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护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0554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航道护岸结构。航道护岸结构包括:基体,基体的上表面具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第一护岸板,第一护岸板与基体连接且第一护岸板的至少一部分覆盖于第一倾斜面,第一护岸板开设有种植孔,种植孔内容置有种植土层,用于种植植被,第一倾斜面处开设有蓄水槽,蓄水槽与种植孔连通;第二护岸板,第二护岸板与基体连接且覆盖于第二倾斜面,第二护岸板开设有引水槽,引水槽沿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延伸且下端与引水管连接。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航道护岸结构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道防护,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航道护岸结构


技术介绍

1、航道是指为船舶航行所规定或设置包括建设的船舶航行通道,护岸是指在河道岸坡上采取人工加固方式的用块石或砼铺砌以保护河岸的工程措施,用来防御波浪、水流的侵袭和淘刷及地下水作用,维持岸线稳定的构筑物。目前,航道护岸仍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普遍存在且危害较大的是水流对航道岸滩的冲刷侵蚀。若航道岸滩长期遭受水流的冲刷作用,将会导致冲刷段岸坡逐渐变陡,大大降低岸坡的稳定性,加剧岸滩坍塌滑坡的风险,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如果沿岸还存在建构筑物或其他基础配套设施时,则可能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2、现有技术中的护岸结构,在遇到雨季或者水量较大时,大量的水流停留在护岸坡体表面,不能及时的进行引流,会极易导致种植区的植物根部松动,被水浸泡,导致的草皮和泥土流失,从而对护岸结构造成损坏。在长期干旱时,岸坡上种植的植物又会因长期缺水而影响其正常生长。而种植的植被需要定期浇水,较为麻烦,还会导致人工浇水造成的劳动力损失以及不必要的后续成本。

3、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航道护岸结构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道护岸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航道护岸结构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航道护岸结构,包括:基体,基体的上表面具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第一护岸板,第一护岸板与基体连接且第一护岸板的至少一部分覆盖于第一倾斜面,第一护岸板开设有种植孔,种植孔内容置有种植土层,用于种植植被,第一倾斜面处开设有蓄水槽,蓄水槽与种植孔连通;第二护岸板,第二护岸板与基体连接且覆盖于第二倾斜面,第二护岸板开设有引水槽,引水槽沿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延伸且下端与引水管连接。

3、进一步地,第一倾斜面位于第二倾斜面的上侧。

4、进一步地,种植孔为多个,多个种植孔呈矩阵排布;和/或蓄水槽为多个,多个蓄水槽间隔设置;和/或引水槽为多个,多个引水槽沿第二护岸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或交叉设置;和/或引水管为多个,多个引水管与多个引水槽对应设置。

5、进一步地,第一护岸板为透水性混凝土滤板;和/或第二护岸板为防渗性混凝土滤板。

6、进一步地,第一护岸板具有第一连接桩,第一倾斜面对应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连接桩伸入第一安装孔,以使第一护岸板与基体连接;和/或第二护岸板具有第二连接桩,第二倾斜面对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连接桩伸入第二安装孔,以使第二护岸板与基体连接。

7、进一步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之间具有过渡面,航道护岸结构还包括挡土墙和挡水墙,挡土墙和挡水墙沿基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分别设置在过渡面的两侧,挡土墙和挡水墙之间形成隔沟,其中,挡土墙相对于挡水墙靠近第一倾斜面。

8、进一步地,挡水墙的高度高于挡土墙的高度。

9、进一步地,基体靠近航道的一端设置有基岩,航道护岸结构还包括减震组件,减震组件设置在基岩靠近航道一侧的侧壁。

10、进一步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橡胶圈和减震器,减震橡胶圈和减震器间隔设置。

11、进一步地,航道护岸结构还包括水位测杆,水位测杆设置在基岩上。

12、进一步地,航道护岸结构还包括风速风向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设置在水位测杆的顶端。

