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模拟,尤其是涉及一种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及其综合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1、南/北极的未来关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和全人类的福祉,两极地区的煤、铁、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人类未来能源的重要储备基地,此外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极地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具有低温、强风、强腐蚀、冰雪、海洋等多因素耦合的特点,且相应的实验技术手段尚不充分,天文台、科考站、采油/煤平台等在极地环境下的人员保障、装备运行、设施建造与普通服役环境下有显著不同,因此亟需开展极地环境模拟实验系统建设,以研究极地多因素耦合作用下人居、装备、设施之间交互等世界前沿和行业共性关键科学问题,为极地未来极地科考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研究的必要装置与工程技术保障。
2、世界各国相关科研机构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建设了大量环境模拟实验装置,但目前的环境模拟实验设施主要是针对中高纬度地区的气象水文环境条件而研发的,部分功能和指标的极限状态也能够达到极地环境试验所需要的条件,但研究的环境要素相对单一,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9942869u的技术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壳体(2)、实验舱段、强风生成子系统(3)、低温生成子系统(4)、雨雪生成子系统(5)、负压生成子系统(6)、新风子系统(7)、总体控制系统和供电监控辅助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风生成子系统(3)为回字形结构,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稳定段(32)、第一收缩段(33)、喷口段(34)、收集器(35)、第一拐角(36)、第一过渡段(37)、第二拐角(38)、动力段(39)、第一扩散段(3-10)、第三拐角(3-11)、第二过渡段(3-12)和第四拐角(3-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壳体(2)、实验舱段、强风生成子系统(3)、低温生成子系统(4)、雨雪生成子系统(5)、负压生成子系统(6)、新风子系统(7)、总体控制系统和供电监控辅助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风生成子系统(3)为回字形结构,包括依次分布的第一稳定段(32)、第一收缩段(33)、喷口段(34)、收集器(35)、第一拐角(36)、第一过渡段(37)、第二拐角(38)、动力段(39)、第一扩散段(3-10)、第三拐角(3-11)、第二过渡段(3-12)和第四拐角(3-13),所述第一拐角(36)、第二拐角(38)、第三拐角(3-11)和第四拐角(3-13)内均设有导流片(31),所述低温生成子系统(4)的输出端位于第四拐角(3-13)和第一稳定段(32)之间,并分别连接第四拐角(3-13)和第一稳定段(32),所述实验舱段位于喷口段(34)和收集器(3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段(39)包括整流罩、轮毂(393a)、风扇桨叶(393b)、止旋片、外部壳体、固定支座(392)和冷却风机,所述轮毂(393a)、风扇桨叶(393b)和止旋片均安装在整流罩的外侧表面,所述整流罩通过轮毂(393a)连接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受固定支座(392)支撑,所述冷却风机的输出端朝向所述风扇桨叶(393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壳体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轴向波纹管膨胀节(391a),用于补偿强风生成子系统(3)中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流道长度的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段(39)形成的气流经过所述第一扩散段(3-10)降低气流速度,经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张亚栋,陈力,郑宝锋,刘剑,方仕雄,李永哲,杨晨熙,李万金,陈扬,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