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信号调制,涉及一种基于电光偏振调控的光信号内循环延时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光纤通信、光学传感、外差检测等应用中,通常需要对光信号进行一定的时间延迟,以加载或提取有效信息。另一方面,提取光信号中有效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使信号光与参考光之间形成干涉,然后分析干涉图样的特征。为了保证干涉的形成,参考光与信号光之间需要具有时间相干性,最简单有效的实施方式是将初始信号光分成两部分,分别作为参考光和信号光。而在某些情况下,信号光在复杂系统中传输的距离超过了光源的相干长度,因此也需要对参考光进行相应的时间延迟才能保持良好的相干性。
2、实现光信号时间延迟的基本方法是利用光信号在波导或空间中传播产生延迟,并通过调整传输距离(严格来说是光程)来改变延迟的时间。这种方法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所需的延迟时间较短(纳秒量级)时切实可行。然而,在大多数应用场景中延迟时间远大于纳秒级,所需的光程超过甚至远超千米级,实现这样的时间延迟可能会导致空间较大、成本较高、不便维护等诸多弊端。
3、目前,已形成了以下几项技术克服这些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光偏振调控的光信号内循环延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光源(1)、第一偏振分光棱镜(2)、第一电光偏振调制器(3)、第二偏振分光棱镜(4)、第二电光偏振调制器(5)、第三偏振分光棱镜(6)、第一全反射镜(7)、第一透镜(8)、第一光纤准直器(9)、单模/多模光纤(10)、第二透镜(12)、第二光纤准直器(11)和第二全反射镜(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光偏振调控的光信号内循环延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光源(1)发出连续非偏振光或S偏振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光偏振调控的光信号内循环延时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光偏振调控的光信号内循环延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光源(1)、第一偏振分光棱镜(2)、第一电光偏振调制器(3)、第二偏振分光棱镜(4)、第二电光偏振调制器(5)、第三偏振分光棱镜(6)、第一全反射镜(7)、第一透镜(8)、第一光纤准直器(9)、单模/多模光纤(10)、第二透镜(12)、第二光纤准直器(11)和第二全反射镜(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光偏振调控的光信号内循环延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光源(1)发出连续非偏振光或s偏振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光偏振调控的光信号内循环延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2)、第二偏振分光棱镜(4)、第三偏振分光棱镜(6)的反射面可全透过p光而反射s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光偏振调控的光信号内循环延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8)的焦点正好位于第一光纤准直器(9)输出的高斯光束的束腰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光偏振调控的光信号内循环延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12)的焦点正好位于第二光纤准直器(11)输出的高斯光束的束腰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光偏振调控的光信号内循环延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光偏振调制器(3)和第二电光偏振调制器(5)上加载带有大于指定数值电平的电信号时,出射光的偏振方向旋转90度,即p光变成s光、s光变为p光;当加载的电信号的电平低于指定数值时,出射光的偏振方向保持原入射光方向不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电光偏振调控的光信号内循环延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光偏振调制器(3)和第二电光偏振调制器(5)加载同一调控脉冲电信号,且电信号的脉宽δt小于信号光在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浟,王东东,罗清,蔡和,邢昊,刘晓旭,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