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0763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装置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一个安装外壳,在安装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固定支架以及电池组件;在电路板的中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传导杆,传导杆与压力传感器抵接,在固定支架的侧面还设置有安装柱,安装柱穿过电路板设置,在安装柱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槽,金属框的一端转动设置第一安装槽的内部,金属框的另一端与上壳体固定连接;金属框用于带动上壳体移动。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上壳体、下壳体与金属框配合,用于感受压力并通过传导杆将压力传导给压力传感器,使得压力采集更为准确快速,通过压力传感器有效的反映使用者的锻炼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具体为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盆底肌是女性生殖器官的重要“承载”,由深层肌肉和表层肌肉组成。深层肌肉主要负责支撑膀胱、子宫、直肠等;表层肌肉则维持大小便、宫颈的紧缩度。据统计,我国约45%的已婚已育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而从全年龄段来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高达30%。盆底肌受损是可以挽回的,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后天的锻炼,加强肌肉的活性。“阴道哑铃”就是一种专用于修复盆底肌的康复工具。阴道哑铃由椭圆形小球组成,尾部连接一条细带方便取出来。女性可以根据说明书,将哑铃置于体内恰当的位置,用力收缩盆底肌,通过抗阻训练,加强盆底肌的活性和功能。

2、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2800360.3”的专利:“一种用于盆底肌修复的阴道哑铃”中记载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盆底肌修复的阴道哑铃,包括哑铃主体、绝缘层、电极加热片、usb充电线、usb接头、内置钢珠和外护套,哑铃主体的内侧壁与绝缘层的外侧壁固定粘接,绝缘层的内侧壁与电极加热片固定连接,usb充电线的一端与电极加热片电性连接,usb充电线的另一端延伸至哑铃主体的外部,usb接头与usb充电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存在阴道哑铃缺乏有效的压力感受,导致使用者在使用过后,不清楚恢复进度,不能根据已有的恢复进度循序渐进,提高恢复效果,导致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存在阴道哑铃缺乏有效的压力感受,导致使用者在使用过后,不清楚恢复进度,不能根据已有的恢复进度循序渐进,提高恢复效果,导致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一个安装外壳,在安装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固定支架、金属框以及电池组件;其中,固定支架与下壳体连接,电路板设置在安装固定支架上,并通过上壳体对电路板进行压紧;

4、在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用于支撑电路板,电路板与电池组件电连接,通过电池组件对电路板供电;在电路板的中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传导杆,传导杆与压力传感器抵接,用于向压力传感器传导压力;

5、在固定支架的侧面还设置有安装柱,安装柱穿过电路板设置,在安装柱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槽,金属框的一端转动设置第一安装槽的内部,金属框的另一端与上壳体固定连接;金属框用于带动上壳体移动。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凹槽,固定支架设置在凹槽的内部;在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柱,在固定支架的下方设置有与连接柱对应的安装孔,连接柱嵌入到安装孔的内部,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下壳体的端部还设置有固定部和线尾固定支架,其中,固定部固定设置在下壳体的内部,线尾固定支架与固定部固定连接。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部包括底座,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开口,开口的中部设置有立柱,立柱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贯穿立柱和底座,线尾固定支架设置在开口的内部,并通过上壳体对线尾固定支架进行压紧。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支架的端部设置有安装腔体,电池组件设置在安装腔体的内部;在下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安装凸台,安装凸台设置在下壳体的端部,安装凸台用于支撑电池。

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电池组件包括电池本体和充电线圈,其中,电池本体与充电线圈固定连接,且充电线圈设置在靠近下壳体端部的一侧。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下壳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接头,接头包括多根棱柱,多根棱柱一体成型;接头用于充电时,对安装外壳的固定。

12、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步骤s1,首先,使用者通过app与治疗装置连接,再将治疗装置放置到阴道内;

14、步骤s2,使用者通过用力收缩盆底肌,挤压治疗装置;

15、步骤s3,通过设置在治疗装置内的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数据;

16、步骤s4,压力传感器将压力数据反馈给app,并在app上显示出压力数据;

17、步骤s5,使用者通过app上显示出压力数据调整治疗装置的使用时间。

1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还需要对治疗装置进行压力校准,压力校准包括以下步骤:

