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水装置、建筑物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1288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水装置,包括内壳体、外壳体、喷头、水平转动机构和竖向转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屋面排水组件、蓄水组件和如上所述的喷水装置;所述屋面排水组件设置在建筑物的屋顶;所述蓄水组件包括多个沿高度方向设置在建筑物各楼层顶板下方的蓄水池;所述屋面排水组件的出水口与顶层的蓄水层蓄水池连通;相邻两个蓄水池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底层的蓄水池通过出水管与管网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喷水装置的喷头能在竖直方向固定的角度范围内循环转动,且喷头能在水平方向转动,浇灌(冲刷)范围大且灵活可调,提高了雨水利用率;在建筑物各层顶板下方设置蓄水池,蓄水量大,提高了雨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收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喷水装置、建筑物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淡水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水资源利用需求变得更加尤为迫切。大型产业园多存在大面积厂房,屋面占用面积较大,下雨时,屋面雨水未经利用直接通过排水系统排走,白白浪费了大量水资源。同时,产业园绿化等灌溉也需大量淡水进行灌溉绿化,如采用自来水也是一笔很大开支。

2、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部分雨水收集设备,但主要是将地面雨水收集存储起来用于绿化灌溉。现有的雨水收集设备占地空间较大,储存量较小,雨水利用方式单一,仍存在大量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并且,现有雨水收集设备设计的喷水装置不能实现全方位转动,喷头覆盖范围有限,无法最大限度利用收集的雨水对绿化进行灌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喷水装置、建筑物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及方法,旨在提高雨水利用率。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水装置,包括内壳体、外壳体、喷头、水平转动机构和竖向转动机构;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同轴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外壳体、喷头、水平转动机构和竖向转动机构;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同轴配置;所述内壳体的底部与供水管连通,内壳体通过管道与喷头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平转动机构固定在内壳体的内下部,水平转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外壳体相连;所述喷头设于外壳体内,喷头的两端通过转轴与外壳体的内壁相连;所述竖向转动机构的驱动端与转轴相连,带动转轴转动,继而带动喷头在竖直方向上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转动机构为电动轴承;所述内壳体的下端伸出,内壳体的上端面低于外壳体的上端面,外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所述电动轴承的内圈与内壳体的伸出段外壁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体、外壳体、喷头、水平转动机构和竖向转动机构;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同轴配置;所述内壳体的底部与供水管连通,内壳体通过管道与喷头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平转动机构固定在内壳体的内下部,水平转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外壳体相连;所述喷头设于外壳体内,喷头的两端通过转轴与外壳体的内壁相连;所述竖向转动机构的驱动端与转轴相连,带动转轴转动,继而带动喷头在竖直方向上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转动机构为电动轴承;所述内壳体的下端伸出,内壳体的上端面低于外壳体的上端面,外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所述电动轴承的内圈与内壳体的伸出段外壁适配,所述电动轴承的外圈与外壳体的下端相连,带动外壳体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转动机构包括涡轮、壳内传动组、壳外传动组、缺齿齿轮、正齿轮、发条弹簧和固定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内传动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外传动组包括第四锥齿轮、第一外轮轴、链条传动机构、第二外齿轮轴、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宏陈启超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