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木家具加工用表面修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0300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木家具加工用表面修整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正面左侧开设有凸形凹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组件,位于背面最外侧的大齿轮受连接杆影响开始转动,小齿轮在其影响下转动并带动位于其他位置上的大齿轮一同转动,中轴定杆在大齿轮的影响下均开始转动,能同时带动多个打磨套管进行转动,避免了传统单个打磨杆修整效率较低的问题,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对红木板材进行打磨修整的效果,通过长杆,能对小齿轮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其会出现与大齿轮出现脱离的情况发生,通过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能将小齿轮和大齿轮保护在其内部,避免了因为有外物卡在小齿轮和大齿轮接触位置,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木家具加工,具体为一种红木家具加工用表面修整装置


技术介绍

1、红木家具是指用酸枝、花梨木等古典红木制成的家具,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优质家具的统称;

2、因为红木家具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会将其切削至所需要的形状和长度,但切削后的红木板材表面粗糙度还是较高,无法满足红木家具对光洁度的需求,所以需要对红木板材表面进行打磨修整,以此来获得较高的光洁度,但目前的打磨修整装置一般只能搭载一个打磨杆,这样就会使打磨时间边长,从而对工作效率造成影响,并且打磨杆的位置固定无法进行移动,导致工作人员只能听过移动红木板材来调整位置,实用性差。因此,设计实用性强的一种红木家具加工用表面修整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木家具加工用表面修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木家具加工用表面修整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正面左侧开设有凸形凹口,所述固定块顶部开设有凸形凹槽,所述凸形凹口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木家具加工用表面修整装置,包括固定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顶部左侧设置有对位支撑板(2),所述固定块(1)顶部开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韧性支撑板(3),所述韧性支撑板(3)正上方设置有修整组件(4),所述固定块(1)底部右侧设置有驱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木家具加工用表面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架板(501)内部上端设置有小齿轮(502),所述小齿轮(502)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长杆(503),所述方形架板(501)内部中轴处设置有大齿轮(504),所述方形架板(50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板(505)和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木家具加工用表面修整装置,包括固定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顶部左侧设置有对位支撑板(2),所述固定块(1)顶部开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韧性支撑板(3),所述韧性支撑板(3)正上方设置有修整组件(4),所述固定块(1)底部右侧设置有驱动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木家具加工用表面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架板(501)内部上端设置有小齿轮(502),所述小齿轮(502)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长杆(503),所述方形架板(501)内部中轴处设置有大齿轮(504),所述方形架板(50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板(505)和第二密封板(5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木家具加工用表面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503)左右两侧贯穿第一密封板(505)和第二密封板(506)并延伸至外部,所述小齿轮(502)通过长杆(503)与第一密封板(505)和第二密封板(506)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木家具加工用表面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502)与大齿轮(504)相互啮合,所述第二密封板(506)右侧与电机(51)右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木家具加工用表面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整组件(4)包括打磨套管(41)、中轴定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昌贵
申请(专利权)人:东部原木市场海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