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压电缆用组合导体。
技术介绍
1、中压电缆在建筑行业和电网工业中应用广泛,是一种使用时间早且性能优越的电缆类型,中压电缆采用的是塑料绝缘护套,其材料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且可以进行长距离运输。中压电缆的导体主要是绞合导体,其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弯曲性,能满足不同规格的需要。
2、导体是中压电缆的主干和神经,导体材料是中压电缆原材料主要部分。目前行业使用的中压电缆导体按照单线横截面形状主要分为圆形(如图1)和异形(如图2)两种。
3、通过实际生产验证上述两种导体各有利弊:
4、圆形单线绞合而成的导体层与层之间结合不够紧密、导体外径大,导致屏蔽层、绝缘层等的用量大,造成材料浪费;
5、异形单线绞合而成的异形导体层与层结合紧密、外径小,但不易弯曲,导体最外层太光滑与屏蔽层之间附着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压电缆用组合导体,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保证导体与屏蔽层之间的附着力的基础上,减小导体的外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压电缆用组合导体,包括:
4、一根横截面为圆形的中心单线;
5、至少一层由多根异形单线绞合成的外表面光滑的圆筒形的内绞线层,不同所述内绞线层的内径不同,全部所述内绞线层沿所述中心单线的径向依次包裹在所述中心单线外,全部所述内绞线层都与所述中心单线层同轴;
6、由多
7、优选的,所述异形单线的横截面均呈瓦形。
8、优选的,任意相邻的两层所述内绞线层中,远离所述中心单线的所述内绞线层的内壁与另一个所述内绞线层的外壁紧密贴合;最内层的所述内绞线层的内壁与所述中心单线的外壁紧密贴合。
9、优选的,所述内绞线层为3层。
10、优选的,所述外绞线层为至少两层,全部所述外绞线层沿所述中心单线的径向依次包裹在最外层的所述内绞线层外。
11、优选的,任意相邻的两层所述外绞线层中,远离所述中心单线的所述外绞线层的内壁与另一个所述外绞线层的外壁紧密贴合;最内层的所述外绞线层的内壁与最外层的所述内绞线层的外壁紧密贴合。
12、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3、本技术的中压电缆用组合导体的外绞线层由多根圆形单线绞合成,外绞线层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圆形单线之间形成有缝隙,能够增加导体与屏蔽层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导体与屏蔽层之间具有足够的附着力,内绞线层由多根异形单线绞合成,相邻内绞线层之间的结合紧密,且内绞线层的存在能够显著减小组合导体的整体外径,从而能够节省屏蔽层和绝缘层等的用料,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压电缆用组合导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电缆用组合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单线的横截面均呈瓦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电缆用组合导体,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层所述内绞线层中,远离所述中心单线的所述内绞线层的内壁与另一个所述内绞线层的外壁紧密贴合;最内层的所述内绞线层的内壁与所述中心单线的外壁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电缆用组合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绞线层为3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电缆用组合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绞线层为至少两层,全部所述外绞线层沿所述中心单线的径向依次包裹在最外层的所述内绞线层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电缆用组合导体,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层所述外绞线层中,远离所述中心单线的所述外绞线层的内壁与另一个所述外绞线层的外壁紧密贴合;最内层的所述外绞线层的内壁与最外层的所述内绞线层的外壁紧密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压电缆用组合导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电缆用组合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单线的横截面均呈瓦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电缆用组合导体,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层所述内绞线层中,远离所述中心单线的所述内绞线层的内壁与另一个所述内绞线层的外壁紧密贴合;最内层的所述内绞线层的内壁与所述中心单线的外壁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电缆用组合导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建芳,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市太阳满都拉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