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态锻件产品在线实时检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0847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态锻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态锻件产品在线实时检测机器人,包括底座、机械臂、缓冲机构、减阻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基座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机械臂为多个悬臂铰接构成,所述机械臂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阻机构;所述机械臂的末端转动连接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和所述机械臂与控制机构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通过设计活动型的机械臂,实现检测机构在检测过程中的伸出和收回,从而减少热辐射对设备的影响;另外设计有缓冲机构和减阻机构,整体实现对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减震;且通过检测机构的多向活动设计,减缓了机械臂的晃动,使得检测区域稳定,从而实现检测数据精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态锻件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热态锻件产品在线实时检测机器人


技术介绍

1、热态锻造是一种金属加工技术,它通过将金属材料加热到高温状态,然后在热态下进行塑性变形,以制造具有特定形状和性能的金属零件。

2、在热态锻造的产品过程中,由于需要确保产品质量,从而保证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尽可能地减小事故发生的概率,需要实时检测多个数据参数,如加热过程中的温度、锻压力、设备当前温度等;对于这些数据的实时监测的目的在于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的问题,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同时通过实时监测数据,操作人员可以了解加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以保证最佳的加工效果和产品质量,且实时监测可以帮助预测潜在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工作安全。

3、但是对于热态锻造实时监测的机器人而言,作为电子调控的机械设备,由于锻造的高温环境,对检测机器人的传感器或监测设备的稳定性和耐受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大多数传感器由于高温辐射的原因,往往不能在持续高温的条件下正常运行;而且,热态锻造一方面由于是在高温状态下进行的塑性变形,往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态锻件产品在线实时检测机器人,包括底座(1)、机械臂(2)和检测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底座(1)和所述机械臂(2)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4),所述缓冲机构(4)用于通过气体压强结合反方向的作用力对所述机械臂(2)进行竖直方向的振动缓冲;所述机械臂(2)为多个悬臂铰接构成,所述机械臂(2)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阻机构(5),所述减阻机构(5)用于通过不规则的小型振动对所述机械臂(2)实现余震减缓;所述机械臂(2)的末端转动连接有检测机构(3),所述检测机构(3)用于通过多级缓冲实现对热态锻件的数据监测;所述检测机构(3)和所述机械臂(2)与控制机构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态锻件产品在线实时检测机器人,包括底座(1)、机械臂(2)和检测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底座(1)和所述机械臂(2)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4),所述缓冲机构(4)用于通过气体压强结合反方向的作用力对所述机械臂(2)进行竖直方向的振动缓冲;所述机械臂(2)为多个悬臂铰接构成,所述机械臂(2)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阻机构(5),所述减阻机构(5)用于通过不规则的小型振动对所述机械臂(2)实现余震减缓;所述机械臂(2)的末端转动连接有检测机构(3),所述检测机构(3)用于通过多级缓冲实现对热态锻件的数据监测;所述检测机构(3)和所述机械臂(2)与控制机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态锻件产品在线实时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台(11),所述固定台(11)为圆柱形结构且内部设置活动腔(111),所述活动腔(111)为漏斗状且延伸至所述底座(1)内二分之一处,所述活动腔(111)内边缘设置有上垫环(112)和下垫环(113),所述上垫环(112)和所述下垫环(113)同轴心且内径相同,所述上垫环(112)和下垫环(113)之间间距与所述固定台(11)高度的比值为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态锻件产品在线实时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活动板(41)、环形气囊(42)和金属球(43);所述上垫环(112)和所述下垫环(113)之间的间隙厚度为所述活动板(41)的两倍,所述活动板(41)位于所述上垫环(112)和所述下垫环(113)之间,所述活动板(41)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气囊(42),所述环形气囊(42)为环形且内径与所述上垫环(112)相同,所述下垫环(113)和所述活动腔(111)底面设置有反冲区(44),所述反冲区(44)内放置有多个金属球(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态锻件产品在线实时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2)包括水平转臂(21)、承接臂(22)和减震臂(23);所述水平转臂(21)底端与所述活动板(41)固定连接,所述水平转臂(21)另一端与所述承接臂(22)铰接,所述承接臂(22)另一端与所述减震臂(23)铰接,所述减震臂(23)另一端与所述检测机构(3)转动连接;所述减震臂(23)与所述承接臂(22)的铰接处固定连接有减阻机构(5),所述减阻机构(5)为矩形腔体,所述减阻机构(5)内设置有自由腔(51),所述自由腔(51)为长条状空腔,所述自由腔(51)设置为多个且平行布置在所述减阻机构(5)内,所述自由腔(51)内放置有所述金属球(43),所述自由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志黄昌文嵇尚明黎昺哲陈毛权丁士苗施赵媛程玉胜蒋玉娥艾列富马浩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