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0561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6
本技术涉及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包括底座和置于底座上的锅体,所述锅体内腔分设出两个独立设置的烹调区域,所述锅体的底部设置有对两个烹调区域同步加热的电发热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单控制系统,所述单控制系统与电发热体电性连接;所述锅体的底部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烹调区域单独对应的第一温控器和第二温控器,所述第一温控器和第二温控器串接在单控制系统与电发热体之间,并通过第一温控器和第二温控器对两个烹调区域实现双区温控;此款鸳鸯锅在原有单温控器的基础上增加多一个温控器,使两个温控器各自负责感应对应烹调区域温度,在其中一烹调区域温度过高时,至少停止对应的电发热体加热,防止干烧熔胶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烹调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的鸳鸯火锅设备,通常会在锅体内设置有隔板,通过隔板将锅体内腔分设出两个相互独立的烹调区域a和烹调区域b,并且通过单条发热管对烹调区域a和烹调区域b同时进行加热,因此普遍只会在火锅设备的一侧设置一个突跳温控器与烹调区域a对应感温,当出现锅体的烹调区域a进行打火锅,而烹调区域b进行煎煮食物时,可能会出现烹调区域b的一侧温度过高,但又由于突跳温控器与烹调区域b的距离较远造成高温检测不到,就会出现烹调区域b的温度过高导致内部零件损坏,即出现干烧的情况出现,严重时会导致设备出现熔胶等危险情况发生,而有部分火锅设备则将突跳温控器设置在烹调区域a和烹调区域b之间的中间位置,通过突跳温控器同时感应两边的温度,但即使采用该方式进行感温,其温控的精准度不能保证,因此本申请人通过结构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方案,供消费者选择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其主要作用是在原有单温控器的基础上增加多一个温控器,在单控制系统中实现双区温控。

2、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包括底座和置于底座上的锅体,所述锅体内腔分设出两个独立设置的烹调区域,所述锅体的底部设置有对两个烹调区域同步加热的电发热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单控制系统,所述单控制系统与电发热体电性连接;所述锅体的底部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烹调区域单独对应的第一温控器和第二温控器,所述第一温控器和第二温控器串接在单控制系统与电发热体之间,并通过第一温控器和第二温控器对两个烹调区域实现双区温控。

3、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4、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电发热体包括有同步加热两个烹调区域的单条发热管,所述第一温控器和第二温控器依次串接在所述单条发热管与单控制系统之间。

5、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发热体包括有同步加热各自烹调区域的两条发热管,两条发热管与单控制系统并接,且所述第一温控器串接在其中一发热管与单控制系统之间,所述第二温控器串接在另一发热管与单控制系统之间。

6、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锅体可拆装座设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包括有底座外壳和连接在底座外壳顶部的隔热罩,所述隔热罩凹设形成适配锅体底部的定位腔,并且所述第一温控器和第二温控器装配连接在隔热罩上或/和锅体底部。

7、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温控器或/和第二温控器固定连接在隔热罩上、且其感温端面相抵在隔热罩的底面上,或/和,所述隔热罩上设置有弹性结构,所述第一温控器或/和第二感温器连接在弹性结构,并且其感温端面通过弹性结构弹性相抵在锅体底面。

8、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锅体底部对应第一温控器或/和第二感温器向下延伸有一体连接的导热柱,所述第一温控器或第二感温器的感温端面相抵或弹性相抵在导热柱的底面上。

9、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通过导向件固定连接在隔热罩下方,所述第一温控器或第二感温器中的封盖滑动连接在导向件上,且导向件外套设有相抵在固定架与封盖之间的复位弹簧,并且所述隔热罩上对应导热柱开设有通孔,第一温控器或第二感温器的感温端面穿过通孔与锅体或导热柱的底面相抵。

10、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发热体固定连接在锅体底部,所述锅体底部设置有与电发热体电性连接的电极端头,所述底座上对应设置有与电极端头相接的电耦接座,所述电耦接座与单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11、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锅体的底部延伸有若干只锅体支脚,所述锅体支脚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电发热体的厚度,并且所述隔热罩上对应锅体支脚设置有若干只定位凹槽。