19、步骤a1,静置治疗装置;

20、步骤a2,治疗装置接收到用户下发的校准命令;

21、步骤a3,治疗装置循环采集3s压力传感器数据;

22、步骤a4,加速度传感器判断治疗装置是否发生移动;如果是,则应答校准失败,如果不是,则应答校准成功;

23、步骤a5,采用中值滤波法计算基准值,后续获取的压力值减去该基准值参数的值作为实际压力值;

24、步骤a6,存储基准值到治疗装置内部。

2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a5中,确定治疗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后,将步骤a3中采集的压力传感器数据用于平均数计算和方差计算;方差公式如下:

26、

27、s2为样本方差,x为变量,为样本平均值,n为样本例数;

28、当方差小于一定阈值时,表明此次采样数据离散度小,则确定此次采样数据有效,并将该平均数值作为基准值参数。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在本专利技术中,治疗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还包括金属框,盆底肌用力时上壳体内部受金属框压力变形,使上壳体与下壳体闭合,上壳体中部的传导杆接触到压力传感器。放松时,上壳体复位,金属框拉起上壳体,使其一端与下壳体保持间隙,压力传感器也不再与上壳体的传导杆接触并受力。

31、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上壳体、下壳体与金属框配合,用于感受压力并通过传导杆将压力传导给压力传感器,使得压力采集更为准确快速,通过压力传感器有效的反映使用者的锻炼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装置本体包括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组成一个安装外壳,在安装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300)、固定支架(400)、金属框(112)以及电池组件;其中,固定支架(400)与下壳体(200)连接,电路板(300)设置在安装固定支架(400)上,并通过上壳体(100)对电路板(300)进行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壳体(200)的内部设置有凹槽(600),固定支架(400)设置在凹槽(600)的内部;在凹槽(600)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柱(113),在固定支架(400)的下方设置有与连接柱(113)对应的安装孔,连接柱(113)嵌入到安装孔的内部,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壳体(200)的端部还设置有固定部和线尾固定架(114),其中,固定部固定设置在下壳体(200)的内部,线尾固定架(114)与固定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部包括底座(115),底座(115)的中部设置有开口(116),开口(116)的中部设置有立柱(117),立柱(117)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18),第二安装槽(118)贯穿立柱(117)和底座(115),线尾固定架(114)设置在开口(116)的内部,并通过上壳体(100)对线尾固定架(114)进行压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支架(400)的端部设置有安装腔体(119),电池组件设置在安装腔体(119)的内部;在下壳体(200)的内部还设置有安装凸台(120),安装凸台(120)设置在下壳体(200)的端部,安装凸台(120)用于支撑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组件包括电池本体(501)和充电线圈(502),其中,电池本体(501)与充电线圈(502)固定连接,且充电线圈(502)设置在靠近下壳体(200)端部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壳体(200)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接头(121),接头(121)包括多根棱柱,多根棱柱一体成型;接头(121)用于充电时,对安装外壳的固定。

8.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1至权7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装置,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时还需要对治疗装置进行压力校准,压力校准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5中,确定治疗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后,将步骤A3中采集的压力传感器(800)数据用于平均数计算和方差计算;方差公式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装置本体包括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上壳体(100)和下壳体(200)组成一个安装外壳,在安装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300)、固定支架(400)、金属框(112)以及电池组件;其中,固定支架(400)与下壳体(200)连接,电路板(300)设置在安装固定支架(400)上,并通过上壳体(100)对电路板(300)进行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壳体(200)的内部设置有凹槽(600),固定支架(400)设置在凹槽(600)的内部;在凹槽(600)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柱(113),在固定支架(400)的下方设置有与连接柱(113)对应的安装孔,连接柱(113)嵌入到安装孔的内部,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壳体(200)的端部还设置有固定部和线尾固定架(114),其中,固定部固定设置在下壳体(200)的内部,线尾固定架(114)与固定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部包括底座(115),底座(115)的中部设置有开口(116),开口(116)的中部设置有立柱(117),立柱(117)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18),第二安装槽(118)贯穿立柱(117)和底座(115),线尾固定架(114)设置在开口(116)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梦玲郑亮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和睿沐康成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