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0463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具体涉及空气调节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顶端安装有室外新风口,所述室外新风口底端安装有排风口,所述箱体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一回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一侧设置有第二回风口,所述箱体另一侧安装有室内新风管,所述箱体内部一端安装有与室外新风口连接的清洁箱,所述清洁箱内配合安装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箱一侧连接有全热交换器,所述清洁箱与全热交换器连接处安装有第二滤网。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自动对用于对室外空气进行过滤的滤网进行自动清洁,保障通风顺畅性,同时,能够提高排入室内空气的空气流速和扩大排出面积,从而提高室内空气被净化效率,快速提高室内空气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对于空气质量问题也更加重视,新风系统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家居场所、办公场所和商业场所。

2、新风系统通常包括有净化系统和全热交换器,净化系统用于在室外空气进入室内时对空气进行净化,主要的净化措施包括过滤、杀菌消毒、增氧,全热交换器能交换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的热量,使室内的温度能保持在一个较平稳的水平,避免由于大量吸入室外冷空气或热空气,导致室内温度突变。

3、现有的技术中,新风装置内的净化系统内,在外部新风口以及室内新风口处均需要采用过滤网进行灰尘过滤,在两个过滤端中,外部新风口的滤网进行过滤时,灰尘堆积较快,不能够自动清理,堵塞滤网,从而在长时间使用下,造成进风速度变慢,以及室内新风口吹入的空气流速受到进风风机的影响,不能够在额定功率下提高风速,且由于室内新风口筒状结构的设定,不能够改变通风范围,从而降低了室内空气净化的效率,因此,现提出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顶端安装有室外新风口,所述室外新风口底端安装有排风口,所述箱体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第一回风口,所述第一回风口一侧设置有第二回风口,所述箱体另一侧安装有室内新风管,所述箱体内部一端安装有与室外新风口连接的清洁箱,所述清洁箱内配合安装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箱一侧连接有全热交换器,所述清洁箱与全热交换器连接处安装有第二滤网,所述清洁机构与第二滤网配合设置,所述全热交换器一侧安装有水盘管换热器,所述水盘管换热器一侧设置有进风风机,所述进风风机一侧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室内新风管设置在第二滤网外侧,所述全热交换器下方设置有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与排风口连接配合。

3、优选地,所述箱体一端内部安装有分隔板,且全热交换器底部由分隔板支撑,排风风机设置在分隔板底部形成的排风仓内。

4、优选地,所述全热交换器中部贯穿安装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顶端与第一回风口连接,通风管底端与排风仓连通。

5、优选地,所述分隔板一侧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水盘管换热器和进风风机均设置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的调温仓内,且第二回风口设置在第一隔板与水盘管换热器之间的顶盖上。

6、优选地,所述第二隔板与靠近的箱体内壁之间形成有净化仓,且第一滤网安装在净化仓内,进风风机输出端贯穿通过第二隔板与净化仓连通。

7、优选地,所述清洁箱内部底端开设有排尘口,所述排尘口与排风仓连通。

8、优选地,所述室外新风口、第一回风口、第二回风口以及排尘口均对应安装有风阀。

9、优选地,所述室内新风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安装在箱体一端中部;

10、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开设在靠近与净化仓内的管体一端的内部;

11、输风道,所述输风道一端与进风口连通,且输风道的内径尺寸小于进风口的内径尺寸;

12、输风口,所述输风口开设在管体内部另一端,且输风口与输风道另一端连接,以及输风口呈喇叭状。

13、优选地,所述清洁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清洁箱外侧;

14、丝杆,所述丝杆一端与电机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转动插接在清洁箱内;

15、两个导杆,各所述导杆平行设置在丝杆两侧,两个导杆两端均与清洁箱内壁连接;

16、滑板,所述滑板配合安装在丝杆上,且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导杆滑动连接,以及滑板一侧安装有毛刷,所述毛刷与第二滤网配合设置。

17、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步骤包括:

18、s1:通过启动箱体顶部安装的电控盒,打开第二回风口内设置的风阀,其他风阀关闭,进风风机和水盘管换热器同步运行,使得室内的风从第二回风口进入调温仓,经由水盘管换热器调温后,在进风风机的作用下排入净化仓净化后,再从室内新风管排入室内,形成室内循环的回风系统;

19、s2:通过关闭打开室外新风口、第一回风口以及排尘口内设置的风阀,其他风阀关闭,进风风机、水盘管换热器、排风风机以及清洁机构同步运行,室外新风口进入室外空气,经由第二滤网过滤后进入全热交换器,同步的,室内的空气从第一回风口进入通风管内,使得室内风和室外风在全热交换器内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室内风在排风风机的作用下从排风口排出,且在排出的过程中,清洁机构对第二滤网上的灰尘进行清理掉落在排尘口,连通室内空气一同排出,形成新风系统;

