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PCR芯片及其应用和检测生物毒性效应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072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毒性检测领域,公开了斑马鱼PCR芯片及其应用和检测生物毒性效应的方法。所述PCR芯片包括30对特异性引物,每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包括一个上游引物和一个下游引物,30对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60所示。所述的斑马鱼PCR芯片可以高通量测试油田化学剂及采出水生物毒性效应,通过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快速解读待测样品对斑马鱼胚胎神经毒性通路和毒性终点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毒性检测领域,具体涉及斑马鱼pcr芯片及其应用和检测生物毒性效应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各主要油田开发进入了中后期,油田采出液含水率高达70%,有的甚至超过90%,为了保证原油产量,不断加大的开采力度造成采出水的产量逐年升高。据统计,2011年我国油田回注水处理总量达22.6亿吨。根据辽河油田的数据,2019年各类稠油采出水约10万吨/天,其中深度处理回用热采注汽锅炉约8万吨/天,由于注采不平衡尚有约每日2万吨外排水量,占1/5。epa鉴定了1173种与水力压裂液、返排液或采出水有关的化学物质,页岩气开采使用的压裂液中含有569种可见报道的化学添加剂。辽河油田采用蒸汽驱开采稠油,助剂使用量较少,但采油污水中除烷烃类、醇类和酮类物质外,还含有40多种可生化性差的化学药剂成分。由于我国污水处理外排现行标准中仅有cod、氨氮、悬浮物和石油量等,并没有生态毒性或健康毒性检测要求。油田助剂贯穿于石油生产全过程,是实现油田储层改造、增产和残余油开采的一项重要手段。随着采油工艺的技术进步,油田助剂种类和用量越来越多。世界油田助剂用量在十年间以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斑马鱼PCR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PCR芯片包括30对特异性引物,每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包括一个上游引物和一个下游引物,30对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NO.60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马鱼PCR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斑马鱼PCR芯片还包括载体、染料、qPCR反应预混合液和RNase-free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马鱼PCR芯片,其特征在于,引物的浓度为8-12μM,优选为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马鱼PCR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PCR芯片的qPCR反应程序包括:在94℃预变性30s,再在9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斑马鱼pcr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pcr芯片包括30对特异性引物,每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包括一个上游引物和一个下游引物,30对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no.60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马鱼pcr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斑马鱼pcr芯片还包括载体、染料、qpcr反应预混合液和rnase-free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马鱼pcr芯片,其特征在于,引物的浓度为8-12μm,优选为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马鱼pcr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pcr芯片的qpcr反应程序包括:在94℃预变性30s,再在94℃变性5s,然后在58.22-61.54℃下退火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马鱼pcr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96孔板或384孔板。

6.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斑马鱼pcr芯片在油田化学剂或油田水样生物毒性效应检测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田化学剂包括油田钻探类助剂、原油开采类助剂和油气运输类助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田水样选自油田采出水。

9.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璐沈忱张焱天王曰杰赵盛李玲玲张昌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