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雾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0688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7
本技术涉及雾化领域,公开了一种气雾发生装置,包括相连接的吸嘴和雾化器;吸嘴包括吸嘴本体和密封件,密封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吸嘴本体嵌设于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之间。雾化器包括油杯以及设置于油杯中的雾化管,第一密封部抵接于雾化管的外壁,第二密封部抵接于油杯的内壁。一方面,吸嘴本体和密封件作为一个整体与雾化器进行装配连接,因此无需额外设置胶圈来实现密封,如此能够降低生产装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且在生产装配过程中不存在胶圈脱落、组装不平衡等导致的漏油问题。另一方面,当拆卸吸嘴后,油杯的开口处没有设置额外的胶圈,从而具有更大的注油空间,方便通过油杯的开口进行注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雾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雾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1、气雾发生装置又名虚拟香烟、电子烟,蒸汽烟等,主要供戒烟或替代香烟使用。

2、目前,气雾发生装置包括吸嘴和雾化器,雾化器包括油杯和中心管,中心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油杯中,另一端穿设于吸嘴中,在装配时,吸嘴与油杯之间以及吸嘴与雾化管之间分别通过胶圈来实现密封,具体的,在生产过程中,吸嘴底部的外圈套住一个胶圈,中心管外套设一个胶圈,通过将吸嘴相对于中心管下压,使得吸嘴与中心管进行结构配合固定,从而让吸嘴与中心管配合的同时形成两侧防漏油结构。

3、然而,上述实现方式,一方面,由于零部件较多,吸嘴、胶圈、油杯及中心管之间的装配较为繁琐,装配人工成本较高,且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胶圈脱落、组装不平衡等装配不到位导致的密封不紧、漏油等问题,另一方面,胶圈套在中心管上占用注油空间,导致注油空间变小,从而影响注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气雾发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套设于吸嘴、胶圈及雾化器装配过程繁琐、且容易出现装配不到位导致漏油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气雾发生装置,包括相连接的吸嘴和雾化器;所述吸嘴包括吸嘴本体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吸嘴本体嵌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之间;所述雾化器包括油杯以及设置于所述油杯中的雾化管,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内壁密封抵接于所述雾化管的外壁,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外壁密封抵接于所述油杯的内壁。

<p>3、可选地,所述吸嘴本体与所述密封件一体制造而成。

4、可选地,所述吸嘴本体包括主体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且朝向于所述油杯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段,所述第一密封段的外壁密封抵接于所述油杯的内壁,所述第一密封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且与所述第一密封部围合形成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凸起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

5、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部还包括第二密封段,所述第二密封段与所述第一密封段相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段抵接于所述油杯的端部。

6、可选地,所述吸嘴本体还包括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壁;所述第二密封部还包括第三密封段,所述第三密封段与所述第二密封段相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密封段围合形成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凸起部收容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

7、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外壁设有第一凸环,所述第一凸环与所述雾化管的外壁密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外壁设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与所述油杯的内壁密封抵接。

8、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部还包括第四密封段,所述第四密封段与所述第三密封段相连接,且所述第四密封段设置于所述主体部远离于所述油杯的一端端面。

9、可选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雾化管远离于所述油杯的一端,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吸嘴本体卡接。

10、可选地,所述连接管包括管本体和弹性臂,所述管本体与所述雾化管相连接,所述弹性臂凸设于所述管本体的外壁,所述弹性臂的外壁与所述管本体的外壁形成定位槽;所述吸嘴本体还包括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且沿靠近所述雾化管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三凸起部经所述定位槽卡接于所述管本体,且所述第三凸起部抵靠于所述弹性臂靠近于所述管本体的端面。

11、可选地,所述弹性臂包括导向面,沿所述弹性臂远离于所述管本体的一端至所述弹性臂连接于所述管本体的一端,所述导向面逐渐远离于所述雾化管的轴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气雾发生装置,包括相连接的吸嘴和雾化器;吸嘴包括吸嘴本体和密封件,密封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吸嘴本体嵌设于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之间。雾化器包括油杯以及设置于油杯中的雾化管,当吸嘴装配至雾化器后,第一密封部的内壁密封抵接于雾化管的外壁,第二密封部的外壁密封抵接于油杯的内壁,从而保障油杯的密封性能,避免油杯漏油。一方面,吸嘴本体和密封件作为一个整体与雾化器进行装配连接,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分别与雾化管和油杯密封连接,因此无需额外设置胶圈来实现密封,如此能够降低生产装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且在生产装配过程中不存在胶圈脱落、组装不平衡等导致的漏油问题。另一方面,吸嘴本体和密封件可作为一个整体一并拆卸,当拆卸吸嘴后,油杯的开口边缘没有设置额外的胶圈,从而油杯的开口较大,具有更大的注油空间,方便使用者通过油杯的开口进行注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吸嘴和雾化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本体与所述密封件一体制造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本体包括主体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且朝向于所述油杯方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还包括第二密封段,所述第二密封段与所述第一密封段相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段抵接于所述油杯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本体还包括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外壁设有第一凸环,所述第一凸环与所述雾化管的外壁密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外壁设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与所述油杯的内壁密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还包括第四密封段,所述第四密封段与所述第三密封段相连接,且所述第四密封段设置于所述主体部远离于所述油杯的一端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雾化管远离于所述油杯的一端,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吸嘴本体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管本体和弹性臂,所述管本体与所述雾化管相连接,所述弹性臂凸设于所述管本体的外壁,所述弹性臂的外壁与所述管本体的外壁形成定位槽;所述吸嘴本体还包括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且沿靠近所述雾化管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三凸起部经所述定位槽卡接于所述管本体,且所述第三凸起部抵靠于所述弹性臂靠近于所述管本体的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包括导向面,沿所述弹性臂远离于所述管本体的一端至所述弹性臂连接于所述管本体的一端,所述导向面逐渐远离于所述雾化管的轴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吸嘴和雾化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本体与所述密封件一体制造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本体包括主体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且朝向于所述油杯方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还包括第二密封段,所述第二密封段与所述第一密封段相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段抵接于所述油杯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本体还包括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外壁设有第一凸环,所述第一凸环与所述雾化管的外壁密封抵接;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外壁设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与所述油杯的内壁密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庆城冯继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麦瑞市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