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底肌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587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盆底肌检测装置,包括外皮层、上壳体、下壳体、安装支架、检测控制组件、金属框架、压力传感器和电池组件,上壳体设置在下壳体上且与下壳体配合,安装支架固定设置在下壳体的内部,检测控制组件固定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压力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检测控制组件上且与检测控制组件电连接,金属框架的一端设置在上壳体上,金属框架的另一端设置在下壳体上,在金属框架的作用下,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与上壳体上设置的压柱间隙配合,电池组件固定设置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且与检测控制组件电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均被套设在外皮层内。本盆底肌检测装置采用微型压力传感器检测盆底肌压力值,成本低、体积小、灵敏度和线性度高等特点。高等特点。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盆底肌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盆底肌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盆底肌是女性生殖器官的重要“承载”,由深层肌肉和表层肌肉组成。深层肌肉主要负责支撑膀胱、子宫及直肠等,表层肌肉则维持大小便、宫颈的紧缩度。
[0003]当女性怀孕时,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会导致腰部前凸,再加上肚子里的胎儿日益增重,久而久之,这些重量会超出盆底肌的承受压力,盆底肌就会变得松弛。此外,女性分娩时,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可能对盆底骨造成损伤,牵拉肌肉神经,间接损伤盆底肌。可以说,怀孕和生孩子的过程,都伴随着盆底肌损伤的风险。一般来说,在分娩后42天后,子宫恢复良好,无感染症状,才可进行;后3个月内,是进行盆底康复的最佳时机,否则随着年龄增大,肌肉越来越松弛,会增加治疗难度,且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盆底肌障碍发生率会越来越高。
[0004]盆底肌受损是可以挽回的,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后天的锻炼,加强肌肉的活性。阴道哑铃就是一种专用于修复盆底肌的康复工具。阴道哑铃由椭圆形小球组成,尾部连接一条细带方便取出来。女性可以根据说明书,将哑铃置于体内恰当的位置,用力收缩盆底肌,通过抗阻训练,加强盆底肌的活性和功能。传统的阴道哑铃由多个不同大小和重量的陶瓷或硅胶制成的哑铃组成一套产品,由专业医生指导使用。由于涉及个人私密隐私,治疗时间延续较长,训练方式枯燥乏味,因此很多患者嫌就医麻烦或羞于启齿,于是放弃治疗,造成病情拖延并加重。
[0005]目前盆底肌检测方式主要有肌电信号采集检测和压力检测两种方式。压力检测又细分为压力传感器、压敏电阻及空气气压检测等方式。压敏电阻存在漂移大,灵敏度不高,一致性差等缺点。空气气压检测存在充气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盆底肌检测装置。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一种盆底肌检测装置,包括外皮层、上壳体、下壳体、安装支架、检测控制组件、金属框架、压力传感器和电池组件,所述上壳体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且与所述下壳体配合,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内部,所述检测控制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控制组件上且与所述检测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金属框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金属框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在所述金属框架的作用下,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壳体上设置的压柱间隙配合,所述电池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且与所述检测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均被套设在所述外皮层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金属框架配合的第一安装槽,所述下壳体
上设置有与所述金属框架配合的第二安装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充电线圈和电池,所述充电线圈和所述电池均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充电线圈与所述电池配合,且所述电池与所述检测控制组件电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控制组件包括PCB板和微处理器,所述PCB板和所述微处理器的供电端均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PCB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PCB板上且与所述微处理器之间采用SPI或I2C数字接口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控制组件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之间采用SPI数字接口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控制组件还包括蓝牙,所述蓝牙集成在所述微处理器内部。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尾线支架,所述尾线支架与所述上壳体或者所述下壳体固定相连,所述尾线支架设置在所述外皮层内。
[0015]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框架为环形框架。
[0016]进一步地,所述外皮层为医用无毒硅胶层。
[0017]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压柱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L的取值范围为0<L≤2mm。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盆底肌检测装置采用微型压力传感器检测盆底肌压力值,成本低、体积小、灵敏度和线性度高等特点。
[0020]2)本盆底肌检测装置的外皮层采用医用无毒硅胶材料制成,对使用者不会造成伤害。电池组件采用无线充电方式,使得充电方便,外皮层也使得防水和安全等级高。
[0021]3)本盆底肌检测装置中设置加速度传感器,未使用时使本装置处于休眠状态,降低了设备功耗。同时又可实现用户在静止状态下的校准功能和静息检测功能,使检测数据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盆底肌检测装置的立体展开图;
[0023]图2为本盆底肌检测装置的剖面连接结构图;
[0024]图中,1

外皮层,2

上壳体,3

下壳体,4

安装支架,5

金属框架,6

压力传感器,7

压柱,8

第一安装槽,9

第二安装槽,10

充电线圈,11

电池,12

PCB板,13

尾线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参阅图1

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7]一种盆底肌检测装置,包括外皮层1、上壳体2、下壳体3、安装支架4、检测控制组件、金属框架5、压力传感器6和电池组件,上壳体2设置在下壳体3上且与下壳体3配合,安装
支架4固定设置在下壳体3的内部,检测控制组件固定设置在安装支架4上,压力传感器6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检测控制组件上且与检测控制组件电连接,金属框架5的一端设置在上壳体2上,金属框架5的另一端设置在下壳体3上,在金属框架5的作用下,压力传感器6的另一端与上壳体2上设置的压柱7间隙配合,电池组件固定设置在上壳体2与下壳体3之间且与检测控制组件电连接,上壳体2和下壳体均被套设在外皮层1内。金属框架5为环形框架,金属框架5的四个角设置在第二安装槽9中,金属框架5四条边的中部设置第一安装槽8,上壳体2和下壳体3受到压力靠近时,金属框架5的四个边弯曲,无压力后回归到初始状态。外皮层1为医用无毒硅胶层。压力传感器6与压柱7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L的取值范围为0<L≤2mm。上壳体2上设置有与金属框架5配合的第一安装槽8,下壳体3上设置有与金属框架5配合的第二安装槽9。其中,压力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盆底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皮层(1)、上壳体(2)、下壳体(3)、安装支架(4)、检测控制组件、金属框架(5)、压力传感器(6)和电池组件,所述上壳体(2)设置在所述下壳体(3)上且与所述下壳体(3)配合,所述安装支架(4)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壳体(3)的内部,所述检测控制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4)上,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控制组件上且与所述检测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金属框架(5)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上壳体(2)上,所述金属框架(5)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下壳体(3)上,在所述金属框架(5)的作用下,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壳体(2)上设置的压柱(7)间隙配合,所述电池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壳体(2)与所述下壳体(3)之间且与所述检测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上壳体(2)和所述下壳体均被套设在所述外皮层(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金属框架(5)配合的第一安装槽(8),所述下壳体(3)上设置有与所述金属框架(5)配合的第二安装槽(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盆底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充电线圈(10)和电池(11),所述充电线圈(10)和所述电池(11)均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壳体(2)与所述下壳体(3)之间,所述充电线圈(10)与所述电池(11)配合,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温梦玲刘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和睿沐康成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