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鲜平专利>正文

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0624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6
本技术提供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多功能连接机构。该桑和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通过多功能连接机构包括加固板、支撑板、连接凹槽、连接卡块、旋转轴和连接板,在需要使用桑和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时,多组加固板的设置,使水泥在加入后浇带后,有多个支撑点分散水泥给支撑板压力,防止支撑板受力过高,引发支撑板角度的变化,在多组支撑板进行连接时,连接板通过旋转轴旋转,使连接板与连接卡块卡槽连接,将多组支撑板连接,桑和板两侧的连接凸块卡入支撑板两侧的连接凹槽内部,将桑和板与支撑板相连,止水封层防止桑和板吸附水泥中的液体,使桑和板发生形变,影响下次使用,磁吸块在多组桑和板相连时提供吸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1、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故此,特别需要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

2、现有的桑和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两侧的支撑板不足以支撑由水泥硬化过程中膨胀而产生的力,在受力过大时容易造成支撑板在水平方向的形变,使支撑板在水平方向位移,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3、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桑和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两侧的支撑板不足以支撑由水泥硬化过程中膨胀而产生的力,在受力过大时容易造成支撑板在水平方向的形变,使支撑板在水平方向位移,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多功能连接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两侧设置有多功能连接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支撑板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卡块,所述支撑板的右侧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板。

3、优选地,所述多功能连接机构包括加固板、支撑板、连接凹槽、连接卡块、旋转轴和连接板。

4、优选地,所述加固板在支撑板内部均匀排布,所述支撑板关于装置主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5、优选地,所述连接板通过旋转轴与支撑板构成旋转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旋转轴之间为焊接。

6、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桑和板、连接凸块、止水封层和磁吸块,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设置有桑和板,所述桑和板的两侧连接有连接凸块,所述桑和板的下端连接有止水封层,所述桑和板的两端设置有磁吸块。

7、优选地,所述连接凸块与连接凹槽之间为卡槽连接,所述连接凸块与连接凹槽之间为一一对应设置。

8、优选地,所述止水封层与桑和板之间为粘连连接,所述止水封层与桑和板尺寸相匹配。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技术提供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通过多功能连接机构包括加固板、支撑板、连接凹槽、连接卡块、旋转轴和连接板,在需要使用桑和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时,多组加固板的设置,使水泥在加入后浇带后,有多个支撑点分散水泥给支撑板压力,防止支撑板受力过高,引发支撑板角度的变化,在多组支撑板进行连接时,连接板通过旋转轴旋转,使连接板与连接卡块卡槽连接,将多组支撑板连接。

11、本技术提供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包括桑和板、连接凸块、止水封层和磁吸块,在需要使用桑和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时,桑和板两侧的连接凸块卡入支撑板两侧的连接凹槽内部,将桑和板与支撑板相连,止水封层防止桑和板吸附水泥中的液体,使桑和板发生形变,影响下次使用,磁吸块在多组桑和板相连时提供吸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和多功能连接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多功能连接机构(2),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装置(3),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加固板(201),所述加固板(201)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板(202),支撑板(20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凹槽(203),所述支撑板(202)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卡块(204),所述支撑板(202)的右侧设置有旋转轴(205),所述旋转轴(205)的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板(2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连接机构(2)包括加固板(201)、支撑板(202)、连接凹槽(203)、连接卡块(204)、旋转轴(205)和连接板(2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201)在支撑板(202)内部均匀排布,所述支撑板(202)关于装置主体(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06)通过旋转轴(205)与支撑板(202)构成旋转连接,所述连接板(206)与旋转轴(205)之间为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桑和板(301)、连接凸块(302)、止水封层(303)和磁吸块(304),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桑和板(301),所述桑和板(301)的两侧连接有连接凸块(302),所述桑和板(301)的下端连接有止水封层(303),所述桑和板(301)的两端设置有磁吸块(3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块(302)与连接凹槽(203)之间为卡槽连接,所述连接凸块(302)与连接凹槽(203)之间为一一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封层(303)与桑和板(301)之间为粘连连接,所述止水封层(303)与桑和板(301)尺寸相匹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和多功能连接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多功能连接机构(2),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装置(3),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加固板(201),所述加固板(201)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板(202),支撑板(20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凹槽(203),所述支撑板(202)的左侧设置有连接卡块(204),所述支撑板(202)的右侧设置有旋转轴(205),所述旋转轴(205)的另一侧连接有连接板(2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连接机构(2)包括加固板(201)、支撑板(202)、连接凹槽(203)、连接卡块(204)、旋转轴(205)和连接板(2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板(201)在支撑板(202)内部均匀排布,所述支撑板(202)关于装置主体(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鲜平
申请(专利权)人:王鲜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