12、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控制系统包括有设置在底座内的电控板以及设置在底座外表面的单个控制键,所述电控板通过电路与电发热体和控制键电性连接, 通过控制键控制电发热体对两个烹调区域进行加热。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技术的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此款鸳鸯锅在原有单温控器的基础上增加多一个温控器,使两个温控器各自负责感应对应烹调区域温度,实现双曲温控功能,在其中一烹调区域温度过高时,至少停止对应该烹调区域的电发热体加热,能够防止高温损坏内部零件、甚至出现干烧熔胶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包括底座(1)和置于底座(1)上的锅体(2),所述锅体(2)内腔分设出两个独立设置的烹调区域(201),所述锅体(2)的底部设置有对两个烹调区域(201)同步加热的电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单控制系统,所述单控制系统与电发热体电性连接;所述锅体(2)的底部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烹调区域(201)单独对应的第一温控器(3)和第二温控器(4),所述第一温控器(3)和第二温控器(4)串接在单控制系统与电发热体之间,并通过第一温控器(3)和第二温控器(4)对两个烹调区域(201)实现双区温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体包括有同步加热两个烹调区域(201)的单条发热管(5),所述第一温控器(3)和第二温控器(4)依次串接在所述单条发热管(5)与单控制系统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体包括有同步加热各自烹调区域(201)的两条发热管(5),两条发热管(5)与单控制系统并接,且所述第一温控器(3)串接在其中一发热管(5)与单控制系统之间,所述第二温控器(4)串接在另一发热管(5)与单控制系统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2)可拆装座设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包括有底座外壳(11)和连接在底座外壳(11)顶部的隔热罩(12),所述隔热罩(12)凹设形成适配锅体(2)底部的定位腔(121),并且所述第一温控器(3)和第二温控器(4)装配连接在隔热罩(12)上或/和锅体(2)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控器(3)或/和第二温控器(4)固定连接在隔热罩(12)上、且其感温端面相抵在隔热罩(12)的底面上,或/和,所述隔热罩(12)上设置有弹性结构(6),所述第一温控器(3)或/和第二温控器(4)连接在弹性结构(6),并且其感温端面通过弹性结构(6)弹性相抵在锅体(2)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2)底部对应第一温控器(3)或/和第二温控器(4)向下延伸有一体连接的导热柱(21),所述第一温控器(3)或第二温控器(4)的感温端面相抵或弹性相抵在导热柱(21)的底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6)包括固定架(61),所述固定架(61)通过导向件(62)固定连接在隔热罩(12)下方,所述第一温控器(3)或第二温控器(4)中的封盖滑动连接在导向件(62)上,且导向件(62)外套设有相抵在固定架(61)与封盖之间的复位弹簧(63),并且所述隔热罩(12)上对应导热柱(21)开设有通孔(122), 第一温控器(3)或第二温控器(4)的感温端面穿过通孔(122)与锅体(2)或导热柱(21)的底面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体固定连接在锅体(2)底部,所述锅体(2)底部设置有与电发热体电性连接的电极端头,所述底座(1)上对应设置有与电极端头相接的电耦接座(7),所述电耦接座(7)与单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2)的底部延伸有若干只锅体支脚(22),所述锅体支脚(22)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电发热体的厚度,并且所述隔热罩(12)上对应锅体支脚(22)设置有若干只定位凹槽(12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控制系统包括有设置在底座(1)内的电控板(8)以及设置在底座(1)外表面的单个控制键(9),所述电控板(8)通过电路与电发热体和控制键(9)电性连接, 通过控制键(9)控制电发热体对两个烹调区域(201)进行加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包括底座(1)和置于底座(1)上的锅体(2),所述锅体(2)内腔分设出两个独立设置的烹调区域(201),所述锅体(2)的底部设置有对两个烹调区域(201)同步加热的电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单控制系统,所述单控制系统与电发热体电性连接;所述锅体(2)的底部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烹调区域(201)单独对应的第一温控器(3)和第二温控器(4),所述第一温控器(3)和第二温控器(4)串接在单控制系统与电发热体之间,并通过第一温控器(3)和第二温控器(4)对两个烹调区域(201)实现双区温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体包括有同步加热两个烹调区域(201)的单条发热管(5),所述第一温控器(3)和第二温控器(4)依次串接在所述单条发热管(5)与单控制系统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体包括有同步加热各自烹调区域(201)的两条发热管(5),两条发热管(5)与单控制系统并接,且所述第一温控器(3)串接在其中一发热管(5)与单控制系统之间,所述第二温控器(4)串接在另一发热管(5)与单控制系统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2)可拆装座设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包括有底座外壳(11)和连接在底座外壳(11)顶部的隔热罩(12),所述隔热罩(12)凹设形成适配锅体(2)底部的定位腔(121),并且所述第一温控器(3)和第二温控器(4)装配连接在隔热罩(12)上或/和锅体(2)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鸳鸯锅的双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控器(3)或/和第二温控器(4)固定连接在隔热罩(12)上、且其感温端面相抵在隔热罩(12)的底面上,或/和,所述隔热罩(12)上设置有弹性结构(6),所述第一温控器(3)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清东李振生刘玉周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跃龙生活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