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系统及电子雾化装置和雾化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0615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6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系统及电子雾化装置和雾化器,雾化器包括储液腔、雾化组件、与所述雾化组件连通供气溶胶输出的出气口、以及至少部分装配于所述储液腔中的进液结构;所述进液结构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相对于所述出气口设置且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出气口方向可移动套设于所述雾化组件上;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至少部分形成于所述进液管上;所述进液管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储液腔连通,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组件隔断;所述进液管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储液腔隔断,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组件连通。该雾化器注液操作简单,且不易残留液态基质于雾化器表面,进而不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雾化领域,尤其涉及电子雾化系统及电子雾化装置和雾化器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电子雾化系统通常在雾化壳上设置有与雾化腔连通的注液口,在注液口处安装有可打开或者关闭的盖子,该盖子可以为硅胶塞或者塑胶盖子;需要注液时一般需要先打开盖子,再注液然后在关闭盖子,这种注液方式操作繁琐且注液后容易在注液口残留液态基质,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系统及电子雾化装置和雾化器。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器,包括储液腔、雾化组件、与所述雾化组件连通供气溶胶输出的出气口、以及至少部分装配于所述储液腔中的进液结构;

3、所述进液结构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相对于所述出气口设置且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出气口方向可移动套设于所述雾化组件上;

4、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至少部分形成于所述进液管上;

5、所述进液管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储液腔连通,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组件隔断;所述进液管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储液腔隔断,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组件连通。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形成部分所述进液通道的进液孔,所述进液管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液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进液管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进液孔与所述储液腔隔断。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结构还包括密封连件,所述密封连接件设置于所述雾化组件以及所述出气口之间;

8、所述密封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通道;

9、所述进液管设有所述进液孔的一段可移动地插设于通道中;

10、所述进液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进液管上,且位于所述进液孔远离所述出气口的一侧,所述进液管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件随所述进液管的移动而带出所述通道,所述进液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11、所述进液管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所述进液管与所述通道的通道壁之间的间隙,所述进液孔与所述储液腔隔断。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座以及设置于所述雾化座中的雾化芯,所述进液管可移动套设于所述雾化座上。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液管中的弹性件;

14、所述雾化座的外壁凸出设置有支撑面;

15、所述进液管内壁设置有挡壁;

16、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支撑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挡壁抵接。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上设置有供液孔,所述供液孔与所述雾化芯连通,所述进液管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液管遮挡所述供液孔以隔断所述供液孔和所述储液腔;所述进液管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供液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供液孔远离所述出气口的一侧;所述进液管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进液管与所述雾化组件之间。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进液通道独立设置,所述进液管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进液管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储液腔隔断。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道的横切方向上具有最小宽度尺寸,所述最小宽度尺寸大于1mm。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道形成于所述进液管的外壁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壳,所述出气口设置于所述雾化壳上,所述储液腔形成于所述雾化壳中;

23、所述进液结构和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壳中。

24、本技术还构造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本技术所述的雾化器以及与所述雾化器连接的供电组件。

25、本技术还构造一种电子雾化系统,包括本技术所述的雾化器以及注液装置,所述注液装置包括注液管,所述注液管至少部分可拆卸地从所述雾化器的出气口插设于所述雾化器的进液管中,并带动所述进液管在所述第二位置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之间移动。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液管上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管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进液管时,所述注液孔与所述进液孔连通。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液孔的孔径为0.5~2.0mm。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液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注液管连通的储液结构。

29、实施本技术电子雾化系统及电子雾化装置和雾化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雾化器通过设置形成有部分进液通道且可移动套设于雾化组件上的进液管,在进液管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进液通道与储液腔连通且储液腔与雾化组件隔断,进而可实现向储液腔注入液态基质;在进液管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进液通道与储液腔隔断且储液腔与雾化组件连通,雾化组件可雾化储液腔输送而来液态基质。该雾化器注液操作简单,且不易残留液态基质于雾化器表面,进而不影响用户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腔(13)、雾化组件(20)、与所述雾化组件(20)连通供气溶胶输出的出气口(14)、以及至少部分装配于所述储液腔(13)中的进液结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32)的管壁上设置有形成部分所述进液通道(40)的进液孔(3221),所述进液管(32)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液孔(3221)与所述储液腔(13)连通;所述进液管(32)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进液孔(3221)与所述储液腔(13)隔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结构(30)还包括密封连接件(31),所述密封连接件(31)设置于所述雾化组件(20)以及所述出气口(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20)包括雾化座(21)以及设置于所述雾化座(21)中的雾化芯(22),所述进液管(32)可移动套设于所述雾化座(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结构(30)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液管(32)中的弹性件(3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21)上设置有供液孔(2111),所述供液孔(2111)与所述雾化芯(22)连通,所述进液管(32)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液管(32)遮挡所述供液孔(2111)以隔断所述供液孔(2111)和所述储液腔(13);所述进液管(32)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供液孔(2111)与所述储液腔(1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第二密封件(60),所述第二密封件(60)设置于所述供液孔(2111)远离所述出气口(14)的一侧;所述进液管(32)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件(60)设置于所述进液管(32)与所述雾化组件(2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排气通道(50),所述排气通道(50)与所述进液通道(40)独立设置,所述进液管(32)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排气通道(50)与所述储液腔(13)连通,所述进液管(32)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排气通道(50)与所述储液腔(13)隔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50)的横切方向上具有最小宽度尺寸,所述最小宽度尺寸大于1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50)形成于所述进液管(32)的外壁且与所述出气口(14)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壳(10),所述出气口(14)设置于所述雾化壳(10)上,所述储液腔(13)形成于所述雾化壳(10)中;

12.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1)以及与所述雾化器(1)连接的供电组件。

13.一种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1)以及注液装置(2),所述注液装置(2)包括注液管(202),所述注液管(202)至少部分可拆卸地从所述雾化器(1)的出气口(14)插设于所述雾化器(1)的进液管(32)中,并带动所述进液管(32)在所述第二位置以及所述第一位置之间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202)上设置有注液孔(2021),所述注液管(202)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进液管(32)时,所述注液孔(2021)与所述进液孔(3221)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2021)的孔径为0.5~2.0mm。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装置(2)还包括与所述注液管(202)连通的储液结构(20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腔(13)、雾化组件(20)、与所述雾化组件(20)连通供气溶胶输出的出气口(14)、以及至少部分装配于所述储液腔(13)中的进液结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32)的管壁上设置有形成部分所述进液通道(40)的进液孔(3221),所述进液管(32)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液孔(3221)与所述储液腔(13)连通;所述进液管(32)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进液孔(3221)与所述储液腔(13)隔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结构(30)还包括密封连接件(31),所述密封连接件(31)设置于所述雾化组件(20)以及所述出气口(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20)包括雾化座(21)以及设置于所述雾化座(21)中的雾化芯(22),所述进液管(32)可移动套设于所述雾化座(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结构(30)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液管(32)中的弹性件(3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21)上设置有供液孔(2111),所述供液孔(2111)与所述雾化芯(22)连通,所述进液管(32)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液管(32)遮挡所述供液孔(2111)以隔断所述供液孔(2111)和所述储液腔(13);所述进液管(32)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供液孔(2111)与所述储液腔(1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第二密封件(60),所述第二密封件(60)设置于所述供液孔(2111)远离所述出气口(14)的一侧;所述进液管(32)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件(60)设置于所述进液管(32)与所述雾化组件(2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