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用耐冲击警示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1247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通用耐冲击警示柱,属于警示柱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立柱,底座和立柱之间通过连接球转动连接,立柱的内部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立柱的上端由内向外安装有升降柱,升降柱的上端安装有警示球,立柱的侧边安装有防撞缓冲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了高度调节机构,该机构可以便于对警示柱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警示柱能够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进行使用时,均能够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以提升装置的实用性,本技术通过设置了防撞缓冲机构,该机构可以使得警示柱受到外界撞击时,能够通过缓冲弹簧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对警示柱起到一定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警示柱,具体涉及一种交通用耐冲击警示柱


技术介绍

1、警示柱是用于道路、建筑物和停车位之间的隔离,使行驶的机动车辆起到警示作用,在城市路口,人行道,建筑物之间的隔离,使行驶的机动车辆起到警示作用。

2、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121777151.x公开了一种交通用耐冲击警示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外套设有缓冲筒,所述缓冲筒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内设有用于对缓冲筒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筒外滑动套设有警示筒,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对警示筒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警示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警示球。本技术的高度便于调节且可以相互拼接,起到警示、拦截和防护的功能,功能多样。

3、上述公开的专利虽然实现了对于警示柱的使用,但是其设置的警示柱不方便进行高度调节,在一些特定的地区进行使用时,警示效果相对较差;其设置的警示柱防撞效果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冲击后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通用耐冲击警示柱,具有便于对警示柱的高度进行调节以及警示柱的防撞性能更好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用耐冲击警示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立柱,底座和立柱之间通过连接球转动连接,立柱的内部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立柱的上端由内向外安装有升降柱,升降柱的上端安装有警示球,立柱的侧边安装有防撞缓冲机构。

3、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锥齿轮一、锥齿轮二、转动杆和转把,其中,立柱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下端表面安装有锥齿轮一,锥齿轮一的侧边啮合安装有锥齿轮二,锥齿轮二的侧边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转把,螺纹杆与升降柱之间通过螺纹啮合连接。

4、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还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块,其中,立柱的内壁安装有限位块,升降柱的侧边开设有对应限位块的限位槽。

5、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立柱转动连接,转动杆和立柱的连接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防撞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座、滚球、内杆、缓冲弹簧、外杆、限位板、活塞和阻尼液,其中,底座的上端边缘以及立柱的侧边均安装有安装座,一组安装座的侧边转动连接安装有滚球,滚球的下端安装限位板,限位板的下端安装有内杆,内杆的下端安装有外杆,内杆和外杆的表面套设有缓冲弹簧,外杆的下端安装有另一组限位板,内杆的下端位于外杆的内部安装有活塞,外杆的内部填充设置有阻尼液。

7、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侧边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多组防撞缓冲机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高度调节机构,该机构可以便于对警示柱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警示柱能够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进行使用时,均能够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以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10、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防撞缓冲机构,该机构可以使得警示柱受到外界撞击时,能够通过缓冲弹簧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对警示柱起到一定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用耐冲击警示柱,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立柱,底座和立柱之间通过连接球转动连接,立柱的内部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立柱的上端由内向外安装有升降柱,升降柱的上端安装有警示球,立柱的侧边安装有防撞缓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用耐冲击警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锥齿轮一、锥齿轮二、转动杆和转把,其中,立柱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下端表面安装有锥齿轮一,锥齿轮一的侧边啮合安装有锥齿轮二,锥齿轮二的侧边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转把,螺纹杆与升降柱之间通过螺纹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用耐冲击警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还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块,其中,立柱的内壁安装有限位块,升降柱的侧边开设有对应限位块的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用耐冲击警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的下端通过轴承与立柱转动连接,转动杆和立柱的连接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用耐冲击警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座、滚球、内杆、缓冲弹簧、外杆、限位板、活塞和阻尼液,其中,底座的上端边缘以及立柱的侧边均安装有安装座,一组安装座的侧边转动连接安装有滚球,滚球的下端安装限位板,限位板的下端安装有内杆,内杆的下端安装有外杆,内杆和外杆的表面套设有缓冲弹簧,外杆的下端安装有另一组限位板,内杆的下端位于外杆的内部安装有活塞,外杆的内部填充设置有阻尼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用耐冲击警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侧边呈环形阵列设置有多组防撞缓冲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用耐冲击警示柱,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立柱,底座和立柱之间通过连接球转动连接,立柱的内部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立柱的上端由内向外安装有升降柱,升降柱的上端安装有警示球,立柱的侧边安装有防撞缓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用耐冲击警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锥齿轮一、锥齿轮二、转动杆和转把,其中,立柱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下端表面安装有锥齿轮一,锥齿轮一的侧边啮合安装有锥齿轮二,锥齿轮二的侧边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转把,螺纹杆与升降柱之间通过螺纹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用耐冲击警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还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块,其中,立柱的内壁安装有限位块,升降柱的侧边开设有对应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灿崔华超陈超陈永金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晟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