤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越詹梓桦
申请(专利权)人:潮州市明旦婚纱礼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