13、进一步地,航道护岸结构还包括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和过滤网罩,过滤箱的进口与引水管连接,过滤箱的内部容置有过滤材料,过滤网罩设置在过滤箱的出口处。

14、进一步地,航道护岸结构还包括照明件,照明件设置在基体顶部的岸坡处。

15、进一步地,航道护岸结构还包括草皮层,草皮层设置在第一护岸板对应于第一倾斜面的表面。

16、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航道护岸结构包括基体、第一护岸板和第二护岸板,基体的上表面具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第一护岸板与基体连接且第一护岸板的至少一部分覆盖于第一倾斜面,第一护岸板开设有种植孔,种植孔内容置有种植土层,用于种植植被,第一倾斜面处开设有蓄水槽,蓄水槽与种植孔连通,第二护岸板与基体连接且覆盖于第二倾斜面,第二护岸板开设有引水槽,引水槽沿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延伸且下端与引水管连接,这样第一护岸板能够形成植被种植区,在遭受强降雨情况下,位于种植区坡体表面的水流可以进入坡面内部的蓄水槽内存储起来,而在之后的干旱天气时,种植区的植被能通过种植孔自动从蓄水槽内补给水分,从而有效防止泥土流失,避免航道护岸结构发生塌陷,进一步的,当河流冲击航道护岸结构时,引水槽能够将水流汇集起来并通过引水管重新汇入河流,从而减少水流冲击对航道护岸结构的损伤,同时减少泥土流失,减少航道护岸结构发生坍塌的概率,大大提高了航道护岸结构的稳定性,且防止引水槽内产生异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航道护岸结构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此外,上述设置还避免了人工浇水造成的劳动力损失,减少不必要的后续成本,使得绿植管理更加轻松,增加了生态美观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2)位于所述第二倾斜面(4)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2)和所述第二倾斜面(4)之间具有过渡面(3),所述航道护岸结构还包括挡土墙(12)和挡水墙(14),所述挡土墙(12)和所述挡水墙(14)沿所述基体(6)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分别设置在所述过渡面(3)的两侧,所述挡土墙(12)和所述挡水墙(14)之间形成隔沟(13),其中,所述挡土墙(12)相对于所述挡水墙(14)靠近所述第一倾斜面(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墙(14)的高度高于所述挡土墙(12)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6)靠近航道的一端设置有基岩(5),所述航道护岸结构还包括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岩(5)靠近所述航道一侧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橡胶圈(21)和减震器(22),所述减震橡胶圈(21)和所述减震器(22)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航道护岸结构还包括水位测杆(18),所述水位测杆(18)设置在所述基岩(5)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航道护岸结构还包括风速风向传感器(19),所述风速风向传感器(19)设置在所述水位测杆(18)的顶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航道护岸结构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25)和过滤网罩(24),所述过滤箱(25)的进口与所述引水管(20)连接,所述过滤箱(25)的内部容置有过滤材料(23),所述过滤网罩(24)设置在所述过滤箱(25)的出口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航道护岸结构还包括照明件(7),所述照明件(7)设置在所述基体(6)顶部的岸坡(1)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航道护岸结构还包括草皮层,所述草皮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护岸板(11)对应于所述第一倾斜面(2)的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2)位于所述第二倾斜面(4)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2)和所述第二倾斜面(4)之间具有过渡面(3),所述航道护岸结构还包括挡土墙(12)和挡水墙(14),所述挡土墙(12)和所述挡水墙(14)沿所述基体(6)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分别设置在所述过渡面(3)的两侧,所述挡土墙(12)和所述挡水墙(14)之间形成隔沟(13),其中,所述挡土墙(12)相对于所述挡水墙(14)靠近所述第一倾斜面(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墙(14)的高度高于所述挡土墙(12)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道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6)靠近航道的一端设置有基岩(5),所述航道护岸结构还包括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岩(5)靠近所述航道一侧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木子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