20、s3:通过将所有风阀进行打开,使得室外空气从室外新风口进入全热交换器与从第一回风口进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室内空气以及清洁机构清洁掉落的灰尘从排风口排出,热交换后的室外空气进入调温仓与第二回风口内进入的室内空气同时在水盘管换热器的作用下进行调温,然后在进风风机的作用下,进入净化仓,经由第一滤网过滤后从室内新风管快速排入室内,形成回风系统和新风系统共同运行的混合系统。

2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2、通过管体、进风口、输风道以及输风口形成的室内新风管的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净化后的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管体内后,在输风道连接处进行聚集收缩,瞬间提高风速,在输风口排出时,呈向外扩张的趋势排出,实现拉尔瓦效应,以改变室内新风管内部结构的形式,改变排入室内的空气流速以及排出范围,达到快速改变室内空气环境的效果;

23、通过在全热交换器与室外新风口之间增设清洁箱,并在清洁箱内安装清洁机构的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电机的运行,能够使得丝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滑板拖动毛刷在两个导杆的导向下来回移动,在毛刷来回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第二滤网表面沾附的灰尘进行清洁,以避免灰尘对滤网进行堵塞,从而保障室外空气进入的顺畅性,从而提高改变室内空气环境的效率,且能够将清洁掉落的灰尘随着排风风机的运行,随着从排风口进行排出,实现自动清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侧顶端安装有室外新风口(2),所述室外新风口(2)底端安装有排风口(3),所述箱体(1)顶端安装有顶盖(4),所述顶盖(4)上设置有第一回风口(5),所述第一回风口(5)一侧设置有第二回风口(6),所述箱体(1)另一侧安装有室内新风管(8),所述箱体(1)内部一端安装有与室外新风口(2)连接的清洁箱(9),所述清洁箱(9)内配合安装有清洁机构(17),所述清洁箱(9)一侧连接有全热交换器(10),所述清洁箱(9)与全热交换器(10)连接处安装有第二滤网(18),所述清洁机构(17)与第二滤网(18)配合设置,所述全热交换器(10)一侧安装有水盘管换热器(13),所述水盘管换热器(13)一侧设置有进风风机(14),所述进风风机(14)一侧设置有第二滤网(18),所述室内新风管(8)设置在第二滤网(18)外侧,所述全热交换器(10)下方设置有排风风机(11),所述排风风机(11)与排风口(3)连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端内部安装有分隔板,且全热交换器(10)底部由分隔板支撑,排风风机(11)设置在分隔板底部形成的排风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10)中部贯穿安装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顶端与第一回风口(5)连接,通风管底端与排风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一侧设置有第一隔板(12),所述第一隔板(12)一侧设置有第二隔板(15),所述水盘管换热器(13)和进风风机(14)均设置在第一隔板(12)和第二隔板(15)之间形成的调温仓内,且第二回风口(6)设置在第一隔板(12)与水盘管换热器(13)之间的顶盖(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15)与靠近的箱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净化仓,且第一滤网(16)安装在净化仓内,进风风机(14)输出端贯穿通过第二隔板(15)与净化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箱(9)内部底端开设有排尘口(19),所述排尘口(19)与排风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新风口(2)、第一回风口(5)、第二回风口(6)以及排尘口(19)均对应安装有风阀(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新风管(8)包括管体(801),所述管体(801)安装在箱体(1)一端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17)包括电机(1701),所述电机(1701)安装在清洁箱(9)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新风装置还包括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步骤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侧顶端安装有室外新风口(2),所述室外新风口(2)底端安装有排风口(3),所述箱体(1)顶端安装有顶盖(4),所述顶盖(4)上设置有第一回风口(5),所述第一回风口(5)一侧设置有第二回风口(6),所述箱体(1)另一侧安装有室内新风管(8),所述箱体(1)内部一端安装有与室外新风口(2)连接的清洁箱(9),所述清洁箱(9)内配合安装有清洁机构(17),所述清洁箱(9)一侧连接有全热交换器(10),所述清洁箱(9)与全热交换器(10)连接处安装有第二滤网(18),所述清洁机构(17)与第二滤网(18)配合设置,所述全热交换器(10)一侧安装有水盘管换热器(13),所述水盘管换热器(13)一侧设置有进风风机(14),所述进风风机(14)一侧设置有第二滤网(18),所述室内新风管(8)设置在第二滤网(18)外侧,所述全热交换器(10)下方设置有排风风机(11),所述排风风机(11)与排风口(3)连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端内部安装有分隔板,且全热交换器(10)底部由分隔板支撑,排风风机(11)设置在分隔板底部形成的排风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10)中部贯穿安装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顶端与第一回风口(5)连接,通风管底端与排风仓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峰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奈兰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