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床层稳定控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073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流化床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流化床床层稳定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催化剂存在下,将反应原料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2)当流化床反应器内催化剂藏量为初装量的105%以上时,在线卸出催化剂;当流化床反应器密相区催化剂的中位粒径与初装催化剂的中位粒径的比值大于1时,于流化床反应器密相区卸出催化剂;当流化床反应器密相区催化剂的中位粒径与初装催化剂的中位粒径的比值小于1时,于流化床反应器稀相区卸出催化剂;该方法还包括步骤(3):向流化床反应器中补加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调控流化床反应器床层内催化剂粒度分布并维持流化床床层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化床反应的,具体涉及一种流化床床层稳定控制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流化床高传热传质优异特性,适用于放热大的反应体系,如氨化或氨氧化法生成相应地腈类通常采用流化床的工艺路线,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芳烃氨氧化制间苯二甲腈等。流化床内置的旋风分离器是机械气固分离,存在一定量的催化剂跑损,为保持装置的高效稳定运行,通常需补加比跑损量更多的催化剂补加剂。一方面是补充催化剂内的有效活性组份,另一个方面是补充从反应器内跑损的催化剂。因此,导致运行过程中催化剂藏量不断增加,最终偏离反应的优化操作范围,造成目标产品收率下降及原料单耗的增加。

2、工艺路线采用流化床的反应,一方面被气体夹带的催化剂经旋风分离器气固分离后,相对细颗粒催化剂更容易逃逸出反应器,使的床层内粒度分布往粗颗粒方向偏移;另一方面,催化剂在反应器内流化时,由于催化剂自身的碰撞摩擦以及与反应器內构件的撞击导致催化剂的破裂,使得床层内粒度分布往细颗粒方向偏移,两者均导致床层内催化剂粒度分布情况发生变化,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床层内催化剂粒度分布取决于两者的动态平衡。而催化剂粒度分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化床床层稳定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初装催化剂的中位粒径d(0.5)为30-200μm,优选为40-18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流化床反应器内催化剂藏量为初装量的110%以上,优选为110-14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对流化床反应器进行吹扫;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在流化床床层稳定控制系统中进行,该系统包括:催化剂补加器(9)、流化床反应器(1)、粗分罐(2)、气固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化床床层稳定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初装催化剂的中位粒径d(0.5)为30-200μm,优选为40-18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流化床反应器内催化剂藏量为初装量的110%以上,优选为110-14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对流化床反应器进行吹扫;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在流化床床层稳定控制系统中进行,该系统包括:催化剂补加器(9)、流化床反应器(1)、粗分罐(2)、气固分离设备(3)、卸剂阀以及水平设置在流化床反应器(1)内部的气体分布板(7);所述催化剂补加器(9)与流化床反应器(1)通过管线连通,所述催化剂补加器(9)用于向流化床反应器(1)内补加催化剂;所述流化床反应器(1)上设置有卸剂口,所述卸剂口与粗分罐(2)通过管线连通,所述粗分罐(2)与气固分离设备(3)通过管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乐吴粮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